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痛心!1岁宝宝好奇喝了一口电蚊香液中毒身亡!急诊科医生:10毫升即可致命,有小孩家庭谨慎使用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6-05 19:01:00 来源:杭州网

橙柿互动消息 入夏以来,家住低楼层的明明一家一直饱受蚊虫困扰。尤其是一岁多的明明,白白胖胖的身体被蚊子叮咬出了一个个的大红包,连脸部上眼皮都被叮肿了,浑身痒得不行。父母看着都心疼得不得了,白天一看到蚊子就用电蚊拍打蚊子,晚上也不间断地用起了电蚊液杀蚊。

前段时间的一个午后,刚刚才学会走路的明明,趁着家里人没注意,悄悄摸到了蚊香液的边上,并好奇地喝了一口蚊香液(约10毫升)。喝完之后,明明当即出现了哭闹、呛咳、呕吐的情况。等妈妈听到明明的哭喊,赶到孩子的身边时,明明紧接着又出现了剧烈抽搐的情况,整张小脸憋得发紫,看着十分吓人。惊慌失措的父母赶紧将孩子送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

当孩子抵达医院时,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呼吸、心跳都极其微弱。急诊医生立即对明明进行了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抢救等一系列抢救工作,并采取药物控制抽搐、缓解脑水肿以及维持内环境和循环稳定的治疗。

遗憾的是,尽管医护人员尽力抢救并提供了高级生命支持,明明始终仍未苏醒。很快,孩子的病情继续恶化,出现了严重的脑水肿和脑疝。最终,明明因为脑部严重损伤而不幸离世。

蚊香液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

蚊香液怎么会有这么强的毒性,孩子只喝了10毫升就断送了性命?

面对这起令人痛心的悲剧,急诊科主任吴秀静表示,菊酯作为蚊香液的核心成分,其实是一类能够有效杀死蚊蝇的农药,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菊酯通过干扰昆虫的神经系统,使它们无法正常运作,最终导致蚊虫的麻痹和死亡。一般来说,蚊香液气化之后扩散到空气中,由于剂量较少,危害较少,对于除婴儿、孕妇和老人之外的普通人群来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一旦是液体状态被误入消化道后,危险就急剧增加,孩子将面临严重的死亡风险。

菊酯是蚊香液中的核心成分,分为天然菊酯及化学合成菊酯:天然菊酯的主要成分为除虫菊素;化学合成的菊酯称为拟除虫菊酯,种类较多,按毒性可分为Ⅰ型菊酯和Ⅱ型菊酯。

Ⅰ型菊酯:如氯菊酯和二氯菊酯等,这些化合物不含氰基,毒性相对较低。

Ⅱ型菊酯:如氰戊菊酯等,这些化合物含有氰基,毒性显著更高。研究表明,Ⅱ型菊酯不仅对昆虫有较强的杀虫效果,对人类尤其是儿童也具有更大毒性。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拟除虫菊酯类电蚊香液,主要以氯氟醚菊酯和四氟甲醚菊酯这两种成分为主,浓度大多在0.3%至1.2%之间。不同浓度和类型的菊酯化合物决定了蚊香液中的毒度高低。其中,家长最要警惕含有氰基的Ⅱ型菊酯,毒性极高,对儿童的伤害更大,后果更严重。

同时,除菊酯外,蚊香液还包含溶剂,通常为挥发性有机溶剂,能帮助有效成分均匀地挥发到空气中。但某些溶剂本身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也会增加孩子的中毒风险。

吴秀静主任表示:“误服蚊香液中毒不同于一些普通的农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当发现孩子有误服情况时,及时就诊非常关键。”

当孩子可能误服蚊香液时

家长第一时间需要这样做

孩子误服蚊香液后,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晕、抽搐和意识障碍。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其中,拟除虫菊酯的毒性表现多种多样,Ⅰ型拟除虫菊酯接触后通常会引起可逆的皮肤和眼睛刺激;而Ⅱ型拟除虫菊酯由于其较强的神经毒性,通常会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致命的结局。

当家长发现孩子误服蚊香液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冷静,迅速将孩子送往医院。

2、不要催吐,以免加重中毒情况。

3、携带蚊香液瓶或包装,方便医生了解成分,进行针对性治疗。

4、如果孩子出现抽搐,将其置于安全的位置,防止受伤,并保持其侧卧位,以防止窒息。避免在孩子口中放置任何物品,不要试图限制其抽搐。

急诊专家提醒:

家长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避免儿童误喝蚊香液

“每年夏天,因为误喝蚊香液而导致孩子中毒送急诊的事情层出不穷,令人揪心!”

对此,吴秀静主任再三提醒,为了避免儿童误服蚊香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保护孩子的健康:

妥善存放:将蚊香液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不用时最好锁在柜子里。

使用指导: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蚊香液,不随意放置。

教育儿童:告诉孩子蚊香液是危险的,不能触碰或饮用。

严加照护:使用期间,应看管好儿童特别是小婴儿,不能让孩子离开照护者的视线。

定期检查:确保家中的蚊香液瓶盖紧闭,不漏液。

同时,吴秀静主任表示,家里有小孩或者老人、孕妇等敏感人群,最好不要用任何化学驱蚊产品,尽量采用蚊帐、纱窗等物理驱蚊。如果一定要用,尽量保持房间通风,并切忌长时间使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喝一小口,1岁宝宝中毒身亡!这种“夺命毒药”家家夏季常备
...送急诊的事情层出不穷,令人揪心!”对此,浙大儿院 急诊科主任吴秀静主任再三提醒,为了避免儿童误服蚊香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保护孩子的健康:妥善存放:将蚊
2024-06-07 09:47:00
妻子中毒身亡!备年货时突发意外!杭城医生:太痛心
...我老伴的命!”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急诊科,清醒过来的陈伯(化名)难过又懊悔。他怎么也想不通:“只是发酵了几缸红曲酒,这么多年都没事儿,今年怎么会变成这样?”因
2025-01-20 15:30:00
致死率极高!一口气吃下20个,宁波男子差点没命!再次提醒:别摘!别吃!
...雨水充沛,野外的蘑菇长势良好。上周,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科连续收治了两例误食毒蘑菇中毒的患者。最近两个月来,累计接诊了六例蘑菇中毒的患者。“我就吃了一勺,没想到这么厉害,下次再
2023-09-11 13:42:00
老人一氧化碳中毒命悬一线 淄博世博高新医院急诊科上演“生死时速”
...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接到指令后,淄博世博高新医院急诊科迅速响应,刘永康主任和刘桂钰护士火速出诊,赶往现场展开抢救。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关乎患者的生死。到达现场后,刘永
2025-03-14 15:44:00
痛心!1岁宝宝中毒身亡,这种“夺命毒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过来一看便惊得魂飞魄散:小希不知怎么竟把家里放置的蚊香液瓶子打开,喝了里面的蚊香液!家里人赶紧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医院,但病情急转直下,小希很快出现呼之不应,四肢强直伴抖动,面色
2024-05-28 09:45:00
毒过砒霜!男子吃了一口抢救2天!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监护室里,30岁的贵州小伙阿明(化名)经过2天的抢救,终于平安脱险。而伤害阿明的,竟是一条4斤重的鲢鱼。想要清肝明目30岁小伙生吞鱼胆6月2
2024-06-06 20:30:00
重庆康心医院急诊科医生提醒:“喝麻了”应该楞个办!
...伤身,但还是挡不住有些人要“喝麻”,重庆康心医院门急诊科医生提醒,喝酒过量可不是什么好事,“喝麻”了更是很危险的事情。近日,一男子和几名同事聚餐,在未进食的情况下痛饮几杯白酒
2023-12-07 13:05:00
吃了这一口“鲜味”,一家三口被送入医院抢救!
...人吃了桌上的野生蘑菇送来医院的。”浙江大学明州医院急诊科董勇主任说。其中一位患者老太太告诉董主任,她之前沉迷于看介绍哪些菇子能吃的视频,正逢家附近看到了类似的菇子,就摘了回家
2023-09-09 22:56:00
这样吃鱼比砒霜还毒,有人肝衰竭送医抢救!医生:年年有人中招
橙柿互动消息 6月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监护室里,30岁的贵州小伙阿明经过2天的抢救,终于平安脱险。想要清肝明目,小伙生吞鱼胆阿明在宁波某乡镇的工厂里打工。6月2
2024-06-05 14:2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