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财税政策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07 15:4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车柯蒙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3月5日,随着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的出炉,2024年全年的财政政策得以明晰。

业界专家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财政政策的提法,与2023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部署一脉相承。“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成为下一步我国财政政策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进一步优化政策组合和支出效率

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进一步强调了2024年财政政策优化政策组合和支出效率。

财政赤字率是反映财政政策力度和财政风险水平的重要指标。2024年,我国赤字率拟按3%安排,与去年年初赤字率持平;赤字规模为4.06万亿,高于去年1800亿元。

在国新办举行的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吹风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这样安排符合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向好的客观实际、向外界释放积极的信号,也有利于控制政府负债率、增强财政可持续,为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今年的报告中,有这样一项政策备受关注:未来几年将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所谓特别国债就是为服务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项目而发行的国债。与普通国债不同,特别国债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其发行不影响赤字规模和赤字率。

“财政赤字率维持不变,但通过专项债、特别国债、其他调入资金等扩大支出具有同扩大赤字率一样的效果。”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告诉人民网记者,从结构看,赤字规模中,中央赤字为3.34万亿元,较去年新增的1800亿元赤字全部由中央负担,中央赤字占比为82.3%,属于近年来最高水平,体现中央加杠杆;考虑到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加杠杆程度更高,优化了债务结构。

“用一句话概括今年财政政策:力度较大,更加强调优化政策组合和支出效率;稳妥以及标本兼治化解债务风险,长期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罗志恒说。

进一步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也是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14万亿元。2023年,税收政策持续优化完善,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2289.9亿元,其中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等均受益明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不同于普惠性、全面性的减税降费,结构性减税降费主要针对特定群体或领域、特定税种来降低税费负担。业界专家认为,结构性减税降费一方面强调了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这有利于稳定宏观税负,避免债务规模因减税降费而过快攀升。

“科技创新带动了产业创新,这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充分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的增加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财力保障。

“2022年、2023年公司分别享受高新技术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优惠947万元、1178万元,这些资金又投入到了产品研发,促进良性发展。”谈及结构性减税降费的获得感,四川省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财务负责人黄果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对人民网记者表示,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有助于提升“政策红利引导—研发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的链条效应,四川省税务部门将持续推动税费红利精准落地,把政策用出实效。

进一步加强对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支持

回顾2023年,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

“2023年我国延续、优化、完善了一大批减税降费政策,重点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方面入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特别是对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先进制造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促增收、扩消费、保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李旭红表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要实现预期目标,离不开多种政策工具有机组合、发挥整体规模效应。

2024年,如何统筹运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促进高质量发展?在3月6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明确了方向。

蓝佛安表示,首先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在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的同时,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其次,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实打实的政府支出,能够带动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更好支持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在落实好去年延续和优化的税费优惠政策基础上,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积极的财政政策既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又充分考虑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既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当加强相机调控、精准调控。”蓝佛安表示,财政部门将不折不扣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

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兼顾需要和可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7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边减税一边声称“我能增加联邦收入”的做法,哈里斯的财政政策倒是更加实际,她开宗明义就主张增加对富豪和大企业的税收,以此来弥补赤字。 美联社援引经济学家的说法,表示哈里斯的财
2024-10-12 10:17:00
万亿国债:四季度财政发力的政策考量
...,四季度中央增发1万亿元的特别国债,体现出什么样的财政政策思路?全部由中央还本付息,是否意味着中央在基础建设方面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这些新的政策思路,会成为未来财政发力的新常
2023-11-04 08:10:00
粤开宏观中美财政政策比较:实施方式、效果与未来空间
...研究院院长:罗志恒高级宏观分析师:方堃、牛琴摘要从财政政策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特点看,中国财政政策的实施是在党的领导下由立法机构监督审查、行政机构高效执行,时效性高、政策连续性
2023-11-23 09:14:00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通过加力提效,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一方面,应优化税制结构,突出重点支持领域,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科技创新等持续加力扶持;另一方面,要更
2022-12-19 11:59:0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财政政策加码、货币政策稳中偏松,扩内需仍是重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财政政策加码、货币政策稳中偏松,扩内需仍是重点华夏时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2024年,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12月11日至12日,定调明年的中央经
2023-12-13 13:57:00
美国债务警钟一夜狂敲!达利欧严厉警告 唯一的AAA评级也摇摇欲坠?
...善——尤其是在白宫今年晚些时候可能将进一步落实减税政策的背景下。而本周二,知名投资人、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以及目前唯一给予美国AAA主权评级的主要评级机构穆迪,就不约而同地对
2025-03-26 09:13:00
...在未来十年增加4万亿美元赤字根据巴克莱的分析,美国财政政策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国会通过“花招”使赤字预测显得更小,比如减税通常前置,削减支出则后置。目前的税改法案延续了这一趋
2025-05-16 11:33:00
翻阅“国家账本”,今年的钱这样花
...紧日子……作为中国“国家账本”,《预算报告》反映了财政政策的哪些发力点?今年的钱怎样花?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解读。“今年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
2024-03-14 13:55:00
中央重磅定调,财政货币政策新提法有何不同?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分析指出,财政政策“积极”与货币政策“宽松”组合,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提出;此次“更加
2024-12-09 20:0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望江县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为市民带来沉浸式夜间文化盛宴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日期间,望江县莲花湖公园内灯火璀璨,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在这里拉开帷幕,展演通过“科技光影+民俗非遗”的创新形式
2025-10-05 18:36:00
4天12万人次!长春市总工会“幸福汇•惠民生活节”引爆参与热潮
由长春市总工会主办的“幸福汇·惠民生活节”,以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和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为节日的春城再添一把“暖心火”。截至10月4日
2025-10-05 18:37:00
当3D裸眼大屏在钟楼街的青砖灰瓦间投下流动光影,当晋祠的古柏在灯光中勾勒出千年轮廓,当各种风味小吃在夜市里升腾起烟火气
2025-10-05 18:49:00
据@贵州交警消息,截至12时,全省高速公路因车流量大出现缓行的路段4处。一、贵阳辖区:1.G60沪昆高速1878km+600M红枫湖大桥至清镇E匝道段(贵阳往昆明方向)2
2025-10-05 19:19:00
鲁网10月5日讯在聚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建设过程中,区市书记们奔忙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他们,用奋斗践行初心使命;他们
2025-10-05 19:43:00
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丨激发消费活力 加速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魏俊 何旭)促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十堰通过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环境
2025-10-05 19:50:00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