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09 06:46:00 来源:康之道

胃具有弹性十足的胃壁肌肉,因此少吃一些它也能感到饱足,多吃一些它也能容纳。吃饱了的胃能达到空腹时的三倍!

这还不是极限,如果继续进食,胃虽然可以承受,但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饱胀、胃痛等。

正常情况下,当人们感到“似饱未饱”时,是最适合停止饮食的时候。正常人的胃一次大约能容纳1000~1500毫升的食物,超过这个量就可能会对胃壁肌肉造成压力。

过多的食物摄入会把胃壁肌肉的纤维撑开,从而失去原有的弹性,进而引发一系列胃部疾病。因此,为了保持健康,人们的饮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控制。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当感到不饿时,这表明胃刚刚达到合适的容量。这时,人的消化能力最强,能够更充分地吸收摄入的食物。

现在,我们把能够控制饮食的人称为“自律者”。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自律的饮食习惯,这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然而,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毛病,都是自己一口一口“撑”出来的。

01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肥胖

频繁吃撑会使胃部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从而容易引发肥胖。当人们吃得过饱时,摄入的营养过剩,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进而容易导致肥胖。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肥胖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外观,还会诱发多种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

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经常吃得过多、过饱,会增加人们的胃部负担,而消化系统则需超负荷工作来消化这些食物。长期以往,容易导致胃糜烂、胃溃疡、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出现。

骨质疏松

如果长期吃撑,会使人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增加,导致骨骼过分脱钙,形成骨质疏松。如果年轻人平时有经常吃撑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含量逐渐增多,即便平时坚持补钙,还是会出现缺钙现象。因此,到了老年之后,患有骨质疏松的概率就会明显增加。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疲劳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吃得很饱时,会感到人很累,很想睡觉。如果中午吃得过多,就会想马上睡个午觉,否则下午的工作会感到很疲劳。

这是因为当人们吃得过饱时,机体将调动部分血液集中到胃部、肠道等消化系统协助工作,导致流经脑部的血液减少,大脑反应变得迟钝、麻木。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下,就会使人体很容易疲劳,加速大脑的衰老。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疾病归咎于“撑”,也不能寄希望于简单的饥饿来解决健康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同时,要注重运动和锻炼,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02吃太撑了应如何缓解?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缓解吃太撑带来的不适感。例如,我们可以适当地散步或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这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

此外,我们也可以尝试听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进行深呼吸练习,这些方法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预防吃太撑的情况发生。建议在饮食中控制食量,不要暴饮暴食。

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这样可以让身体更好地适应食物,减轻肠胃的负担。同时,我们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

这些病或许是“撑”出来的,饿一饿就行了?不妨了解一下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吃太撑的情况。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消化酶类药物来促进消化,这些药物可以在饭后服用,帮助减轻肠胃的不适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

03延伸:怎样把握好“饱”的尺度?

首先,我们要注意饮食的质量和数量。我们要尽量选择营养均衡、口感多样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某些食物。

其次,我们要注意饮食的方式和节奏。我们要尽量慢慢咀嚼食物、充分感受食物的味道和口感,避免狼吞虎咽、快速进食。

最后,我们要注意身体的状况。如果身体缺乏某种营养素或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治疗,避免对身体造成永久性的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9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得了胃病,“忌口”是铁律,提醒:3种食物能不吃就不吃
...餐的习惯是预防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次,爱吃刺激性食物也是胃病的诱因之一。辛辣、油腻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加,损伤胃壁,引发胃病。尽量避免食用过火、辛辣的食物,多
2024-10-12 09:55:00
胃癌预警!饭后常出现这3个症状,胃已受伤需警惕!
...适感时,很多人可能会将其归咎于暂时的消化不良或者是食物不合。但事实上,这种持续性的不适,尤其是在没有过度饮食的情况下仍旧频繁出现,可能是胃部疾病,乃至胃癌的早期信号。胃癌在早
2024-08-11 09:09:00
揭晓肠胃的“修复器”,并非南瓜,不妨看看
...与进食量成正比。长期暴饮暴食导致胃酸无法分解过多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暴饮暴食会导致胃部拉伸,也会导致胃黏膜受损或者是胃壁破裂。2、食物太辛辣刺激通常胃功能受损的人胃壁较薄,如
2023-03-15 10:01:00
我国胃癌高发,罪魁祸首被揪出!提醒:有3种饮食偏好,及时改
...要的消化器官,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消化着我们摄入的食物,然而当我们长期给予它不健康的饮食刺激,如高盐、过热、过饱等不良饮食方式,再加上作息不规律,让胃部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
2024-12-11 14:17:00
不能忽视的胃溃疡护理知识
...)平时的饮食不规律,经常吃过于辛辣或者带有刺激性的食物。(三)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四)自身的免疫力不强,或者是家庭有胃部疾病遗传史的。(五)关于幽门螺
2023-12-23 05:19:00
哪些茶既养胃又健康?推荐3种养胃茶
...,还有粘膜受损可能,之后会反复胃痛。吃东西的过程中食物刺激,这种疼痛感也会加重。恶心呕吐胃癌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肿瘤堵塞了胃部,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和吸收
2023-10-28 06:37:00
3个穴位,是身体上的养胃“开关”:坚持按摩,胃会强壮起来
...调养,特别是要改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坚硬和难消化的食物,有一种观点认为,得了胃病就不能吃玉米,因为玉米可能会加重胃病。然而,这种观点正确吗?01常吃玉米,对身体都有哪些好处?
2023-10-05 19:53:00
饭前胃疼和饭后胃疼的原因竟然差别这么大,千万别搞错了!
...。饭前,它如同一个空荡的实验室,静待着下一个实验(食物的到来)。这时,胃中的酸液却可能已经开始活跃,如同实验室中的试剂,没有实验品(食物)与之反应,它们就可能开始“腐蚀”实验
2024-02-25 12:04:00
胃病不能吃苹果?医生:若想保护胃,这3种水果尽量少吃
...延伸至上腹部。它与食管严密相连,向上接受来自口腔的食物,向下则与十二指肠无缝对接,一起构成了一个完好的消化通道。胃的结构精妙绝伦,它可被详尽地划分为五个部分:贲门、胃底、胃体
2024-06-04 09: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泡菌子、加酸嘢?这届精酿啤酒越来越野了
作者:三悠曾经,贴着“小众”“手工酿造”标签的精酿啤酒,还只是少数啤酒爱好者的专属。而如今,从商超货架到夜市大排档,从露营帐篷到音乐节现场
2025-09-11 09:06:00
CCF YOCSEF福州技术论坛聚焦情绪障碍机理,探索可解释AI新路径
2025年9月7日,一场聚焦于情绪障碍研究前沿的技术论坛——“可解释AI + 多模态数据如何拨开情绪障碍机理迷雾?”在福州市软件园举行
2025-09-11 21:50: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张顺:毫克与脚印,白大褂上的泥土香
"大爷,这个白色药片早餐后吃,黄色胶囊睡前服。"张顺将分装好的药袋递出窗口,又特意抽出一张手写卡片:"我都给您标好了。"老人眯着眼看了看卡片上工整的字迹
2025-09-11 16:59:00
妇幼科普 | 共筑宝宝健康未来,科学营养与三级预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甜田 通讯员 王青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2025年的主题——“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
2025-09-11 13:06:00
儿童常“脾常不足”易招来湿气?中医教您这样做
排不完的毒,祛不完的湿;补不完的气血,上不完的火。夏天久居空调房,秋天迎来多雨季,突然发现孩子舌苔厚、大便黏腻不成型,是不是孩子也湿气重
2025-09-11 07:59:00
普通人定期洗牙有必要吗?口腔专家:非常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9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邓旭亮介绍,食物残渣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清洁
2025-09-11 07:59:00
请领取您的健康福利:免费筛查5年!贵阳市公卫中心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启动!
为关爱女性健康,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推出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符合条件的女性可免费接受5年期的多项筛查
2025-09-11 00:17:00
稻香黄河口 | 从一粒大米到一碗好饭的诞生 这里都是满满的学问
大众网记者 李欣 赵奕宁 东营报道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平凡却最不可或缺的主食。然而,要煮出香气四溢、颗粒分明的米饭,奥秘不仅在于烹煮的技巧
2025-09-10 08:44:00
东城中医院蔡学萌:巧用针药结合,破解耳鸣困扰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蔡学萌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治疗:耳鸣、耳聋、中风偏瘫、失眠
2025-09-10 09:24:00
东城中医医院张东大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张东,中医执业医师,师从甘肃省第三批名中医魏玉香主任医师,跟随国家级名中医程海英主任临床学习数年。每周二,四,六全天出诊
2025-09-10 09:55:00
手术室为什么会放花生米?
作者:敏敏 加七在手术室里,需要花生米?最近,一张手术室的器材清单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纱布、针筒、棉球、引流管等一众“正经”的手术器材中
2025-09-10 19:29:00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中医传承,赋能基层医疗
近日,烟台市2025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骨干医师培训班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举行,中医科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授课科室
2025-09-10 10:14:00
百姓身边的暖心医护团队 —— 记河南省中医院骨科医护人员
在河南省中医院骨科,有这样一支让人倍感温暖的医疗护理团队。他们不仅在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倾注了十足的耐心与温情,更在特殊患者的照护过程中
2025-09-10 11:17:00
尖峰眼科提示:近视手术能摆脱哪些困境?
随着近视人群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摘镜希望”押在近视手术上——看着身边一个个“摘镜成功”的朋友,术后第二天就能清晰看世界
2025-09-10 11:18:00
越来越多结节患者选中医?济南国医堂张青松主任:中医理气散结优势多多
随着体检普及,甲状腺、乳腺、肺部等部位的结节检出率逐年上升,不少患者因担心结节进展,开始倾向于通过中医调理改善。济南国医堂医院中医肿瘤科张青松主任
2025-09-10 1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