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降本立新 一艘不锈钢火箭的重复飞行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8 01:02:00 来源:北京商报

前行之路素来不缺孤勇者。2015年,蓝箭航天的创始人兼CEO张昌武因为一个“不能踩着前人的脚印把老路再走一遍”的念头,一手将蓝箭航天创立起来。从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到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搭载有效载荷并成功入轨,航天商业化这条路他一走就是近十年。

不是没有范本,无论SpaceX猎鹰9还是重型猎鹰火箭,都已经验证了航天商业化的可行性,其核心就是降成本。如今,张昌武和他实验室里的工程师正在与时间竞速,2025年他们要在“走出实验室的故事”里写下新篇章:朱雀三号实现首飞。

降本立新 一艘不锈钢火箭的重复飞行

今年1月,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首次大型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视线不断落在可重复使用

“不能踩着前人的脚印把老路再走一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迈向高远。”2015年,张昌武带着这样一个信念,开启了他的寻梦之旅。

在近十年的发展中,蓝箭航天的视线不断落在可重复使用火箭上。开端总是艰难的,历经8年时间,2023年7月,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但有了第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2023年12月,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又搭载有效载荷并成功入轨。

“在我看来,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有赖于领域内实质性的能力提升和技术突破,对于运载火箭来说,就要能够在原有航天能力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无人区、填补空白建立领先,并对标世界一流。”张昌武解释道。

今年1月,《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正式公布,其中提出,力争3年内完成百公里级亚轨道火箭回收飞行验证,5年内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攻关可重复使用火箭,无疑已成为北京接下来在商业航天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可重复使用火箭是相对于“一次性运载火箭”而言的概念,指运载器从地面起飞完成预定发射任务后,全部或部分返回并安全着陆,经过检修维护与燃料加注,可再次执行发射任务。

在张昌武看来,“尤其是大运力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必须在未来3年实现根本性的突破,中国商业火箭发展的真实刻度应该是跟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刻度对齐的”。

在富有前瞻性的判断中,蓝箭航天不断推进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发进程,定位为大型可复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的朱雀三号已计划于2025年首飞。据介绍,朱雀三号一子级设计复用次数不少于20次。未来它的发射价格目标是每公斤2万元人民币,相比目前国内民营火箭每公斤约8万至11万元大幅降低。

不锈钢材料成本可降80%—90%

发展可回收运载火箭,其核心目的是降成本。在国外,SpaceX猎鹰9和重型猎鹰火箭已具备重复使用的能力,大幅降低发射成本。根据SpaceX官网发布的信息,“猎鹰9号”火箭单次发射成本约3000美元每千克,在此之前,全球商业航天发射成本在1万至2万美元每千克。

张昌武认为,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历程已经验证了航天是可以商业化的,是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的,也是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科技突破的一大利器。但在国内,要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目标,则还需要探索攻关新的材料、结构和控制方法等难题。

在材料与结构方面,蓝箭航天将目光投向了不锈钢。据悉,朱雀三号贮箱,即运载火箭装推进剂和氧化剂的储罐,其结构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发射成本相较一次性使用火箭可降低百分之八十至九十。

“此前制造火箭的材料主要是铝合金,但铝合金用于制造火箭贮箱,需要加工去除大量的原材料,材料利用率比较低。相比之下,不锈钢直接使用冷轧薄板进行卷焊,可以将材料利用率提升到80%以上,这样箭上一公斤不锈钢结构的成本比箭上一公斤铝合金结构的成本要低两个数量级。”蓝箭航天技术战略部负责人袁宇在接受采访时这样介绍。

袁宇表示,同时,高强度301不锈钢,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都是传统铝合金的2—3倍。在低温(液氧、LNG、液氮、液氢温度)下,材料的抗拉强度会显著提升到2000MPa以上,且保留良好的韧性。

性能还是产能?成本!

从利用率到延伸率,不锈钢的优势显而易见,但要让不锈钢代替铝合金成为火箭材料,免不了一番取舍。

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型号副总设计师董锴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使用不锈钢也有代价,即重量代价,“不锈钢的密度约为铝合金的3倍,箭体太重会压缩有效载荷,能带的燃料和货物就少了”。

在这样的代价之下,当前阶段,蓝箭航天仍旧选择使用不锈钢,核心的逻辑是“性能换产能”,“牺牲了一部分在运载方面的性能,以换取成本低、制造简单的优势”。

“蓝箭的发动机产能很高,而贮箱等结构使用铝合金作为材料产能可能会受到供应商限制。因此,选择不锈钢这种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工艺和材料,可以解决产能匹配问题,并大幅降低成本。”董锴表示。

而且,随着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发展,不锈钢的优势也在逐步扩大。据董锴介绍,由于重量代价的存在,过去的一次性火箭中,不锈钢的优势还没有那么大,但可回收火箭使结构重量在整个运载能力中所占比重降低。当前,蓝箭内部也在努力减少重量代价,通过研究国内外的材料和焊接工艺,争取让使用在火箭上的不锈钢更轻薄。

在董锴看来,不同的火箭单位会根据自身需求作出取舍,一些单位可能会坚持使用铝合金,为追求性能而“不惜一切代价”,而蓝箭航天想确保的,则是在有限资金内进行更多次的可回收科学实验,“对于资金有限的商业企业来说,如何在有限的资金内进行更多次的实验是一个核心问题。因此,我们愿意使用产能高、成本低的材料来进行工作”。

从百米级到百公里级

“当前,商业航天发展迎来了重大的窗口期和机遇期,也决定这个阶段行业和企业需要更加地冷静和务实,需要更加地扎实和严格。应该说国家从政策和资源层面对商业航天有了系统性的指引和保障,接下来就需要企业做好自己交付成绩。”张昌武如是说。

近年来,蓝箭航天便不断给出亮眼的成绩。通过研制朱雀二号,蓝箭航天已经攻克了一次性使用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技术;朱雀三号则将使其攻克部分重复使用技术这个大难关。“火箭技术的发展没有捷径,唯有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从百米级、到公里级,再到百公里级。”袁宇表示。

今年6月,蓝箭航天将实施朱雀三号一子级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的10公里级验证飞行。“这将是中国火箭回收技术的一个新高度,届时我们将成为行业内第一个摸到10公里门槛的企业。”袁宇说。

此外,董锴指出,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对于可回收火箭来说,几个关键步骤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发动机调节控制算法和几个特殊动作。“在10公里飞行中,将遇到这些动作:空中起动、栅格舵启动的联合控制展开,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气动控制、联合控制、二次起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动作。对于蓝箭来说,在10公里飞行中完成这些关键动作后,下一步就是入轨。”

对于在商业航天领域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张昌武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商业航天同样是以技术、模式创新引领的行业,本身就是一种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新产业、新能力、新可能。

“新质生产力,首先是创新,对于运载火箭来说,要能够在原有航天能力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无人区、填补空白建立领先,并对标世界一流。”张昌武说。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冉黎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浙产朱雀三号试验箭完成“蚱蜢跳” 中国民营可复用火箭何时起飞?
...航天发射的VTVL-1试验箭为单级液氧甲烷火箭,裹着银白色不锈钢外壳,箭体直径3.35米,长度18.3米,起飞重量约50
2024-01-19 18:54:00
国内起飞规模最大垂直起降试验箭飞行任务顺利完成 研制可复用火箭迈出关键一步
...团队经过多次讨论,最终选择了国内火箭领域尚未涉足的不锈钢材料。 钟友武介绍:“不锈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抗腐蚀的特性。不锈钢的广泛使用代表了箭体结构
2024-03-29 09:45:00
圆满成功!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海阳东方航天港顺利实施海上发射回收试验
...碑意义,标志着箭元科技成为国内首个实现“液氧甲烷+不锈钢+海上软着陆回收”技术突破的企业;标志着大尺寸不锈钢可复用运载火箭进入工程应用阶段,为今年的元行者一号首飞奠定坚实基础
2025-05-29 16:22:00
海阳“问天”再获突破,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飞行回收试验成功
...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为全尺寸薄壁不锈钢火箭,直径4.2米,总高度约26.8米,起飞质量约57吨,试验飞行时长125秒,飞行高度约2.5公里。本次飞行试验顺利
2025-05-29 13:13:00
我国不锈钢火箭来了!朱雀三号不是第一个,何时能进行回收测试?
...“蚱蜢”七跳的任务。现在,则是第三个好消息,我国的不锈钢火箭要来了。根据网络曝光的图片,日前在蓝箭航天的车间内,出现了一个不锈钢箭体,放大图片看,似有着陆腿的安装接口,有人猜
2023-12-13 10:15:00
首飞成功!我国又一垂直起降火箭,不锈钢箭体,运力直追长征五号
...直起降试验箭。另外,该型试验箭全箭主结构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提前验证了朱雀三号不锈钢箭体结构制造工艺。在本次试验任务中,试验箭最大飞行高度约350米,飞行持续时间约60秒,
2024-01-20 09:56:00
“星舰”二射又炸了,用你家保温杯的不锈钢造“独木舟”能送你去火星?
...极度接地气——箭体是你手里的保温杯、你家高压锅的304不锈钢造的,所烧的“油”是你家煤气灶每天在烧的甲烷。不锈钢造的火箭真的能为地球人叩开通向月球和火星的“星际之门”吗?潮新
2023-11-20 17:33:00
活力中国调研行|蚌埠打造商业航天“箭、星、端”全产业链条
...序布局在蚌埠,蚌埠将成为其最重要的制造基地。“这款不锈钢薄壁充液成型贮箱相当于火箭的‘油箱’,它比传统厚壁旋压贮箱成本降低约70%,重量减轻约1600公斤。由于贮箱在运载火箭
2025-07-06 16:20:00
可重复火箭重大突破!中国1.3万颗卫星布局
...划——打造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这是我国首款不锈钢运载火箭,未来火箭一子级可重复使用次数可达20次,可以将发射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预计将于2025年具备首飞能力。然而,
2023-12-13 10:0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全飞秒精准4.0与3.0该如何抉择?听听专家的专业解析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当近视手术的科技齿轮持续向前,全飞秒SMILE技术早已从最初的3.0版本,悄然迭代至更精准的4
2025-08-14 10:33:00
在胜利油田鲁胜公司鲁源采油管理区坨28注水站注聚生产现场,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泡沫问题,曾长期困扰着生产效率与驱油效果。如今
2025-08-14 10:51:00
黄河:从 “互联网原住民” 到 “AI 原住民”,教育的下一个十年
“2015年,我们说孩子是互联网原住民;2025年,他们将成为AI原住民。”伴鱼CEO黄河的这个判断,勾勒出教育代际变迁的轮廓
2025-08-14 11:02:00
中科慧远将发布首款工业具身质检机器人CASIVIBOT 开启智能质检新飞跃
在工业制造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刻,质检环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与升级机遇。8月19日,国内领先的AOI(自动光学检测)专有设备制造商中科慧远将举行新品发布会
2025-08-14 11:02:00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近日聘任国际投资人与Web3.0企业家刘晓俊先生为创业导师,任期自2025年5月至2028年6月。刘晓俊先生长期深耕全球创新投资
2025-08-14 11:02:00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首创“模块化、快接式、智慧型”配电预制舱
鲁网8月14日讯日前,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创新研发的全国首套“模块化、快接式、智慧型”配电预制舱完成送电,有效破解了老旧小区改造空间受限
2025-08-14 11:18:00
机器人重构消费体验
当机器人从“工业重器”变身为餐厅服务员、脱口秀演员、智能管家,伴随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消费新趋势正悄然到来。走进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机器人大世界
2025-08-14 11:20:00
10余项课程赋能工作一线 海南农商银行标准化内训课程开发工作坊结课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郑红梅)近日,“海南农商银行内训师队伍建设点灯人计划 — 标准化内训课程开发工作坊” 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圆满收官
2025-08-14 11:21:00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中国首款“零碳”工装,烟台造!
大众网记者 王亮 烟台报道这是一件普通的、黄色夹克外套?不,这是一件高科技的、碳中和的、“绿色的”夹克。中国首款“零碳”工装
2025-08-14 11:30:00
中国光大银行烟台分行交易银行部:以专业创新为笔 绘就银企共赢新画卷
编者按:在中国光大银行烟台分行,有这样一群人,从辛勤耕耘到运筹帷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分行的发展之花
2025-08-14 11:33:00
2025浦东家具家居双展9月启幕,规模逆势扩张,看点多元升级
跨界破圈迎增长,30周年献礼开启家居产业新纪元在当下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全球经贸环境下,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迎来了30周年的荣耀时刻
2025-08-14 11:35:00
当前,宠物经济已步入黄金发展期。宠物行业信息平台宠业家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宠物消费达773.75亿元,同比增长8
2025-08-14 11:53:00
从实验室淬火到产业扎根:解码AI发展的“西安方案”
华商网讯(记者 郭佳欣)荣耀实验室以AI精研手机品质,讯飞星火大模型助力政务提效与学习变革,欧卡智舶无人船实现水面自主巡航治理……西安的AI创新
2025-08-14 13:26:00
新浪新闻“探索之心30”入围名单揭晓 20款AI原生应用挺进终审阶段
近日,由微博与新浪新闻共同发起的2025新浪新闻“探索之心30”评选活动正式公布AI原生应用入围名单,经过一个月的报名与频道推荐
2025-08-14 13:35:00
\
「诺守康社区营养控糖超市」2025年4月启动,截止8月全国已布局10家连锁超市。获悉,社区营养控糖连锁超市品牌「诺守康」已于今年8月份获得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2025-08-14 13: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