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科学家基于深度学习训练多样性数据集,实现多模光纤的非正交复用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7 10:42:00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近期,广东工业大学秦玉文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将深度学习与多模光纤的多重散射特性结合,利用具有多样性的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实现了多模光纤的非正交复用。

该研究为克服多模光纤模式色散,充分发挥多模光纤高通量传输优势提供了新的思路。

有望让领域内学者更多地关注多模光纤这种高通量传输介质,吸引更多交叉学科的学者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探索非正交多维复用传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此外,该研究还为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在基于数据驱动的 AI 算法加持下,引起光学乃至整个信息学科领域对深度学习的重视。

秦玉文认为,在之前看来许多不可能的事情或需要较多苛刻条件才能实现的事情,在 AI 的赋能之下有望突破完成。

近日,相关论文以《基于深度学习的非正交光信息复用》(Non-orthogonal optical multiplexing empowered by deep learning)为题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1]。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生潘土强和叶建伟为共同第一作者,秦玉文教授和徐毅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科学家基于深度学习训练多样性数据集,实现多模光纤的非正交复用

图丨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现阶段,光通信聚焦在大容量光纤通信方向,分别通过先进的调制算法和 AI 两个手段突破单纤的传输容量。

目前,在单模光纤通信中,分复用是一种最重要的复用方式,包括波分复用、偏分复用和空分复用等。

这种技术依赖于信道之间的物理正交性,如果信道之间的正交性出现恶化,将极大地增加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度。

在单模光纤的多维复用传输技术中,多路信道复用的基础是各个复用信道之间存在物理正交性。

基于此,研究人员提出,有没有可能更换一种传输通量更大的传输介质?

多模光纤作为信息传输介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大型数据中心内部的短距光互联可采用多模光纤。

科学家基于深度学习训练多样性数据集,实现多模光纤的非正交复用

图丨多模光纤的非正交多维光信息复用示意图(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该团队在过去的研究中,曾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单模光纤通信中,用于提升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但深度学习仍无法解决单模光纤通信中的非正交复用难题。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增加单纤的传输容量,因此支持上千个传输模式,具有高通量传输特性的多模光纤成为突破正交复用范式的研究对象。”

在初步的尝试中,他们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偏振态,使得两路输入信号的偏振态不处于互相垂直的状态。

实验表明,在这种情况下,深度神经网络能够实现对两路非正交信号的解码。

更进一步地,该课题组让两路信道的波长、空间位置和偏振态保持完全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依然可以实现两路信号的高保真度解复用,为基于多模光纤的高通量非正交复用传输提供了基础。

科学家基于深度学习训练多样性数据集,实现多模光纤的非正交复用

图丨通过深度学习实现多模光纤非正交光复用(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值得关注的是,该研究不仅依赖于深度学习强大的端到端映射能力,更重要的是,多模光纤本身的物理特性。

秦玉文解释说道:“一根多模光纤支持上千个传输模式,实际的传输过程中模式之间存在耦合,可以等效为一个多重散射的过程。”

因此,输入端多路信号之间微小的差异,将被这个多重散射物理过程放大,呈现为输出端具有不同特征的散斑。

这些散斑的差异很难被人眼识别,而深度学习恰好非常擅长辨别到这种特征,从而能够实现非正交输入信号的解复用。

研究人员采取与多模光纤多输入多输出关系类似的全连接层,来与具备识别散斑特征的卷积层串联。

结合多模光纤多重散射的物理特征,将在多模光纤输入端具有微小差异的信号,转化成输出端神经网络可识别的散斑。

然后,再通过自然图像数据集及其对应输出散斑组成的数据训练网络,训练好的网络仅通过单发输出散斑,即可恢复多路非正交复用输入信号,进而实现了非正交输入信号的复用传输。

科学家基于深度学习训练多样性数据集,实现多模光纤的非正交复用

图丨秦玉文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来源:广东工业大学)

长期以来,秦玉文团队从事光通信、光传感和通感融合光子技术方面的研究。此前,研究人员在研究使用多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技术基础。

2022 年,报道了使用深度神经网络作为多模光纤正交复用传输系统的解码器,发现全连接神经网络和 U 型卷积神经网络的组合,可以使得解码的保真度得到不错的提升效果[2]。

2023 年,该课题组重新审视了基于传输矩阵的确定性物理方法,使用传输矩阵直接求逆,在多模光纤传输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幅相传输保真度[3]。

在本次研究中,虽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网络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但依然依赖于大量数据的训练,缺乏泛化性和神经网络的可解释性,不利于深度神经网络在非正交复用传输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

该团队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将多重散射物理特性,进一步与神经网络的结构相融合。希望随着对物理机制的深入理解,能够实现少量数据情况下的网络训练。”

另一方面,多模光纤传输特性对环境参量较为敏感。因此,非正交复用传输技术对环境参量的脱敏也是需要优化的技术问题之一,研究人员计划通过实时更新网络来解决该问题[4]。

“该研究是在多模光纤非正交复用传输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探索,才能把该技术真正地推到应用阶段。”秦玉文说道。

接下来,该团队将研究扰动情况下多模光纤模式之间的耦合特性,进一步探索多模光纤多重散射的物理过程和分析方法。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多重散射系统的物理性质来指导深度学习网络结构的优化方向,提升多模光纤非正交传输系统的准确率、速率和稳定性。

并且,期待将该技术拓展到其他的多入多出波动系统中,从而提升单个传输介质的传输容量极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家用铌酸锂薄膜集成平台操控光子态,为高速量子计算提供思路
...和光子电路互连,并用于量子计算和模拟实验。近年来,科学家开发了固态量子发射器,例如量子点。它能作为较为理想的、高效的不可区分光子源,来实现按需单光子源。近期,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2024-01-29 11:45:00
...直接应用于光纤尖端。“光子灯笼”是一种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优势特点相结合的新型光子器件,应用在天文光子学、光纤通信模分复用、光纤激光模式控制等领域。“光子灯笼”极大地提升了光
2024-06-06 09:31:00
量子互联网新进展-----四川团队突破固态量子存储器容量世界纪录
...得到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大力支持。近期
2024-03-11 10:24:00
炼就遥感成像的“火眼金睛”(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对湿地资源实施精确监测,能够显著提升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质效。传统湿地监测方法大多依赖于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过程繁琐且耗时,难以实现对湿地环境的全面、连续监测。在
2025-01-21 06:16: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首次验证宽带多模量子存储“银杏一号”再添新功能□芦梦莹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浩煊“如果把未来的量子互联网比作古人的八百里加急,此次取得重大进展的量子存储器就像
2023-08-28 06:07:00
双波长光纤耦合激光器SpectraTec,405nm450nm488nm520nm532nm638nm 658nm785nm
...围从405-980nm,各种功率水平,OEM特定的准直或中继光学,多模激光器和多模光纤,以及各种电缆和光纤连接器类型。此外,我们可以(与您的工程团队)共同设计定制接口,以满足
2023-01-24 16:00:00
WDM 是什么?
...传输效率。总结来说,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复用)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发送端经复用技术合并成一路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
2022-12-30 19:27:00
多根光纤组成的单根光缆,可传输22.9pb/s
...之家从公告中发现,研究人员通过将最新研究技术与空分复用(SDM)和波分复用(WDM)相结合实现了这一突破。SDM使用多根多芯光纤和各种传输技术来处理100多个空间信道,然后与
2023-12-06 12:59:00
...无线传输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利用多个天线和信道的空间多样性,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容量。当前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还包括低延迟传输技术、大容量传输技术和智能传输技术。低延迟传输技术
2023-10-20 23:4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中新经纬11月1日电 题:零首付租赁,机器人“普惠时代”来了作者 王喜文 北京华夏工联网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近期,智元机器人联合飞阔科技
2025-11-02 10:54:00
中新经纬11月1日电 (袁媛)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
2025-11-02 10:58:00
鸿蒙电脑版微信强势升级:40+项功能释放办公社交新势能
作为超10亿人使用的国民级社交应用,微信深度适配鸿蒙电脑并不断进行版本更新。本次更新,鸿蒙电脑版微信一次性推出40+项实用功能
2025-11-02 14:26:00
正雅齿科与士卓曼集团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将整合两家集团的核心优势,以更高的效率和速度推动全球口腔健康市场的增长
2025-11-02 14:26:00
京东服饰联合天纺标发布《新舒适内衣》团体标准 共建行业品质新生态
10月31日,由京东服饰与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内衣行业高品质供应链峰会暨京东服饰&天纺标联合发布会”在天津成功举办
2025-11-02 14:26:00
华为擎云 W515y登顶自主创新性能榜 引领自主创新终端从可用迈向好用
在全球科技格局深刻演变、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自主创新产业正加速从可用向好用的真替真用阶段迈进。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5-11-02 14:28:00
赛力斯2025前三季净利润超53亿元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0月30日,赛力斯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以亮眼的经营表现和持续攀升的交付数据,再次印证其在中国新能源豪华车市场的领跑地位
2025-11-02 14:29:00
雄安人工智能算力调度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中国雄安官网11月1日电近日,雄安人工智能算力调度平台在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正式部署完成并投入运行,标志着雄安新区在构建集约高效
2025-11-02 18:03:00
中国轻奢美护品牌黎科世亮相巴黎设计周,以生物科技融合感官美学
近日,中国轻奢美护品牌SENSLUX(黎科世)凭借其融合生物科技与感官美学的独特理念,在2025年9月举办的巴黎设计周中国创新馆中精彩亮相
2025-11-02 21:50:00
AI盛宴启幕!“科大讯飞1024科博展”燃动合肥
大皖新闻讯 11月2日,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1024全球开发者节科博展在合肥体育中心盛大启幕。从萌趣幼教机器人到智能健康助手
2025-11-02 22:42:00
走进院士专家工作站系列报道丨专家工作站“破局” 双兴智能实现豆类收获“芯”突破
编者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从技术瓶颈到产业升级,十堰市科协主动作为,当好“科技红娘”
2025-11-02 20:13:00
英语培训机构教务系统高适配推荐:外教管理 + 分级排课 + 学员约课!
现代英语培训机构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专业教务系统的有力支撑。一套设计科学的英语培训机构教务管理系统,如同机构的智能中枢,将教学管理
2025-11-02 18:46:00
日前,位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学府总部经济园区的医学影像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已完成平台建设和医院对接
2025-11-02 1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通讯员夏俊林娜10月31日,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发布南京经济“三季报”
2025-11-01 09:44:00
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诊疗新高度:个性化方案,全程化守护
癫痫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及其对记忆、情绪、社交、学业与工作等方面的深远影响,构成了广大患者面临的核心挑战。诊断的复杂、治疗方案的普适性困境以及持续管理的缺失
2025-11-01 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