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融入新赛道 奔赴新蓝海|六盘水激发新型工业化跨界融合新动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10 12:0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融入新赛道 奔赴新蓝海|六盘水激发新型工业化跨界融合新动能

作为贵州工业发轫地之一,六盘水因煤而兴,因工而富。六盘水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按照“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思路,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世界首台新型矿用机动型TBM“凉都号”成功下线、焦化产业实现破冰前行……

融入新赛道 奔赴新蓝海|六盘水激发新型工业化跨界融合新动能

发耳煤业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智能工作面。

“智造+应用”平台百花齐放

矿井通风、压风、排水……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生产现场情况,操作人员坐在电脑前下达各种指令,实现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有机“嫁接”。这是西南地区第一个智能化工作面,开启了我省煤矿综采工作面“无人驾驶”模式。

“过去,井下工人每天面临充满粉尘和噪声的工作环境,现在,智能化技术将工人从高风险环境和高强度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发耳煤业机电环保科副科长宋健感慨道。

融入新赛道 奔赴新蓝海|六盘水激发新型工业化跨界融合新动能

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现场。潘德玉 摄

2020年,一个涵盖了生产调度指挥、能源管控、物流运输、无人值守计量、生产保卫五大系统——首钢水钢智慧控制中心亮相,实现了首钢水钢公司连续化生产组织及控制的全面掌控和覆盖。

动夹取焊钉、标牌,自动识别焊牌位置,焊接……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钢轧事业部三棒作业区,生产机器高速运转;焊牌机器人朝着成捆的钢材焊接标签,为首钢水钢注入“智慧力量”。

…………

科技成果转化是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有机衔接,是科技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大力推动智能“智”造,六盘水锚定四大传统产业及“2+7”产业板块,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落笔高质量发展画卷。

融入新赛道 奔赴新蓝海|六盘水激发新型工业化跨界融合新动能

2022年10月26日,世界首台矿用机动型“TBM”——被命名为“凉都号”的中铁1200号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BM)掀开红幕,在六盘水高新区下线。谌晗 摄

“创新+产业”道路硕果累累

2022年10月26日,世界首台矿用机动型“TBM”——被命名为“凉都号”的中铁1200号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BM)掀开红幕,在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线。从单一的“采煤卖煤”到勇闯上游装备制造蓝海,这是享有“江南煤都”的六盘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妙笔”——立足资源,又跳出资源。

聚焦装备制造领域,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数年的深耕求索,从研发制造,到管理服务,六盘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新跨越,一个契合六盘水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产业集群正悄然崛起。

把创新作为最大动力,六盘水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让科创之树不断结出产业之果。放眼凉都大地,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信息化发展模式正悄然深度融合各产业,融合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产业红利不断释放。

融入新赛道 奔赴新蓝海|六盘水激发新型工业化跨界融合新动能

授牌仪式现场。黄瑶 摄

“平台+人才”激活“一池春水”

初夏,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贵州省能源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这是省教育厅联合有关厅局共同授牌的第一个省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该基地对构建完善贵州省职业教育服务新型工业化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人才共育共引。六盘水深化产学研合作,以龙头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单位为载体,扩大培训对象和工种范围,通过企校合作、校校合作等方式,着力打造“凉都创业”“凉都电(焊)工”“凉都铝业”等地方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品牌,致力培养壮大技能人才库。

建立产才融合平台,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六盘水依托首位产业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依托本科、高职院校,积极培育产业人才,建立“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机制,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形成产业和人才双向成就、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融入新赛道 奔赴新蓝海|六盘水激发新型工业化跨界融合新动能

贵州盘誉泰合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通过智能操作焊接机械设备。(图/贵州盘誉泰合机械有限公司)

建立人才集聚平台,实现引才引智市场化运作。六盘水探索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学科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共赢”,让人才根植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打造特色“订单班”,把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成为解决就业问题与产业人才缺乏的有效途径。

从煤炭行业技改升级到煤炭储配未雨绸缪,从做精能源主业到架构出山通途,六盘水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火热实践中,正不断走出、走好新型工业化转型路径,逐浪科技发展新蓝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媛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梁翰泽 何涛

三审 孙勤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0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一煤独大”到多元支撑| 六盘水市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中蹚出新路
...国63个重要煤层气目标区之一……因煤而生、因煤而兴,六盘水这座久负盛名的老工业城市,凭借煤炭等优势资源创造过历史性辉煌。着力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加快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2023-11-05 11:50: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工业,是六盘水经济的厚重成色。日新月异的产业园区、轰鸣不绝的生产机器、忙碌有序的产业工人……当前,在凉都大地上,处处能感受到新兴产业集群发力的浓厚气息
2023-10-10 03:27:00
“四新”“四化”微镜头|向“新”而生!六盘水盘州煤电协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正是繁忙丰收季,也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时期。连日来,在六盘水市盘州市大山镇新光村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各项建设工作如火如荼推进。启动锅炉现场
2023-10-15 20:27:00
加快新型工业化  筑牢经济“压舱石”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姜 宁 摄□本报记者 卯昌福 陈颖军“富矿精开”是贵州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省委、省政府要求以“富矿精开”为抓手,把精查
2024-01-27 09:41:00
大抓工业强市,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野马寨电厂。□李 曼 本报记者 李 佳六盘水,一直在工业上有着“雄心壮志”。2023年,这座城市的发展态势回升向好,经济总量自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首次实现进
2024-04-16 05:35:00
...技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大力推动智能“智”造,六盘水锚定四大传统产业及“2+7”产业板块,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落笔高质量发展画卷。“创新+产业”道路硕果累累2022年10月2
2023-12-10 06:13:00
【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省教育系统: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10月21日,六盘水师范学院相关负责人带队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六盘水师范学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全职引进、柔性引进
2024-11-08 11:59:00
...源头活水” 打造经济强引擎位于六枝特区新窑镇新河村六盘水路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内,建设如火如荼。然而一年前,企业还在为土地征收而担心。贵
2024-05-29 06:08:0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承势聚力接“贵客”
...产业基地建设为主抓手,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在位于六盘水高新区的贵州黑拉嘎科技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人将钢材切割成一件件能矿装备配件,龙门吊不断运送到指定区域进行检测、组
2024-04-20 06: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