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记者 巴迎桂
“奶奶外面下雨了,你要去哪里?”
“楼下有活动,我要去跳扇子舞。”
“先上楼,等雨停了再去,室内的活动场所也可以跳。”
8月1日,正值第96个建军节,记者来到位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下山城村的青海恒生长者照护服务中心,在电梯口见到了青海省养老协会副会长、青海恒生长者照护服务中心总经理唐兴海与老人温情对话的一幕。
当日,记者在该中心看到,老年人们在护理员的带领下做保健操,动作舒缓、表情轻松;一旁的多功能室里,有的老年人在参加康复锻炼,有的在玩健身游戏,有的在引吭高歌……一派其乐融融的祥和氛围。
在这些长者中,80岁的老人迟淑香尤为活跃,脸上的笑容也格外灿烂。她是青海恒生长者照护服务中心最早入住的长者。“我在这儿很开心,陪护人员有4个,从生活起居到健康监测,服务都很周到,住在这里很舒服。”迟淑香满足地说道。
养老服务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个“伺候人”的行业,但优秀退役军人唐兴海却钟情于这个有情有义的工作,甚至在这个行业中“伺候”出了名堂,被中心里的老人们称赞为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好兵。
来到青海恒生长者照护服务中心的老人,大多不能自理,唐兴海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家的温暖。有位老人,因患病只能坐在轮椅上,渴望和正常人一样,能自己走动,和大家交流活动。唐兴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天亲自搀扶老人做康复训练,并且还给老人剪指甲、洗手洗脚、喂饭……为了能让老人经常晒太阳,唐兴海还和陪护人员一起,常用轮椅推着老人到室外活动,赏花、散心游玩,使老人们乐得合不拢嘴……像这样的事例多得数不胜数。
提起唐兴海,但凡认识他的人,都会对他有较高的评价:铁骨男儿,一心向善,无私奉献。多年的部队生涯,练就了唐兴海吃苦耐劳的品质,当看到很多老年人由于子女在外等原因无人照护,导致生活质量不高,唐兴海心生不忍,于2016年经过多方筹资创办了青海恒生长者照护服务中心。
在他看来,创办养老院,不仅是积德行善,更主要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替天下儿女尽孝,对老人暖心关爱,为党分忧,替政府解难,也是为有老人的家庭造福,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老人创建打造温馨、舒适、健康、快乐的养老乐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前期的精心建设和筹备工作,开办第一年的青海恒生长者照护服务中心就迎来了80多名老人入住。经过7年的努力,现如今,该中心有500多名员工,养老服务对象1.3万多人,其中包含分散供养特困上门服务对象。
“李奶奶,您今天感觉身体怎么样?”在医疗楼,职工张宙花推着轮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老人健康状况到食堂卫生安全,从医药物资储备到当日重点工作,日常巡查一圈下来已经过去近4个小时。“在养老院居住的老人大多是失能、半失能老人,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一点也不能马虎。”张宙花说。
目前,像张宙花一样前来中心务工的当地村民占全中心400多名就业人员的70%。做企业不光要赚钱,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为此,唐兴海时刻想着自己是一名军人,坚守退伍不褪色的本质,为老百姓服务,为社会创造财富。提起唐兴海,中心的员工无不竖起大拇指说:“唐总平易近人,关爱员工,有魄力、有能力,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青海恒生长者照护服务中心。”
大爱无声,情义无价。近7年的苦心经营过程中,唐兴海始终秉承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座右铭,秉承诚信、共赢、创新的经营理念,坚持老人第一的原则,先后服务老年人31万人次,解决了400多个就业岗位,已经成为青海省养老服务行业里的明星企业。
山林追求高峻,大海追求奔腾,而退役老兵唐兴海追求的是“用双手创造生活,用道德经营事业”。在利润微薄的养老市场,唐兴海用勤劳浇灌道德之花,用诚信做出了一份百姓放心的民生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战士退伍不褪色的情怀与本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