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乒乓球混双决赛的热度有多高呢?收视率直接破8。
“收视率破8”是个什么概念?大爆剧的收视率一般破2,《狂飙》这种大爆款的最高收视率破3。而混双收视率破8还不包括在视频网站看直播的那批人,所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昨天的比赛丝毫不夸张。

讲到昨天那场比赛,一定得提一下倪夏莲。
我们对战的是朝鲜队,朝鲜队有种说法是“神秘力量”,因为不经常参加比赛,所以大家对朝鲜队的打法并不熟悉。
巧的是倪夏莲的打法和朝鲜队金琴英的打法一致,所以倪夏莲就作为陪练去帮助孙颖莎王楚钦提前熟悉朝鲜队的打法。

倪夏莲说咱们找到她的时候是有犹豫的,因为接下来倪夏莲要和孙颖莎打女单,如果此次倪夏莲答应陪练,相当于将自己的打法直接暴露,对自己的女单比赛非常不利。
但倪夏莲说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陪练邀请。“没有祖国的培养,我算什么呢?我能帮中国队在夺取冠军的路上扫除一点点障碍,我是非常非常幸福的。”

于是我们看到倪夏莲出现在中国队的训练场上,和刘国梁、孙颖莎、王楚钦等人讨论着打法,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打法讲给大家听。

在夺冠之后,孙颖莎特别感谢了倪夏莲,提前让他们感受到了朝鲜队的打法,节省了一些时间。

倪夏莲是有大格局的人,虽然目前代表卢森堡参赛,但只要中国队有需要,她会放下个人利益,第一时间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中国队。
倪夏莲的心态超好,昨天孙颖莎王楚钦拿下冠军后,她高兴极了,同时发了一个新视频说自己会好好准备接下来的女单比赛,胜负只是自然结果,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继续向“莎莎”学习。


而且在倪夏莲新发的视频中,她称孙颖莎为“国宝莎莎”,从这个称呼就能感受到她和大家一样喜欢孙颖莎、喜欢中国乒乓球队。

PS:倪夏莲在之前的视频中说的是“我们莎莎”,都是长辈对晚辈超宠溺的称呼。

不只是孙颖莎,倪夏莲和咱们国乒队球员都很熟悉,之前成都世乒赛,倪夏莲还客串记者采访了孙颖莎、陈梦和王曼昱。

其实倪夏莲的故事值得讲一万遍,不仅励志,而且温暖美好。
倪夏莲1963年生于上海,由于她年过六旬还在赛场上,网友称她为“乒乓奶奶”。
1978年,15岁的倪夏莲开始凭借乒乓球运动拿奖,最开始是上海市运动会的女单、女双冠军,后来进入国家队,20岁那年在世乒赛拿下了混双冠军。
但倪夏莲退役很早,1986年,23岁的倪夏莲从国家队退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乒乓球在1988年才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倪夏莲此前已经拿到了世乒赛冠军,而她的终极梦想是参加奥运会,以为等不到了,所以退役。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有“出国打球”的热潮,很多退役的运动员会接受邀请到国外打球。倪夏莲最开始去的是德国,她的技术在那个时候的欧洲属于横扫的程度,卢森堡这个国家看到后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倪夏莲入籍参赛。
有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倪夏莲不回国继续打呢?答案是那个时期咱们的乒乓球运动发展得非常快,出了一大批年轻优秀的运动员,比如邓亚萍、王楠,倪夏莲的技术已经不能和这几位做抗衡。
2000年,倪夏莲第一次打进了奥运会,尽管那时候倪夏莲已经37岁。2002年,倪夏莲拿下欧洲乒乓球女单和女双的冠军,之后退出了乒坛,原因正是因为年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倪夏莲重新回到赛场。一方面是她太喜欢乒乓球了,即便年过四十,但还是想感受赛场魅力;另一方面她在卢森堡住了八年,有了感情,觉得这个国家这么信任她,她应该带领更多年轻人喜欢乒乓球,走到奥运赛场上。
于是倪夏莲就这样一届一届打了下来,从北京打到里约,从里约打到东京,又从东京打到了法国。
在这个过程中,倪夏莲的成绩并不水,每一场球都拼尽了全力,一些小将并不是她的对手。2021年,58岁的倪夏莲还拿下了世乒赛铜牌,上一次她站在世乒赛的领奖台上,是36年前。

今天倪夏莲和孙颖莎对战,这场比赛被网友称之为“祖孙对决”。2000年7月,倪夏莲第一次参加奥运会;2000年11月,孙颖莎出生。两个人相差38岁。
但相信所有人看这场比赛都是抱着peace and love的心态。
特别是在此之前倪夏莲已经把自己的打法全部告诉了孙颖莎,所以网上流传着这种说法:
“打败她,我教过你的”
“打败我,我教过你的”

相信对于很多关注这场比赛的人来说,结果已经不是最重要的,看着61岁的倪夏莲还会因为热爱与责任出现在赛场上,看着新一代运动员逐渐成长起来,看到两代人就这样交棒,是一种特别欣慰又美好的感受。
岁月很残酷,但是有人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真心热爱真心投入,岁月会善待我们。
倪夏莲比赛过后的笑容太幸福了
其实奥运赛场上无惧岁月的人有很多。
巴黎奥运会是巩立姣第五次奥运之旅。2008年,巩立姣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拿下铅球比赛的季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巩立姣又进一步拿到了亚军。
这个成绩是不错的,但质疑声一直围绕着巩立姣,因为这两次拿到奖牌,均是因为前面的选手查出违禁,巩立姣递补拿名次。所以外界一直有声音质疑巩立姣的实力,巩立姣本人也非常清楚外界的评价。

对于巩立姣而言,2020年的东京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但那年奥运会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延期,“时间”对于大部分运动员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并且巩立姣在那一年受伤病影响状态不佳,一时间外界质疑声更大。
但巩立姣说,她爬也要爬到东京参加比赛。而就是在这一年奥运会中,32岁的巩立姣拿到了金牌,一扫外界质疑声。她哭着说:这一刻我等了21年。


巩立姣今年35岁,按理说她拿到了金牌也走到了运动员所谓的“高龄年纪”,应该退出舞台。但巩立姣又出发了,她说除了年龄不一样之外,我的目标都一样。
35岁不是事业的终点,35岁可以是另一个起点,是挑战自己的起点。

叶诗文12年前在伦敦拿下女子200米混合、400米混合冠军,那年她16岁。

在之后的两届奥运会中,叶诗文经历了状态低迷、伤病缠身,两次退役,两次复出,特别是2021年东京奥运会举办,大家没有看到叶诗文的身影,不少人下意识断定叶诗文要因此画上运动生涯的句号。
可是在今年,叶诗文出现在巴黎。28岁的她被媒体称之为“老将”,但就是这样一位“老将”,在12年间克服了伤病、寻找状态、战胜自我,重新登上了奥运赛场。

还有58岁出现在赛场上的曾之颖,她说只要站在奥运赛场上就很享受很开心,只要身体允许,会继续打乒乓球。

00后小将们来势凶猛,他们可爱、热烈、轻盈,但这些老将们也在用自己的故事传递着一份力量。
运动赛场是非常残酷的,很多运动员会因为身体发育、伤病等问题退役,甚至在很多人眼中,大部分运动项目是年轻人的专利。
可是在奥运赛场上,我们又总能看到这些老将,他们真正享受运动、奔赴热爱的那些瞬间,是可以扎扎实实戳中每个人的,好像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无数个关于勇气、毅力、热爱的真实范本。
00后小将很好,这些老将也很好。他们之间的年龄差碰撞出了精彩的体育盛事,输赢或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那个赛场上迸发出的能量才是真正可以流进我们骨血的养分。
岁月好像很可怕,但看了这些老将的故事又会觉得岁月没那么可怕,就像倪夏莲说的“never say never”一样,你不惧怕不主动画上句号,故事就永远是进行时。
祝福大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1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