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年报
新时代青年要有自找苦吃的精神
“上海工匠”这堂微团课让中学生动容
5月4日,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的主题团日活动上来了一位“上海工匠”——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数字官、电气仪控所所长毕道伟,他用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告诉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自找苦吃”的精神,在如今的时代,只要努力,时间会证明:事虽难,做则必成。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21年前我走出了高中校园,看着你们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我很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可能都在我脸上的一条条皱纹中了。”在学生们的笑声中,毕道伟讲述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高中时,毕道伟就读于安徽蒙城一所普通中学,但他却凭着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位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其实我当时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但最后却选择在这所学校就读,算是第一次‘自找苦吃’。”
2009年,以优秀硕士毕业生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毕道伟第二次“自找苦吃”——学的是物联网和AI的他选择了跨行跨界到上海核工院工作。而刚工作不久,他又主动请缨,前往公司合作的巴基斯坦核电站,一待就是14个月。在巴基斯坦,从解决技术问题到负责现场秘书、财务工作,毕道伟一个人身兼4职,走遍了电站的每一个角落。
毕道伟坦言,自己的这些经历,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自找苦吃”,但也正是这些脚踏实地的锻炼,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工作14年来,毕道伟主持申报并制定发布了我国核电领域首个IEC国际标准,正在主持制定世界首个核电人工智能应用国际标准,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除了2022年入选“上海工匠”,还荣获了2021年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2021年度“上海核电”品牌贡献奖(个人)等荣誉。
“我想和同学们说,要相信努力。古人说天道酬勤,确实是这样,付出努力就有收获。”毕道伟高中时英语听说不太好,就靠一台别人送的收音机跟着英语节目学习、练习,工作以后和外国人交流时,很多人都问他是不是有国外受教育的经历,“我告诉他们我是‘土包子’。”毕道伟认为,在努力的同时也要相信时间,相信这个给了大家前所未有机遇的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每个人都有广阔的舞台。而更重要的,要相信国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加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听完毕道伟的微讲座,现场的同学们都很动容。高一(6)班严易禾同学感慨地说,匠人之大者,莫过于以心守护;匠心之大者,莫过于敬畏品质。让梦想成真需要一砖一瓦的接力,需要每时每刻的努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五四精神为榜样,勇攀科技高峰,传承五四精神,认真学习,投身国家建设,思想上、态度上、行动上全方位践行五四精神、工匠精神。”
“‘自找苦吃’四个字,值得每一位同学细细品味。”西南位育中学党委书记金琪说,所谓的自找苦吃,其实是品尝先苦后甜的滋味,“我们高二年级主题挫折磨练当中就强调了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快乐和痛苦其实是相对的,痛苦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快乐,也就是要让我们每一位同学有一种自找苦吃的精神,需要懂得克制,懂得推迟满足感,并且品尝痛并快乐着的滋味。可以说让快乐和苦难相伴相生,才是人生的智慧之所在。”金琪希望同学们不要排斥苦难,虽然当下觉得“苦”,但过后会觉出“甜”,“只有现在在课堂上、在学校里、在社会的大课堂上练就卓越的本领,以后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获得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
■03
5月4日,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的主题团日活动上来了一位“上海工匠”——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数字官、电气仪控所所长毕道伟,他用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告诉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自找苦吃”的精神,在如今的时代,只要努力,时间会证明:事虽难,做则必成。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21年前我走出了高中校园,看着你们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我很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可能都在我脸上的一条条皱纹中了。”在学生们的笑声中,毕道伟讲述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高中时,毕道伟就读于安徽蒙城一所普通中学,但他却凭着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位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其实我当时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但最后却选择在这所学校就读,算是第一次‘自找苦吃’。”
2009年,以优秀硕士毕业生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毕道伟第二次“自找苦吃”——学的是物联网和AI的他选择了跨行跨界到上海核工院工作。而刚工作不久,他又主动请缨,前往公司合作的巴基斯坦核电站,一待就是14个月。在巴基斯坦,从解决技术问题到负责现场秘书、财务工作,毕道伟一个人身兼4职,走遍了电站的每一个角落。
毕道伟坦言,自己的这些经历,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自找苦吃”,但也正是这些脚踏实地的锻炼,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工作14年来,毕道伟主持申报并制定发布了我国核电领域首个IEC国际标准,正在主持制定世界首个核电人工智能应用国际标准,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除了2022年入选“上海工匠”,还荣获了2021年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2021年度“上海核电”品牌贡献奖(个人)等荣誉。
“我想和同学们说,要相信努力。古人说天道酬勤,确实是这样,付出努力就有收获。”毕道伟高中时英语听说不太好,就靠一台别人送的收音机跟着英语节目学习、练习,工作以后和外国人交流时,很多人都问他是不是有国外受教育的经历,“我告诉他们我是‘土包子’。”毕道伟认为,在努力的同时也要相信时间,相信这个给了大家前所未有机遇的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每个人都有广阔的舞台。而更重要的,要相信国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加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听完毕道伟的微讲座,现场的同学们都很动容。高一(6)班严易禾同学感慨地说,匠人之大者,莫过于以心守护;匠心之大者,莫过于敬畏品质。让梦想成真需要一砖一瓦的接力,需要每时每刻的努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五四精神为榜样,勇攀科技高峰,传承五四精神,认真学习,投身国家建设,思想上、态度上、行动上全方位践行五四精神、工匠精神。”
“‘自找苦吃’四个字,值得每一位同学细细品味。”西南位育中学党委书记金琪说,所谓的自找苦吃,其实是品尝先苦后甜的滋味,“我们高二年级主题挫折磨练当中就强调了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快乐和痛苦其实是相对的,痛苦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快乐,也就是要让我们每一位同学有一种自找苦吃的精神,需要懂得克制,懂得推迟满足感,并且品尝痛并快乐着的滋味。可以说让快乐和苦难相伴相生,才是人生的智慧之所在。”金琪希望同学们不要排斥苦难,虽然当下觉得“苦”,但过后会觉出“甜”,“只有现在在课堂上、在学校里、在社会的大课堂上练就卓越的本领,以后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获得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
■0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6 09: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