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广州、湛江等地接连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高温天气持续,“蚊子大军”活跃,这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引发公众高度关注。
不少网友纷纷向“天眼问医”栏目留言,咨询基孔肯雅热的相关知识:它究竟是什么病、如何有效预防、怎么正确选用驱蚊产品?针对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简称贵阳市公卫中心)门急诊副主任吴洪波,为大家详细解读基孔肯雅热,分享科学防蚊策略。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门急诊副主任吴洪波。
基孔肯雅热,这一由基孔肯雅病毒引发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叮咬传播。
据了解,埃及伊蚊是白昼活跃的蚊种,以人的血液为食,其卵甚至能抵抗干旱长达数月。而白纹伊蚊同样活跃于白天,它们常藏身于小型清洁水体中,如室外堆积的废弃盆、桶、锅、碗,或是室内的插花瓶、水缸、花盆托盘等,吸血高峰则集中在早上6至8点和下午17至19点。
据吴洪波介绍,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很短,通常仅为1至4天。感染后,患者会出现高烧(体温超过39℃)、全身皮疹(多见于躯干、四肢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呈现为斑疹、丘疹或紫癜)以及全身关节酸痛(以腕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为主,大关节也可能受累)等主要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关节疼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若能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目前,针对基孔肯雅热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吴洪波提醒,一旦出现发热伴明显皮疹、全身疼痛(尤其是关节痛),且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如近期从东南亚、非洲返回,或接触过这些地区的返回人员),应立即就医检查,以排除基孔肯雅热的可能性。“因为蚊虫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他人,很可能导致疾病传播,且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全身并发症或远期后遗症。”
吴洪波特别提醒,尽管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但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这两种途径也需警惕。在非洲地区,曾有输血后感染的报道,病毒在血液中存活时间较长,急性期患者血液传染性较高;而孕妇感染后,病毒则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孕晚期感染风险更高。
“只要及时治疗,一般不会留下长期后遗症。”吴洪波表示,人群感染基孔肯雅热后,通常不会留下长期后遗症,但前提是必须及时治疗。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出现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等情况。“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理论上不会导致重复感染,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病毒变异或症状反复的可能性,类似水痘或腮腺炎病毒可能变异的情况。即使曾经感染过,也仍需保持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如何科学防蚊,吴洪波提出了“三步走”策略:
清除积水:伊蚊在静止水中繁殖,因此需每3至5天清理花盆托盘、饮水机水槽、地漏等处的积水,从源头上切断蚊虫的繁殖链;
物理隔离: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外出时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形成一道有效的物理屏障;
化学防护:常备灭蚊药片、灭蚊药水以及灭蚊喷雾等,适时进行室内外喷洒,以降低蚊虫密度。
吴洪波建议,外出时应尽量避免在伊蚊活跃期(清晨和傍晚)长时间户外活动;前往流行地区时,应携带驱蚊剂、蚊帐,选择有纱窗的住宿场所;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要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以便尽快得到诊治。
针对“维生素B1驱蚊”“超声波驱蚊器”等网络偏方,吴洪波明确表示缺乏科学依据。防蚊应选择经认证的驱蚊产品,如蚊香、喷雾剂、灭蚊灯等,以确保防蚊效果。
高温天气下,防蚊灭蚊是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核心。公众需提高警惕,从清除积水、物理隔离、化学防护三方面入手,同时关注旅行健康提示。若出现疑似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飞羽
编辑 郭睆秋
二审 肖慧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