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
■李丽
“听说曼伢嫁女儿一分钱彩礼都不要。”“结婚不要彩礼,为年轻人减负,曼伢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呀。”……近日,上栗县长平乡杉木村的曼伢夫妇成为左邻右舍茶余饭后的热议对象,他们以“零彩礼”嫁女儿被街坊邻居传为佳话。
大家口中的“曼伢”是长平乡政府机关干部张正玉。提到结婚彩礼,有人认为在婚礼中要的彩礼越多,在婆家的身价、地位就越高,有人认为嫁女儿不要彩礼不就是等于白养一个女儿吗?但张正玉夫妇坚决向陈规陋习说“不”,不仅没要一分钱彩礼,还打算在女儿出嫁时贴补一些。在他看来,高额彩礼意味着给年轻人增添更大的负担:“只要孩子们过得好我们就高兴,儿女的婚事不是买卖,没必要要彩礼。”
今年51岁的张正玉从小家庭贫困,家中八兄妹,全家十余口人挤在几间破旧的瓦房内。他在广东省务工时结识了妻子李忠妹,两人于1997年结婚,日子虽清贫,但夫妻俩踏实肯干,诞下女儿张萍后一家三口更是过得幸福美满,生活蒸蒸日上。后来,张正玉回到家乡工作,在所在村杉木村任村委会主任一职,一边是相对落后的村容村貌,一边是百姓渴望改变的目光,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他带领村民抓生产、修道路,争资跑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张正玉以高分通过了上级组织部门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机关领导干部的考试,本可调入乡镇部门工作,但他还是继续坚守在最基层的岗位上。就这样,从2003年到2015年,他一干就是12年,张正玉也用真心换来了村民们的真情。张正玉调入乡政府工作后,先后在多个部门任职,后又听从组织安排在菱角村、大塘村出任驻村第一书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获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如今,他又通过自己“零彩礼”嫁女的实际行动,做移风易俗的示范者,引导乡亲们破除陋习,成为乡风文明的领跑者和大家学习的榜样。
“20多年前,我结婚时就没收彩礼,夫妻俩只要心往一处使,把日子过好就行了。”张正玉的妻子认为,她要将这种好的家风传承下去。“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肯吃苦、讲孝道、善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女儿张萍从小就乖巧懂事,从不让父母操心,2020年大学毕业后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深耕在三尺讲台上。今年8月,张萍与爱人修成正果,领取了结婚证,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得知上栗县今年9月即将举办“不要彩礼要幸福”的集体婚礼后,张萍与爱人一合计,积极响应政府倡议,主动报名参加,将婚事新办简办的文明新风进行到底。
在长平乡,有着和张正玉同样做法的人还有不少。近年来,长平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利用微信公众号、乡村大喇叭、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开展婚事新办、“零彩礼”宣传,旗帜鲜明反对高价彩礼,将移风易俗、文明婚嫁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发挥乡村红白理事会监督作用,规范办红白喜事,提倡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充分调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积极性,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用身边人说身边事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着力破除婚丧嫁娶领域各类陈规陋习,推动全乡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形成,促进了乡村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