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09 06:46:00 来源:康之道

胃具有弹性十足的胃壁肌肉,因此少吃一些它也能感到饱足,多吃一些它也能容纳。吃饱了的胃能达到空腹时的三倍!

这还不是极限,如果继续进食,胃虽然可以承受,但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饱胀、胃痛等。

正常情况下,当人们感到“似饱未饱”时,是最适合停止饮食的时候。正常人的胃一次大约能容纳1000~1500毫升的食物,超过这个量就可能会对胃壁肌肉造成压力。

过多的食物摄入会把胃壁肌肉的纤维撑开,从而失去原有的弹性,进而引发一系列胃部疾病。因此,为了保持健康,人们的饮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控制。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当感到不饿时,这表明胃刚刚达到合适的容量。这时,人的消化能力最强,能够更充分地吸收摄入的食物。

现在,我们把能够控制饮食的人称为“自律者”。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自律的饮食习惯,这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然而,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毛病,都是自己一口一口“撑”出来的。

01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肥胖

频繁吃撑会使胃部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从而容易引发肥胖。当人们吃得过饱时,摄入的营养过剩,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进而容易导致肥胖。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肥胖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外观,还会诱发多种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

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经常吃得过多、过饱,会增加人们的胃部负担,而消化系统则需超负荷工作来消化这些食物。长期以往,容易导致胃糜烂、胃溃疡、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出现。

骨质疏松

如果长期吃撑,会使人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增加,导致骨骼过分脱钙,形成骨质疏松。如果年轻人平时有经常吃撑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含量逐渐增多,即便平时坚持补钙,还是会出现缺钙现象。因此,到了老年之后,患有骨质疏松的概率就会明显增加。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疲劳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吃得很饱时,会感到人很累,很想睡觉。如果中午吃得过多,就会想马上睡个午觉,否则下午的工作会感到很疲劳。

这是因为当人们吃得过饱时,机体将调动部分血液集中到胃部、肠道等消化系统协助工作,导致流经脑部的血液减少,大脑反应变得迟钝、麻木。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下,就会使人体很容易疲劳,加速大脑的衰老。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疾病归咎于“撑”,也不能寄希望于简单的饥饿来解决健康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同时,要注重运动和锻炼,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02吃太撑了应如何缓解?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缓解吃太撑带来的不适感。例如,我们可以适当地散步或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这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

此外,我们也可以尝试听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进行深呼吸练习,这些方法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预防吃太撑的情况发生。建议在饮食中控制食量,不要暴饮暴食。

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这样可以让身体更好地适应食物,减轻肠胃的负担。同时,我们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吃太撑的情况。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消化酶类药物来促进消化,这些药物可以在饭后服用,帮助减轻肠胃的不适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

03延伸:怎样把握好“饱”的尺度?

首先,我们要注意饮食的质量和数量。我们要尽量选择营养均衡、口感多样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某些食物。

其次,我们要注意饮食的方式和节奏。我们要尽量慢慢咀嚼食物、充分感受食物的味道和口感,避免狼吞虎咽、快速进食。

最后,我们要注意身体的状况。如果身体缺乏某种营养素或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治疗,避免对身体造成永久性的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9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得了胃病,“忌口”是铁律,提醒:3种食物能不吃就不吃
...餐的习惯是预防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次,爱吃刺激性食物也是胃病的诱因之一。辛辣、油腻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加,损伤胃壁,引发胃病。尽量避免食用过火、辛辣的食物,多
2024-10-12 09:55:00
胃癌预警!饭后常出现这3个症状,胃已受伤需警惕!
...适感时,很多人可能会将其归咎于暂时的消化不良或者是食物不合。但事实上,这种持续性的不适,尤其是在没有过度饮食的情况下仍旧频繁出现,可能是胃部疾病,乃至胃癌的早期信号。胃癌在早
2024-08-11 09:09:00
揭晓肠胃的“修复器”,并非南瓜,不妨看看
...与进食量成正比。长期暴饮暴食导致胃酸无法分解过多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暴饮暴食会导致胃部拉伸,也会导致胃黏膜受损或者是胃壁破裂。2、食物太辛辣刺激通常胃功能受损的人胃壁较薄,如
2023-03-15 10:01:00
我国胃癌高发,罪魁祸首被揪出!提醒:有3种饮食偏好,及时改
...要的消化器官,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消化着我们摄入的食物,然而当我们长期给予它不健康的饮食刺激,如高盐、过热、过饱等不良饮食方式,再加上作息不规律,让胃部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
2024-12-11 14:17:00
不能忽视的胃溃疡护理知识
...)平时的饮食不规律,经常吃过于辛辣或者带有刺激性的食物。(三)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四)自身的免疫力不强,或者是家庭有胃部疾病遗传史的。(五)关于幽门螺
2023-12-23 05:19:00
哪些茶既养胃又健康?推荐3种养胃茶
...,还有粘膜受损可能,之后会反复胃痛。吃东西的过程中食物刺激,这种疼痛感也会加重。恶心呕吐胃癌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肿瘤堵塞了胃部,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和吸收
2023-10-28 06:37:00
3个穴位,是身体上的养胃“开关”:坚持按摩,胃会强壮起来
...调养,特别是要改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坚硬和难消化的食物,有一种观点认为,得了胃病就不能吃玉米,因为玉米可能会加重胃病。然而,这种观点正确吗?01常吃玉米,对身体都有哪些好处?
2023-10-05 19:53:00
饭前胃疼和饭后胃疼的原因竟然差别这么大,千万别搞错了!
...。饭前,它如同一个空荡的实验室,静待着下一个实验(食物的到来)。这时,胃中的酸液却可能已经开始活跃,如同实验室中的试剂,没有实验品(食物)与之反应,它们就可能开始“腐蚀”实验
2024-02-25 12:04:00
胃病不能吃苹果?医生:若想保护胃,这3种水果尽量少吃
...延伸至上腹部。它与食管严密相连,向上接受来自口腔的食物,向下则与十二指肠无缝对接,一起构成了一个完好的消化通道。胃的结构精妙绝伦,它可被详尽地划分为五个部分:贲门、胃底、胃体
2024-06-04 09: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寒冬护肺小妙招,远离慢阻肺急性加重!
大河网讯 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是“世界慢阻肺日”。慢阻肺作为呼吸科常见疾病,一到冬季对患者就很不友好,容易出现咳嗽咳痰
2025-11-20 08:51:00
卒中预防利器: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名揭秘
高血压作为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一直备受关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高血压治疗中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其中进口原研药络活喜以其出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025-11-20 15:44:00
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任英杰主任:对症规范诊疗,守护患者健康
在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每一盏晚归的灯,常见证着任英杰主任与癫痫疾病之间无声的较量。数十年的临床生涯中,他始终以专业与温度
2025-11-20 15:46:00
乙肝进口原研药和国产药应该怎么选?
确诊乙肝,意味着开启了一场漫长的健康管理征程。在药物的选择上,不少人比较纠结乙肝进口原研药和国产药哪个好,最好的乙肝原研药是哪种
2025-11-20 16:18:00
告别“营养进不去”!苗医生中胚炮以0感科技激活肌底修护力
涂抹式护肤品常因分子过大或角质屏障阻挡,难以抵达真皮层;而注射类项目虽能直达肌底,却伴随创口、恢复期甚至感染风险。面对“有效成分进不去”的行业难题
2025-11-20 16:19:00
从“被动控糖”到“主动健康”:TIR指标赋能中国糖尿病管理新变革
在中国,糖尿病发病群体正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职场人群正面临“工作压力与血糖波动”的双重挑战。2025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以“糖尿病与幸福感”为活动主题
2025-11-20 16:21:00
北京同仁“小虎点点”双面离焦镜新品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年11月7日,备受瞩目的同仁专利技术科研转化产品——“小虎点点”双面复合离焦镜片新品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20 16:22:00
抑郁不仅让情绪“降温”,还会让身体“酸痛”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核心,伴随认知、生理功能紊乱的精神障碍。很多人误以为它只是“想不开”,却不知其核心机制是大脑5-羟色胺
2025-11-20 16:22: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远离脑梗塞 治疗血管斑块是关键
“人体内的血管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使用多年以后,管道内壁就易结垢、生锈,这时管道内的水流受阻而无法通畅运行,而胆固醇
2025-11-20 16:39:00
重庆宝丽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以科技与美学重塑医艺新标杆
在山城重庆这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都市中,人们对美的追求正迈向更为专业化、品质化的新阶段。重庆宝丽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作为本土医美行业的重要一员
2025-11-20 16:55:00
陕西华西制药进博会展示中医药创新成果,总经理郭宏孝诠释“良心制药”时代内涵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内,陕西华西制药的展台飘来淡淡药香,这家拥有37年历史的现代化中药企业正以开放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2025-11-20 16:59:00
仁怀用诗词作品祝贺市老年大学建校三十周年
11月20日,是仁怀市老年大学建校三十周年华诞,仁怀市老年大学学员和仁怀市诗联书画研究会会员以笔墨抒怀,用诗词庆贺这一重要时刻
2025-11-20 21:13:00
中西医结合治高血压:不止降压,更护靶器官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多,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其危害不仅在于血压数值升高,更在于长期高压对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隐匿损伤
2025-11-21 04:45:00
抗生素不是万能药!这几种情况绝不用
在日常生活中,“感冒了吃点抗生素”“嗓子疼赶紧用头孢”是不少人的用药惯性,甚至有人把抗生素当作“消炎神药”,家里常年备着
2025-11-21 04:45:00
30 元守护一整年!河北医惠保互联网门诊险,流感季就医购药不发愁
河北街坊们注意啦!流感病毒已进入活跃期,据中国疾控中心 2025 年第 41 周流感监测周报显示,我国流感活动持续上升
2025-11-20 1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