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技术下田,助麦苗返青拔节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17 06: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卢佳乐 通讯员 吴驰

春回大地,泰州市海陵区8万多亩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葱绿的麦苗“铆足了劲”生长。

“老柳,近期雨水多,要注意清沟理墒,防止小麦渍害。”2月16日,苏陈镇高级农艺师刘荣国来到姜泰家庭农场,边查看苗情边对农场主柳双根说。刘荣国随手拔起一株麦苗,剥去叶子,鲜嫩的根茎处,新长的“节”清晰可见。两人一起走在麦田里,时不时交流几句,老柳听得认真,“最近正在忙田管,就盼着技术指导呢。”

晌午时分,气温逐渐向暖,柳双根的500亩麦田正在进行植保,不过使用的是人工喷药。面对记者的疑惑,刘荣国解释,田里麦苗长得厚实,无人机喷洒水量达不到要求,“你看这儿,菵草长在麦苗底下,药水必须足够到达草叶上才能除掉它们。”柳双根介绍,他的无人机这次没能“上岗”,请了6名工人一天大概能植保200亩,“效率不及无人机,但效果不错。”

“田里有不少苗过于茂盛了,要‘控旺’,就是控制它们过分长高,防止后期倒伏。”“看苗的情况,3月初要开始施拔节孕穗肥,这次施肥最重要。”“到3月中旬,尤其要注意防治纹枯病。”踏田指导一圈,刘荣国将技术要点细细说给老柳听,并表示会时常过来,让他有事随时打电话。

去年姜泰家庭农场这片麦田亩产800多斤,市场价格好,营收60多万元,刨去成本,盈利不小。“今年小麦长势良好,又有农业部门的技术保障,丰收信心十足!”柳双根黝黑的脸上满是喜悦。

今年,海陵区在春耕生产工作中更加注重技术服务,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顾玮介绍,春耕开始以来,全区农技人员踏田指导种植大户60多人次,线上培训120多人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0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施“两强一增”行动,以统防统治为重点,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等农业机械使用,节省农药和人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黄楼农场里,一望无际的麦苗长势喜人,小麦种植大户利用植
2023-03-15 02:2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花通讯员许天颖上空有巡查无人机,田间有巡检机器人,看到麦田里的“小瘦麦”,机器人“保姆”连忙来“喂饭”。近日,记者走进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的
2024-04-10 07:46:00
不负好时光 春忙待粮丰
...喷完营养液,既能提防倒春寒,也能促进分蘖。现在都用无人机飞防,给机器装上药,简单省事儿,3台机子一天就把这几千亩地喷一遍。这两天的主要任务,是趁着返青追肥。我们正在地里撒肥,
2023-03-15 10:04:00
...履行监管职责。办案中,检察官利用技术赋能,“请”来无人机勘查取证,通过大数据建立耕地模型,严格比照耕地红线,确保所有耕地应退尽退。2022年11月,该处耕地已完成平整覆土,1
2024-03-23 06:22:00
“田大夫”来了!
...在为种植大户生动讲解当下最有效的小麦田间管理方法。无人机进行喷洒作业“义友种植的小麦,经过前期追肥,喷施叶面肥,已恢复了正常的长势,今年的冻害影响应该不会对产量造成特别大的影
2024-03-14 14:19:00
麦田托管 智慧田管
...窑前村连片麦田里,农机手驾驶自走式喷雾机、操作植保无人机喷施农药。本报记者 郝思雅 通讯员 闫翊/文 本报记者 庞诚/摄又是一年春耕春管时。1月30日,在颍州区袁集镇窑前村,
2023-02-02 10:36:00
在春天的田野上收获希望
...34岁的武文磊是陵城区徽王庄镇武家村人。以前专营植保无人机销售的他,在2021年决定包地种粮。两三年时间,他流转的耕地便有近3000亩,分布在8个村庄。“团队8个人,最年轻的
2024-03-25 03:03:00
...苗前后的栽种时间、麦苗长势,她都了然于胸。一边看着无人机作业,一边走向无人机操作员,庄玉枫细致询问着田管进展。她说,目前来看,田里的麦苗长势还不错,去年12月份晚种植的小麦也
2023-02-17 09:28:00
华港镇邀请农业专家 田头问诊保墒护苗
...轻者会出现半截穗或穗粒数显著减少的情况。”2月19日,海陵区及华港镇两级农业专家冒雨前往田头“把脉问诊”,保墒护苗。针对可能出现的降温、降雪等天气对小麦生长带来的影响,专家们
2024-02-22 00: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