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公园20分钟效应”走红 “逛公园”不再是老年人专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27 20:35: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纵览新闻记者 杨佳薇 谭悦 鲁雅琦 实习生刘子晗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近日,“公园20分钟效应”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不少网友评论,“治愈力量强大”“亲测有效”“秒去‘班味’”……近日通过走访发现,在石家庄,公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家门或离开工位,在公园里,享受这20分钟的“精神快充”。

石家庄公园有N种打开方式

5月23日中午1时许,石家庄石门公园,鸟鸣悠悠,微风阵阵。在公园阴凉处的座椅上,不少市民正在小憩。“午休时会来公园吹吹风,可以给自己‘充充电’。”陆女士说,这段时间,社交媒体上“公园20分钟效应”不断引发热议,现在她和同事们一到了午休时间,就组团“打卡”公园,比起逛商场,逛公园的惬意和放松似乎真的更能治愈她们。

正如陆女士所言,说起公园,以前首先想到的是老年人的专属,但今年春天以来,公园出现了许多年轻人,不少市民都对“公园20分钟效应”深有体会。

公园是上班族充电放松的好去处,更是宝妈们的“遛娃宝地”。“妈妈,快看,湖里有两只小鸭子!”5月23日上午8时许,在石家庄西环公园,不少宝妈带着孩子,享受清晨的惬意时光。湖面上,两只黑色的小鸭子欢快地游来游去,家长和小朋友围在湖边观看。“之前一直是带着孩子在小区里溜达,最近在小红书刷到‘公园20分钟效应’,就带孩子每天来公园转转,这一转,就爱上了这种遛娃方式。”家住附近的赵女士说道。

随着“公园20分钟效应”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这种低成本的解压方式,得到不少人的极力推崇,市民们正在用不同的方式“打卡”着“家门口”的公园。“和你们小年轻的上班打卡一样,每天准时到公园‘报道’就是我的‘工作’。”62岁的市民张女士笑着说,她每天都会来世纪公园坐会儿,五一以来,公园里的年轻人一天天多了起来。

城市公园满足市民“绿色期待”

“还好,家门口就有公园。”5月26日晚上9时许,家住石家庄裕华区的刘先生准时出现在体育公园,和跑友们相约,每天晚上来个8公里慢跑。“卸下一天的压力和疲惫,仿佛整个人‘重启’了。”

近几年,石家庄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按下的加速键,让“公园20分钟效应”有了落脚点和实施地,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开放绿地......越来越多的绿地空间被开辟出来,为市民释放更多“绿色福利”。

5月26日,石家庄二环路沿线的一片片开放绿地上,游人如织,“今年,石家庄计划在二环路沿线新建阳光公园、松翠园、街心广场、雅园等14个绿地公园,总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中11处已于5月1日完工并向市民开放。”石家庄市城市景观指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石家庄(含各县市区)共有开放草坪953块,总面积达407.98万平方米。

“家门口逛公园,是一座城市给予的幸福感。”在陆女士看来,越来越多的开放绿地既给丰富了市民的休闲去处,更方便了市民顺应“公园20分钟效应”,随时随地来一场心灵的治愈之旅。

“公园20分钟效应”的背后

所谓“公园20分钟效应”,其实是指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更快乐,即便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人状态更好。在采访中发现,市民们对于“只要在公园待20分钟就能获得身心的放松”的说法,普遍表示赞同。

为什么这短短的20分钟能起到治愈的作用呢?对此,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刘肖莉说,研究发现,经常在绿色环境中散步的人,短时记忆容量会提升20%。脑科学研究显示,身处自然环境20分钟,可以显著降低体内的皮质醇含量,减轻压力。同时,自然环境能让大脑的控制中心——前额叶皮质,得到放松和休息。

从心理层面而言,这20分钟可以将人们从日常琐事中抽离出来,更加专注于自身感受。公园则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松心情,摒弃外界的纷扰和烦恼。刘肖莉认为,“公园20分钟效应”从多个方面体现了人们对积极生活方式的追求,包括对自然、自由、幸福以及高效提升精神状态的渴望。

对于家庭而言,“公园20分钟效应”同样发挥着作用。刘肖莉建议,可以设定一个每周的家庭户外日,在公园里进行一些游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河北省基础教育专家,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副校长赵郡则表示,走出相对狭小的家庭空间,一家人到公园散散步、聊聊天,做一些愉悦身心的活动,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在优美放松的自然环境中,更多看到彼此的美好,对亲子关系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石家庄:球友相约“打卡” 城市“运味”愈浓
...人制足球场踢球,因为人多,只能分成几拨,轮流上场。老年人也有自己喜爱的球类运动场地。在煤市路中山华府海棠苑小区南门外,就建有连片的4个门球场地。“之前市里没有公共的门球场地,
2024-04-11 08:30:00
...的娱乐场地,为年轻人提供更加优美的休闲交流空间,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健身活动场所。明珠公园的提升改造完成,解决了周边市民对休闲健身场所的急切期盼,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
2022-12-31 07:31:00
深泽县打造石家庄市首家县级“公民与法治”主题公园
...造三步走,建设了石家庄市首家县级“公民与法治”主题公园。该公园位于深泽县城东部,总面积达12257平方米,紧邻深泽县公交客运站,交通人流密集,宣传效应广阔。由县人大常委会牵头
2024-12-13 18:16:00
这个“戏迷公园”倍儿有戏
...。”年逾花甲的潘素欣说。“戏迷公园”吸引的并不只是老年人,不少年轻票友也在这儿唱出了彩。“杜薇逃出烟花院,如拨乌云见青天……”“好!”一段《杜十娘》选段刚开腔,就赢得了戏迷的
2023-11-05 04:24:00
石家庄市桥西区:全民健身“动”出精彩
...挥洒汗水;公园绿道上,青年人一起健康奔跑;广场上,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如今,在石家庄市桥西区各运动场地、体育公园,随处可见进行体育锻炼的居民,全民健身运动唤醒了大家的快乐“多
2023-08-26 09:21:00
全国第九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石家庄桥西区赛区启动
...了周边的市民参与,有活力四射的青少年,有精神矍铄的老年人,更有平时忙于伏案工作的人群,大家一起通过健步走传达“运动健身预防慢性病”的理念和精神。据悉,今年“万步有约”健走激励
2024-05-09 19:26:00
新闻纵深|工业遗存,如何变身城市新景
...去游山玩水吗?并不尽然。4月25日,石家庄石钢工业遗址公园正式开放。夜幕降临,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外表“粗犷”的建筑放射出五颜六色的梦幻光影,现代城市景观和历史工业遗存构成了一
2024-05-13 08:37:00
行走在城市记忆里 享受当下美好生活
...”很特别,因此选择的赛道是展现老杭州的文艺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服务,为年轻人提供艺文享受。“以工业风为基础,然后结合艺术与人文,它的主流客群是有消费意愿、消费能力的年轻人,
2024-06-19 06:3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2025“连接文化:巴西-中国”项目侧记
中国网11月19日讯(记者 郭晓红)当南美大陆的朝阳穿透伊瓜苏雨林晨雾,洒在倾泻而下的瀑布上,跨越近两万公里来到巴西的中国旅行博主陈荔湾用相机将这壮美瞬间定格
2025-11-19 06:42:00
雄安建设者拍雄安|职业技能高手赛场亮绝活
在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区,选手们精准调整机器人系统的参数。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场,选手手拿工具,细心校准无人机的“眼睛”和“翅膀”
2025-11-19 07:42:00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相握”,用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河北好环境长出三个“全国第一”在近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9 07:42:00
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举办24只京津冀基金与37家企业签约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1月18日,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2025-11-19 07:43:00
河北日报讯(贡宪云、夏国成)11月11日,石家庄机场邢台城市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该异地航站楼的启用,将石家庄机场航空服务从石家庄延伸至邢台区域
2025-11-19 07:44:00
超大特大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场。近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正式发布
2025-11-19 07:46:00
敞开大门,让青年学子逐梦未来——“首都高校雄安行”活动观察
11月11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街头,一群年轻人前往雄才大厦咨询人才政策。 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10月31日至11月1日
2025-11-19 07:47:00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麦田里的宣讲会
11月11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的试验田里,卢振启(中)为科研人员宣讲四中全会精神。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初冬时节
2025-11-19 07:47:00
加快构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我省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算力领先、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2025-11-19 07:4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近日,位于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内,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2025-11-19 07:49:00
记者走基层|小蒲草“编”出大市场
日前,在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杨庄子村“创富工坊”,杨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志亮正在展示用蒲草编织的枕头。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 畅摄初冬季节
2025-11-19 07:51:00
聚焦雄安新区|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
“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繁忙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11月17日,在雄安站,一列高铁即将发车。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 记者刘光昱)“各位旅客你们好
2025-11-19 07:53:00
11月18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教育局长论坛在珠海落幕,论坛发布了“2025年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2025-11-19 07:55:00
央媒看太原11月18日,《中国日报》第16版以《守护古树名木,让绿色“活化石”焕新生》为题,报道了太原晋祠3000年树龄的周柏以绿色“活化石”身份进入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
2025-11-19 07:56:00
心的光明公益跨越山海,情暖高原
在海拔3309米的川西高原玉桑村,因位置偏远、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保障问题较为突出。2025年3月,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联络下
2025-11-19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