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
实用技术
冬季蔬菜喷药技巧

冬季,棚内湿度高,光照少,温度低,适宜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等喜湿性病害发生。一旦遇到连阴天,病害暴发,往往很难防治。病害重在预防。冬季蔬菜抗逆性差,药害等问题发生多,药剂选择上要特别谨慎。
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预防病害时,应重点用好保护性杀菌剂。相比于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基本无内吸性,主要通过在植物表层形成保护膜,提前杀灭病菌起到作用,触杀性强,不容易产生抗药性,药效稳定,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更小。因此,用好保护性杀菌剂,对减少冬季病害非常重要。
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包括铜制剂、代森锰锌、百菌清等。想要充分发挥保护性杀菌剂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喷洒均匀
保护性杀菌剂无内吸性,喷洒后药剂就固定在原位置,因此喷洒保护性杀菌剂时一定要均匀。喷药器具要选择压力大、成雾性好的喷雾器。有时喷药后可发现叶片上有较大的药点,就证明喷雾器具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药效。选择杀菌剂时,优先选择悬浮剂等颗粒更小的剂型。喷药时,低浓度慢喷要比高浓度快喷效果更好,喷头向上比喷头向下效果更好。
蔬菜生长快,而保护性杀菌剂不具有内吸性,对刚长出的新叶不具有保护性,要注意连续喷洒。一般来说,在病害高发期应每隔5天-7天喷药1次。
分阶段对症用药
预防病害或在病害初发期,单用保护性杀菌剂即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病害发生后,保护性杀菌剂也是主要的辅助治疗药剂,可与内吸性杀菌剂配合,防治效果更佳。
在病害高发期,要加强对蔬菜生长情况的监控,尽量早发现、早用药,确保控制病虫害于暴发之前。抓住病害高发的时间和地点,是监控蔬菜病害发生的关键。观察时间最好定在拉棚后,地点则是棚前脸和放风口下两个地方。还要注意根据高发病害种类,选择对症的保护性杀菌剂,如灰霉病、菌核病用氟啶胺、咯菌腈,卵菌病害用氰霜唑,叶部斑点用百菌清等,细菌性病害用铜制剂。
(据《北方蔬菜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