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本报记者张锦文
1月20日,虎年腊月二十九,大寒节气,寒风凛冽。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病床上躺满患者,医护人员走路带风地忙碌着。尽管急诊病人不少,但看病就诊、诊疗救治秩序井然。
“从1月10日开始,发热病人逐渐减少,前两天基本平稳,但昨天有小幅增加。”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何星向记者介绍:“比起前段时间的收治高峰,现在已经好多了。”
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叠加寒冬季节性疾病的多发,从2022年12月下旬开始,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的日均接诊量由250多人上升到500余人、抢救危重患者达100人、门诊输液达280人。
面对空前的压力,医护人员生着病还要高强度满负荷工作,有的医生昏倒在岗位上,抢救病人的医生变成被抢救的病人。为缓解急诊救治压力,医院增派了14名医生、16名护士来充实急诊救治力量。
“何主任,你过来看一下这个病人。”一声呼唤,何星折回病房去救治病人。
“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在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副主任高洪关切地询问着一位全身插满监测管子的患者。患者看着高洪,露出一丝微笑。“他是新冠病毒感染伴多种基础性疾病,住进来时情况特别危急,现在恢复得不错。”高洪说。
急诊重症监护治疗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个个垂危的生命,分秒之间都可能有危急情况发生。医生、护士每天上班,精神都高度紧张,观察、监测、特别护理……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的迹象,压力很大。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我们的病床由15张增加到19张,一直都是全部满住。在岗医生8人、护士30人,大家都‘阳’了,还要抢救‘阳’了的危重病人,我们心理压力太大了,太难了!还好,挺过来了!”高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高主任,给病人会诊的医生到了。”护士的话语,结束了高洪和记者的交流。
除夕夜,高洪发朋友圈:“三年疫情,急诊人是‘战役’的先锋,经历过疲惫、煎熬、病痛,苦尽甘来的喜悦让我们更坚定了信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8 05: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