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五一”期间演出场次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5-05 00: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全国营业性演出31050场,票房收入15.19亿元

“五一”期间演出场次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

本报记者 刘 淼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系统采集与服务平台数据监测,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营业性演出31050场,与去年“五一”假期同比增长417.5%,与2019年同比上升49.1%;票房收入15.19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962.2%,与2019年同比增长18.4%;观众人数865.49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333.2%,与2019年同比增长1.52%。“五一”假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平均票价与去年同比增长12%。

在今年“五一”假期演出市场中,专业剧场和新型演艺空间演出票房收入2.97亿元,市场占比为19.55%;大型音乐节和演唱会票房收入6.46亿元,市场占比为42.53%;大中型旅游演艺票房收入5.76亿元,市场占比为37.92%。

据票务系统采集与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演出场次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主要原因是近3年来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数量大幅增加,小型演出项目的增长有效带动了演出场次的上升。票房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大型音乐节、演唱会和旅游演艺。随着大型演出项目自今年一季度以来的快速复苏,以及假期出游人数的大幅增长,大型音乐节和演唱会数量比2019年同比增长超过35%,旅游演艺项目日均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亦实现增长,有效拉动了演出市场票房收入的整体上升。

大型音乐节密集凸显综合带动效应

“五一”期间,仅北京就汇集了草莓、潮流、无限三个大型音乐节,另外还有奥森生活城市森林音乐季等。同时,市场上也涌现出不少地域性品牌和新品牌的音乐节。音乐节不仅在数量增长上呈现强劲态势,在嫁接市场形态上也有更多新意,例如西昌首届烧烤音乐节,将露营烧烤节与户外音乐节有机融合;越来越多的快消品牌也入局音乐节市场,推出与品牌同名的音乐节活动,例如元气森林音乐节等,商业品牌从赞助、冠名等单一合作模式逐渐跨界到与现场音乐演出融合发展。

大型音乐节和演唱会呈现出强劲的文旅消费带动效应。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调研,“五一”期间该类大型演出项目的跨城购票观演人数占比超过总人次的50%,按照综合带动指数初步测算,5天假期内,仅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就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规模超过12亿元。

沉浸互动演出成假日经济的消费热点

以沉浸式、互动体验为关键词的演出项目占“五一”期间专业剧场和新型演艺空间项目总数的 17.75%,演出场次超过3500场。星空间等新型演艺空间聚集区,以及开心麻花等民营演艺企业出品的沉浸式演艺项目,成为假日期间年轻观众热衷的演艺“打卡地”。

旅游演艺领域也大力发展沉浸演出品类。张家界市首台多空间沉浸式体验剧《遇见大庸》4月29日正式复演,首场上座率达100%;4月30日,沈阳首个沉浸式泛街区音乐剧《沈水之阳》首演,休闲商业街区与演艺深度融合;汇集辞赋、琴筝等多种表演形式的沉浸式汉服演出《书韵琅琊》在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上演;自今年春节后热度不断上升的情景互动表演“盛唐密盒”,“五一”期间成为西安大唐不夜城街区的“流量密码”,线上线下均吸引大量关注。

各地影视城成为旅游演艺和沉浸演出的代表主体。例如上海影视乐园深度融合自身海派特色和多元文娱形式,推出“森罗万象·JIN兴游园”主题活动,将一票难求的演出剧目、独一无二的特色剧团和首创推出的汉服巡游等首次汇聚呈现,其常设项目《新世界》也在沉浸式戏剧庄园持续上演。

多部新剧目首演 舞剧单场票房最高

“五一”期间专业剧场不乏红色题材和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具备相当票房号召力的优秀剧目,多个剧目将今年首演定档“五一”假期。在北京,“五一”期间共有8台剧目首演,共演出34场,国家大剧院推出了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北京人艺推出的话剧《海鸥》登陆曹禺剧场,北京儿艺根据悬疑经典《侦察》推出改编同名话剧在南锣剧场上演。

票务系统采集与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档期全国专业剧场演出项目中,专业剧场演出场次和票房综合最高的艺术类型是话剧、音乐会、儿童剧、舞剧,其中舞剧的平均单场票房最高,《只此青绿》《红楼梦》等舞剧场均票房收入均位列专业剧场演出前茅。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认为,今年“五一”假期是演出市场全面复苏以来第一个最具聚集效应和消费热度的重点档期,场次密集、品类多样的演出产品丰富了群众的假日文化生活,也成为拉动地方消费的有力手段。“行业也应保持清醒的认识,‘五一’档期演出市场中很大一部分消费来自存量的集中释放,要保持演出市场活跃度,还需演出机构不断推出优秀作品,丰富演出产品供给;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产品影响力;不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拓展演出业态,扩大市场规模。演出将以更强大的吸引力、更丰富的表现力、更充分的体验感,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和各类演艺空间。”潘燕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80.35万人次,增长261.83%。其中:剧场和新型演出空间演出场次2.27万场,票房收入4.33亿元,观演人次245
2023-10-07 21:57:00
...场,观众1138.5万人次,票房收入23.04亿元。与2019年相比,场次、观众、票房分别增长117.0%、9.5%
2024-01-10 04:25:00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全国演出市场场次、票房、观演人数实现开门红一季度票房同比翻倍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罗磊)记者日前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获悉,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全国演出市场开局
2024-04-15 03:58:00
...场较为活跃的组成部分。2024年1—10月,全国音乐剧演出场次1.36万场,较2023年同比增长5.5%;票房13
2024-11-24 17:00:00
...场演出也位列全国票房榜第三,仅次于江苏与浙江,演出场次跻身全国前五。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大演报告显示,2023年大型营业性演出全面复苏,演唱会、音乐节爆发式增长,2023
2024-04-18 06:00:00
成都演出市场“井喷”  彰显音乐演艺“第三城”魅力
...据显示,截至10月底,四川共计审批引进营业性演出2万余场次,其中大型演出活动超过1500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9倍,观演人次超200余万,演出场次、观众和票房稳居全国第一
2023-11-12 11:28:00
...5年暑期(7-8月)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2.63万场,与2024年暑期同比增长4.18%;票房收入151
2025-09-16 09:18:00
...,2023年上半年,中国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9.33万场,同比增长400.86%;演出票房收入167
2023-07-06 21:21:00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获悉,2023年春节假期中国营业性演出场次9400余场,票房和观演人数均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左右
2023-01-28 19:37: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据10月29日《光明日报》报道,翻开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剧目单,众多与非遗相关的剧目跃然眼前
2025-10-31 11:13:00
今日,惊悚悬疑电影《象山发光事件》正式公映,并同步曝光六大看点。本片讲述十年前,一场始于“象山”的超自然神秘“发光事件”留下多起失踪悬案
2025-10-31 11:22:00
起“疯”了!今日,由周涤啡导演执导的犯罪喜剧《爆水管》官宣定档2026年1月23日,并发布“爆个惊喜”版定档海报。影片中
2025-10-31 11:22:00
由导演鹏飞执导,双雪涛同名小说改编,双雪涛、王红卫担任监制,蒋奇明、李雪琴领衔主演的电影《飞行家》入围第3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25-10-31 11:52:00
巧手折糖果,萌娃童趣多——东营市利津街道中心幼儿园大班手工折纸活动
鲁网10月31日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协调能力与创造力,感受手工活动的乐趣,近日,东营市利津街道中心幼儿园大班开展了“巧手折糖果”主题折纸活动
2025-10-31 12:15:00
济南市槐荫区清澜幼儿园运动会活力开启,大黄蜂惊喜现身引爆全场
秋意渐浓,童趣满溢。近日,济南市槐荫区清澜幼儿园“澜起·悦动未来”主题分级部运动会热烈开赛,小班亲子携手温馨闯关,中大班幼儿奋勇竞技展风采
2025-10-31 12:15:00
男频爽剧《大厨小婿》定档11月1日,昌隆化身厨神上演赘婿逆袭
当传承百年的御厨技艺遇上资本操控的餐饮帝国,当落魄女婿扛起复兴家族荣耀的大旗,一场关乎美食、正义与尊严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2025-10-31 11:52:00
当“月球”遇见“基建狂魔”,首部航天科幻微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今日上线!
10月30日,国内首部航天科幻题材微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在红果短剧、央视网上线。作为积极响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创作计划的重点实践项目
2025-10-31 11:52:00
短剧《鹿见星辰》重构文旅叙事:让“风景”变“情感坐标”
2025年10月30日,短剧《鹿见星辰》在河南新乡辉县市太行合院民宿举行开机仪式。辉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张进朝
2025-10-31 08:51:00
《泼辣厂花》:以柔克刚的年代短剧,谱写女性独立觉醒之歌
进入2025年,短剧市场的竞争已步入深水区。前有经典IP“济公”被翻拍成《济公之降龙现世》引发怀旧热潮,后有各路题材争奇斗艳
2025-10-31 08:51:00
尊老敬贤传美德,德艺双馨映重阳——2025“重阳节百花敬老”在京举行
10月29日,在重阳佳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日子里,以“尊老敬贤 德艺传承”为主题的2025年重阳节百花敬老活动在京举办
2025-10-31 09:21:00
新剧开机,郑佳雪制片兼主演《十七岁的账单》聚焦青少年情感救赎
10月27日,备受瞩目的现实题材网络剧《十七岁的账单》开机仪式在浙江绍兴诸暨正式举行。制片人兼主演郑佳雪带着白色鸭舌帽
2025-10-31 08:51:00
“科技+人文” ,湖南卫视《背后》打造综艺与AI的深度应用
在文化内容日益丰富的今天,综艺节目如何突围?答案或许就藏在“人工智能”这四个字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已开始广泛接入AI
2025-10-31 08:51:00
青年戏剧演员参观“戏里戏外 烟火人间”影像展
10月30日,南京美术馆,南京市演艺集团青年演员参观“戏里戏外 烟火人间”——溧庆黄梅戏剧团影像档案展,在116幅真实记录了剧团人台前幕后的点滴瞬间前参观交流
2025-10-31 08:01:00
温晓艳:杂技舞台书传承
温晓艳。 周韬 摄□胡欣玥芮天舒祁绩在南京市杂技团的排练厅内,温晓艳时而驻足台下,专注审视演员的每个动作,细致点拨;时而与编导团队围坐一处
2025-10-31 08: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