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九江日报
退湖还鸟 转产安居
沙湖山退捕渔民变“市民”
本报记者汪东平张新红
庐山市沙湖山地处鄱阳湖畔,是北国候鸟南迁栖息地和越冬地。近年来,庐山市沙湖山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区管理处大力实施退捕禁捕,围绕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的总体目标,持续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百姓增收,加快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目前,当地居民全部入住生态安置小区,退捕渔民家门口转产就业,成为新市民。
沙湖山圩堤始建于1962年,也是鄱阳湖唯一成建制安置灾民的单退圩堤。多年来,因洪涝灾害,当地居民的住房变危房,且圩堤险情多发,严重影响圩堤内群众生产生活。同时,作为候鸟南迁的栖息地和越冬地,人居活动也影响了候鸟的生活环境。沙湖山管理处坚持“人民至上、人水和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实施“双安”试点工程。一边对现有圩堤进行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一边将圩堤内2个村、16个村民小组全部搬迁,让移民群众搬进宽敞明亮的安置房,改善生活居住环境。
为持续改善生态安置小区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沙湖山管理处加快完善小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动全岛环境卫生和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升级。结合和美乡村项目建设,对湖心沙岛安置小区进行提质改造,通过加装电梯,建设幸福食堂、颐养之家、综合广场等,使居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幸福感明显提升。打造全岛免费WIFI、新建菜地鸡棚、优化小区物业管理等,逐步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努力为沙湖山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搬迁户中选出楼栋长,设置楼栋包挂干部,在政策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有序和谐的社区居住环境。组织村民开展群众议事会、围庐夜话“恳谈会”,让村民在村规民约、“爱心积分”超市、小区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构建良好的村民自治氛围。组织开展沙湖山第二届半程马拉松,积极谋划沙湖山广场舞大赛及第一届“村晚”等文体活动,全面促进沙湖山群众运动的大发展,推进市民化进程,加快沙湖山振兴步伐。
沙湖山管理处还积极稳岗促就业,拓宽百姓“增收路”。通过设立环卫、巡护队等公益性岗位,为搬迁户提供各类公益性岗位。改造服装加工厂,吸引13名退捕渔民在家门口转产就业。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创办村级公司,深耕观鸟文化、农垦文化等内容,大力发展乡村农业产业和旅游业,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进村民就业增收。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推进旅游民宿发展,注重“民宿+”业态补充,融合科普研学、康养、露营等特色产品,实现民宿产业多元化发展,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拓宽渠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7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