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年10月31日,重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被授予“设计之都”荣誉称号,成为中国第五个、西部第一个“设计之都”。
机遇面前,重庆设计未来发展之路应该怎样走?今(21)日,12位设计业界的资深专家、学者齐聚“2023腹地智慧论坛——设计·设计之都”论坛,给出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本次论坛由中国《装饰》杂志社、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工业设计协会、重庆市制造业设计联合会共同主办。在现场,来自深圳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国际设计、四川美术学院的12位专家教授围绕“设计·设计之都”主题,从各自专业背景出发,结合前沿理论与技术成果,相继发表了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晓风是论坛上半场的主持人,并非演讲嘉宾,但他一登台仍没忍住多说了几句。“重庆成为‘设计之都’,实至名归。”方晓风以自己担任组委会主席的“筑巢奖”举例说,“评选中川渝地区的青年设计师获奖的逐年增多。他们的作品个性奔放,大胆又不乏温暖,将东方美学和时尚潮流进行了非常好的结合。”在他看来,重庆有非常独特的城市奇观,更是知名网红打卡地,“都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他‘设计之都’之名得来非虚。”
“设计之都”这张名片到底可以给一座城市带来哪些变化?来自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研究员张宇星用一组数据进行了说明。“今年刚好是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的第15个年头。如今深圳设计类的上市公司超过30家,设计机构有超过3.3万家,设计相关从业人员有22万多人。”
紧随其后,张宇星还以自己所在的工作室策划的《春景梧桐-城村拼图》展览为例,详细解读了如何将展览、设计植入当地的城中村南头古城,令其焕发出新生命力。张宇星说,“‘设计之都’背后跟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关,可以说是在重建中国当下的文化,甚至重建未来的文化。”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何人可教授以《城市与设计》的主题,结合长沙媒体艺术之都建设的经验,以哥本哈根、库里提巴、里约热内卢、毕尔巴鄂等城市为例,探讨了设计与城市的关系和人性化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塑造了城市文明的特质,设计也是城市文明互鉴与交流最重要的载体。它是不需要语言的,我们看这个设计就可以了解到这个设计背后的文化。”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数字光影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蔡新元教授关注到了当下正火的人工智能和艺术的融合。在他看来,AI技术的艺术表现力已经全面超越了学生水平。“这让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艺术设计教育。”在他看来,创意和审美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创作核心。“设计正在迎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创意才是我们生存下去真正的法宝。”
四川美术学院李向北副教授的演讲以《魔幻的城市·空间的缔造及其它》为题。他认为,城市的空间也是一种“资本”,并与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城市精神紧密相关。“它隐形地存在于城市的街头巷尾、公共空间、滨水景观及未来建构中。在城市发展的新的时代,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迎接这样的资本,就决定了能否造就一个更为独特的城市的未来。”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编辑:夏洪玲责编:蒋艳审核:吴忠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