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宋庆龄冲破了家庭的阻力,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孙中山,他们夫妻二人为了救国大业,克服重重困难,彼此相伴着在革命道路上前行。
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宋庆龄强忍丧夫之痛,从孙中山手中接过了革命的接力棒,继续着丈夫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宋庆龄和孙中山这对把革命和爱情融为一体的夫妻,曾经感动了无数国人。
可是在宋庆龄去世之前,留下遗言,不要把她与孙中山葬在一起,而是与一位照顾了她53年的保姆合葬。
宋庆龄和这位保姆之间,到底有过怎样的感人故事和深厚的情谊呢?
宋嘉树和孙中山
宋庆龄父亲宋耀如出生在海南文昌,为了改变家中贫困的生活,他从小就跟随着一个远房的叔叔前往美洲去打工。
在美洲打工的日子非常艰苦,但是也很好地锻炼了宋耀如,并结识了不少的朋友。
后来,在一个朋友的影响下,他进入了一所教会学校,对宗教文化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并学习了不少宗教知识。
他回国后开始从事传教工作,可是在国内传教工作并不好做,为了生存,他又走上了经商的道路。
没想到生意做得却很顺利,几年之后竟然积累起了雄厚的资产,成为上海有名的大富豪。
宋耀如结识孙中山之后,因为志趣相投,俩人很快就成为了挚友。
对于孙中山的革命运动,宋耀如非常的支持,所以他经常拿出大笔的钱财对孙中山进行资助。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爱情
后来,宋耀如与大家闺秀倪桂珍结为了夫妻。
倪桂珍与旧时女子不同,从小接受的就是先进的西方教育,所以思想比较开放,大学毕业之后,就走出家门到学校当了一名老师。
他们婚后的生活非常的幸福,对于子女们的教育,采取的都是先进的西方教育。
宋庆龄出生在这种家庭中,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所以从没受到过封建思想的影响。
在国内念完中学后,就前往美国留学,在美国上学期间,接受了新思潮的洗礼。
宋庆龄从小就常常听父亲讲孙中山为了革命不辞劳苦地四处奔波,所以她从懂事起就对孙中山非常仰慕。
当她从父亲的信中得知孙中山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之后,她兴奋极了,同时也对革命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在大革命遭遇失败之后,孙中山被迫流亡到了日本,但是他依然对革命充满了希望,一直寻找机会东山再起。
宋耀如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着孙中山,并帮助他在日本继续为革命筹集经费。
大姐宋蔼龄从国外留学回来之后,被父亲推荐到孙中山身边担任秘书。
通过大姐,宋庆龄知道了孙中山更多的事情,她对他更加敬佩,甚至已经成为了她心中的偶像。
后来,宋蔼龄结婚后,宋庆龄自告奋勇接替了姐姐的工作,能和自己的“偶像”在一起工作,这可高兴坏了宋庆龄。
在之后的相处中,孙中山非常欣赏宋庆龄的工作能力,所以也特别的信任她。
和这个漂亮活泼的姑娘在一起的时候,他觉得心情愉悦,活力十足,好像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而宋庆龄看到孙中山的革命热忱,越发的敬佩和感动,同时也激发了她对革命的热情。
随着日复一日的相处,两人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
宋庆龄从日本回到上海,向父母坦诚地说了和孙中山的事情,宋耀如夫妇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宋庆龄的选择,但是,宋庆龄却早已下定了决心,要跟随孙中山一辈子。
父母看到宋庆龄执拗的样子,非常生气,为了阻止这门婚姻,他们把宋庆龄锁在屋子里,不让她去找孙中山。
后来,宋庆龄想办法从家里逃了出来,回到日本就与孙中山举行了婚礼。
宋耀如为了此事与宋庆龄断绝了父女关系,与孙中山也彻底翻了脸。
没有得到家人祝福的婚姻虽然让宋庆龄非常的难过,但是她也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耀如看到了女儿和孙中山确实是真心相爱,也就无奈地承认了这门婚姻,并给女儿补了嫁妆,还经常对他们提供帮助。
在当时,虽然好多人对这门年龄差距很大的婚姻都不大看好,但是宋庆龄却感到很幸福。
婚后的宋庆龄一身兼两职,既是妻子又是秘书,不过,她都做得非常的称职。
在与孙中山生活的这些年里,宋庆龄一直跟随着孙中山四处奔走,全心全意地支持着孙中山的革命工作。
1925年孙中山因病离世,宋庆龄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低沉的心情中走出来,为了缓解心中的悲痛,她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了革命工作上。
整天忙于工作的宋庆龄,急需找一位保姆来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人为宋庆龄介绍了李燕娥。
可怜的李燕娥
李燕娥的身世比较凄苦。
她是广东中山人,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先后病亡,叔叔收养了他。
一开始叔叔婶婶对她还不错,但是自从叔叔家有了两个自己的孩子之后,本来就过得很拮据的生活变得就更加困难了。
李燕娥年龄也还小,干不了什么活,全家人的生计只能靠叔叔一个人挣钱来维持,渐渐地叔叔婶婶对李燕娥开始使脸色。
李燕娥从十岁左右就承担起了家里的洗衣、做饭、看孩子的一切能做的家务事情,但是叔叔婶婶依然觉得她是吃闲饭的,李燕娥受尽了寄人篱下的辛酸和苦楚。
在她16岁那年,叔叔婶婶做主把她许配给了当地有名的一个“二流子”。
婚后的李燕娥实在受不了丈夫的懒惰和一不如意就对她非打即骂的行为,从家里逃离了出来,她不知道该去哪里,她突然想到自己的一个远方姑姑在上海,这个人就是谭妈,所以,她只身来到了上海。
宋庆龄与李燕娥
谭妈很早之前在宋庆龄家当过一段时间的保姆,与主人家处的关系非常好,谭妈知道宋庆龄找保姆的消息后,带着李燕娥来见宋庆龄。
当时李燕娥紧张极了,她很怕人家对自己不满意,而失去这份工作。
谭妈看到她紧张的样子,笑着安慰她说:“孙夫人对人特别宽厚,人非常好,你见到她就知道了”。
果然如谭妈所说,气质高贵优雅的宋庆龄,微笑着缓步走向李燕娥,然后在她身边坐了下来,然后很自然地拉着她的手,声音柔和的询问着她的情况。
李燕娥的心情慢慢舒缓了下来,她对宋庆龄产生了好感,她流着泪把自己的身世及遭遇讲述了一遍。
宋庆龄紧紧的握着李燕娥的手,非常同情的说道:“你真是个可怜人,以后你就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吧!”
李燕娥满眼含泪,但是心里却是热乎乎的。
李燕娥满怀感激地对宋庆龄说:“夫人如果不嫌弃,我愿意一辈子陪在您身边!”
就这样宋庆龄把她留在了身边。
李燕娥自从来到宋庆龄身边工作之后,她感觉一切都很好,但是唯一的担心就是,怕有一天她的无赖丈夫会来纠缠她。
宋庆龄为了彻底解除李燕娥的后顾之忧,她让工作人员帮李燕娥离了婚,这下子李燕娥总算踏实了。
李燕娥非常勤快能干,也非常的心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宋庆龄照顾的也是无微不至。
宋庆龄对李燕娥特别的满意,久而久之,宋庆龄不知不觉地把李燕娥当成了最信任的人,而且两个人还非常谈得来,闲暇时间,两个人一聊起天来,就是好半天。
在不知不觉中,两个人的心挨得越来越近,成了一对无话不说的好姊妹。
时间久了,李燕娥知道国民党特务一直在处心积虑地寻找机会想暗害宋庆龄,所以除了平时精心照顾宋庆龄的饮食起居,对她的安全,也充满了警惕,对于寄到家里的信件包裹,她都要亲自查验之后,才交给宋庆龄。
国民党特务也了解到李燕娥是宋庆龄身边最得力的人,所以千方百计地想花重金对李燕娥进行收买,但是都被李燕娥给堵了回去。
国民党特务还是不死心,又制造了一场让李燕娥“偶遇”一美男子的闹剧,之后这个美男子频频出现在李燕娥的视野中,并对李燕娥不断献殷勤,李燕娥也有些喜欢上了这个男人,但是又有些犹豫不定,所以她对宋庆龄说了这件事。
宋庆龄觉得不大对劲,为了保险起见,所以派人去调查,果然不出宋庆龄所料,这是戴笠派过来的军统特务,这个英俊男人被识破身份之后,从此销声匿迹。
面对这残酷的真相,李燕娥非常的痛苦伤心,不过最后在宋庆龄的劝慰下慢慢地振作了起来,但是她从此不再相信爱情,她暗下决心,以后自己要全身心的好好照顾宋庆龄,不在想其他的事情。
从这之后,她对宋庆龄的安全问题更加关心。
在香港居住的时候,有一次日军的飞机来轰炸,李燕娥把宋庆龄护送进入到防空洞之后,她又不顾生命危险的返回了家中,把孙中山先生的遗物取了出来。
当时,宋庆龄就感动得泣不成声,她拉着李燕娥的手说:“只有你最懂我的心思,知道我心里最在乎最挂念的是什么。”
在常年累月的相处中,她俩之间的感情早就超越了主仆,已经成为了生死相依的好姊妹。
1979年的时候,李燕娥在检查身体的时候被确诊为癌症晚期,这个消息对宋庆龄打击非常大,她找了全国最好的专家为李燕娥医治,却已经无济于事。
宋庆龄虽然有诸多的不舍,但是李燕娥这个陪伴了她走过53个春秋的“姐姐”,还是在1981年的2月离开了这个世界。
为了李燕娥的后事,宋庆龄特意写信给秘书说:“把李姐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的坟的旁边,要给她立碑,我以后也要埋在那里。”还要求墓碑“要和和李姐做同样的”,为此,她还专门画了一张草图。
在李燕娥去世没多久,宋庆龄也因病去世了,按照她临终遗言,人们把她与李燕娥合葬到了宋家墓地。
墓碑上刻着“李燕娥女士之墓——宋庆龄敬立”的字样。
结语:
李燕娥一个苦出身的姑娘,在当初,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她的人生会和被国人尊称为“国母”的宋庆龄联系到一起。
之后让她更没想到的是,国母竟然放弃和国父合葬,而选择和她葬在一起,这是何等的荣耀。
不过细细想来,李燕娥能有这样的人生结局,这和她自己的努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上天赐予了她机会,她也用自己的忠诚和诚信抓住了这个机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