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每年9月,是大中小院校起锚新学季的幸福时刻。相比于其他还需继续努力的年级,揣着高等学府精美录取通知书的大学生们,脚步明显要更轻盈,心情也更加轻松一些。毕竟,跨入大学校门,意味着离心中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是啊,无论历史的车轮前进到哪个阶段,读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都是件令人欣喜、骄傲的事儿,即便如今的大学录取率在连年攀升,可这一人生的新阶段、新身份所带来的荣耀感和自豪感,任谁都抵抗不了。
眼下,又到一年新学期,望着窗外夏意未尽的繁盛,越发感觉手中捧读的这本与青春有关的长篇小说——《把我的世界给你》,是这样的应景。
《把我的世界给你》是刘嘉陵为纪念恢复高考四十年时所创作的小说,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以第一、二、三人称和多种叙事方式,生动刻画了“永远的80年代”大学生群像,用强烈的色彩、逆风的真诚,向世人讲说了恢复高考的另外一面。也让我们有机会走进令许多过来人无比怀念、充满激情的20世纪80年代。
自上线以来,《把我的世界给你》热度不减,经久耐读,在各个圈层掀起了一波接着一波的怀旧热。笔者认为,除了鲜明的语言风格、蒙太奇式的叙事手法外,由真诚所带来的情感流动是这部长篇小说最为打动人的地方。
对于今天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来说,20世纪80年代似乎是个遥不可及的时代。很多过往的经历我们已无法感同身受,我们也无法触及父兄一辈在谈及那个时代时,总是热泪盈眶的原因。我们许多次发出疑问,他们终究在怀旧、怀念些什么呢?看过《把我的世界给你》之后,笔者似乎理解了那些藏在眼泪背后的情愫。
在刘嘉陵笔下,那个时代的人纯真、烂漫,充满诗意、梦想和激情;那个时代的情感,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师生情都是那样的真挚、热烈、澎湃,今天看来甚至有一些“傻傻的”感觉;那个时代没有现代化高科技的加持,一切都很慢很慢,可也正是得益于慢,生发出了很多今天再难遇见的浪漫与真诚。细细品读之后又会发现,所谓的“慢”“傻”,恰恰是我们身处的时代所稀缺的气质。
书中,很多险象环生的情节、绝地反击的抗争都让刘嘉陵以幽默、活泼的语言一一化解,这又带来了独特的笑中有泪的阅读体验。顶着“黑生身份”也要把书读完的坚持,又给了我们莫大的激励。生在今天这样一个更加开明的时代,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不去奋斗呢?
笔者很喜欢书中几次嵌入的书信和日记部分,似涓涓流水,漂送着历史巨树散落下的片片金叶,流淌过心田,温润着时光,渐至远方。
多年后,刘嘉陵在一次朋友聚会时,再现了书中“国庆联欢”中京胡演奏的一页。当音乐响起的那一刻,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的酒杯,聆听《沙家浜·智斗》的旋律,仿佛时空又回到了四十多年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9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