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水杉我认识,我们那儿种了好多。”“哦,它濒危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11 05:57:00 来源:新周刊

作者:钟蜀黍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朋友多少都见过水杉。这是一种优美的落叶针叶树,它的小叶如羽毛一般,不像松柏那样坚硬,到了秋天,整棵树变成一片灿烂的金黄。如果是生物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树木分类时,水杉和落羽杉的区别几乎是必答题。

“水杉我认识,我们那儿种了好多。”“哦,它濒危了。”

水杉的小叶是宽、柔软且对生的(左),落羽杉的小叶则是互生的,而且更细(右)。(图/钟蜀黍;Agnieszka Kwiecień, Nova)

很多人知道水杉被称为“活化石”,却不知道这个被滥用的词背后,是在战火中发现水杉的植物学往事,以及数千万年来整个世界的动荡。

从战火中“重生”

1943年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中,大片国土沦陷。当时首都已迁至战时的陪都重庆,湖北省会也西迁到了恩施。尽管已是烽火硝烟,但依然有很多学者坚持做研究。

1943年夏天,农林部中央林业研究所的技正(相当于总工程师)王战从重庆出发去恩施,接洽赴神农架进行植物考察事宜。当他经过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时,从万县高等农校任教的杨龙兴那里得知磨刀溪(今属湖北利川)有一棵“神树”。

王战思虑之下,放弃了原定的水路,改从陆路去往恩施。步行三天之后,他看到这棵庞大的针叶树并采集了标本,这一天是1943年7月21日。之后王战继续赴恩施。当回到重庆后,他把这份标本鉴定为水松 Glyptostrobus pensilis,并存放在了标本室。

“水杉我认识,我们那儿种了好多。”“哦,它濒危了。”

水杉林(图/Fxqf,wikimedia)

当抗战终于在1945年行将结束时,重庆中央大学的森林系技术员吴中伦去中央林业实验所鉴定植物标本,当他看到王战交给他的这份“水松”标本时,觉得与水松有所不同,便转交给了当时中央大学森林系的郑万钧教授。

郑万钧见到眼前一亮,当即认定这是从未见过的新物种,他迅速访问了中央林业实验所,在研究之后证实了新类群的猜想。1946年战争结束后,他派研究生薛纪如赴磨刀溪采集了新物种的标本以及球果。4月中旬,郑万钧将这一新的裸子植物寄给了时任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的胡先骕。

收到标本后,也许在4月22日至5月9日的某个瞬间,胡先骕忽然想起在1941年,日本京都大学的三木茂(Shigeru Miki)博士,曾根据一类近似北美红杉属 Sequoia 的植物化石中显著的小叶对生等形态特征,建立了一个新的化石属 Metasequoia。仔细翻阅研究之后,在助手傅书遐的协助下,他最终认定这份标本的形态与 Metasequoia 化石如出一辙,它就是活着的 Metasequoia,今天的水杉。

“水杉我认识,我们那儿种了好多。”“哦,它濒危了。”

成熟前,水杉的球果隐秘在枝叶间。(图/Meneerke bloem ,wikimedia)

1948年5月15日,胡先骕和郑万钧共同撰写的《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一文发表,给这场残酷战争中留存下的一份植物标本研究画上了句号,也拉开了新的序幕。在此期间,他们将采集到的一些水杉种子和标本分别寄给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系主任钱尼博士(Ralph Works Chaney)、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主任麦瑞尔博士(Elmer Drew Merrill)以及丹麦哥本哈根、荷兰阿姆斯特丹等植物园,并通过钱尼转赠给了更多的植物园。

这些来自最初发现的几棵母树的水杉种子,也许是数千万年来再次在东亚之外的土地生根发芽。

大洋两岸有同样的孤独

植物化石种的命名与植物现存种的命名遵循着统一的法则。一般而言,植物总是现存物种先被发现和命名,然后科学家们研究认为某些化石和现存植物间有相似的结构,是同一科、同一属或者同种,再给化石命名。

然而水杉的整个发现过程和命名却发生了有趣的颠倒。三木茂根据对生的小叶结构,将 Metasequoia 之名给了水杉属化石的时候,全世界都不知道,烽火中的中国山区竟然还有活着的水杉。这也是水杉发现时被称为“活化石”的一个原因。

“水杉我认识,我们那儿种了好多。”“哦,它濒危了。”

(图/pexels)

在活着的水杉被发现之前,北美至东亚多地都曾广泛出土过水杉属以及红杉亚科化石。今天,野生水杉关系最近的两个亲戚,是世界最高的植物北美红杉以及世界最大的植物巨杉。水杉局限分布在中国重庆、湖北、湖南交界的小片山地;巨杉分布在太平洋彼岸加州内华达山脉的数个雾气能抵达的沟谷;北美红杉则沿着太平洋海岸从加州北部分布到华盛顿州南部。

彼此隔着山海,它们是今天整个红杉亚科仅存的成员。

对化石和现存物种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事实:今天的水杉属乃至红杉亚科植物的分布区域,远小于它们曾经的历史分布区域。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活化石”的诞生之路

地球上的动物本不是今天的样貌,植物亦然。结合古气候学和植物学研究,我们大致能够描画出水杉的故事。

8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气候比今天更温暖。这一时期,地球各大陆的位置与今天已经相差不大,只是南北美洲尚未相连,印度次大陆还没有撞上欧亚大陆。包括红杉亚科植物在内的茂密针叶森林,覆盖了北太平洋的北美西部和东亚。

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小行星撞击以及随后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灭绝了非鸟恐龙和大量爬行动物,终结了中生代。但仅过了数百万年,地球就重新变得郁郁葱葱。新生代的古新世至始新世(距今约6600万到3400万年),地球达到了新生代湿热的顶峰,水杉属的化石甚至出现在了加拿大北部北纬80°的区域。北半球东亚和北美的动植物流动频繁,这一时期的北美红杉属、巨杉属、水杉属的祖先都存在基因交流,形成了复杂的网状关系。

“水杉我认识,我们那儿种了好多。”“哦,它濒危了。”

水杉的幼叶。(图/Crusier,wikimedia)

到了渐新世后期(距今约2600万到2300万年),温暖时代结束了,一段40万年的剧烈降温后是气温的震荡。进入中新世后的冰河时期,两极冰川大规模延伸,如刀斧般摧毁大片曾经茂密的森林。东亚和北美之间动植物的连续分布,也就在此时被强制终结了。

欧亚大陆和印度板块的碰撞,隆起了雄壮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山系,这些大规模形成的山地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南下的冰川,为中国南方至中南半岛的动植物提供了“避难所”,我们熟悉的水杉、银杉、珙桐、鹅掌楸等“孑遗植物”,都是避难所里幸存的生命。

而北美大陆受太平洋板块挤压,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在北美洲中部缺乏阻隔冰川的山地,森林被摧毁——这也是今天北美植物的多样性低于同纬度亚洲的一个原因。但冰川运动也把岩层磨碎,造就了今天北美中部肥沃的土壤,这是后话了。

在第四纪冰川运动之后,也就是中新世之后的地层里,目前没有再发现过水杉属的化石,以至于在三木茂命名水杉属的时候,科学家们认为它们早已经灭绝,仅存于化石中。

尽管发生在北美的地质故事也许更加严酷,但在北美的内华达山脉以西、阿巴拉契亚山脉南部,同样形成了类似的避难所,巨杉、北美红杉、北美鹅掌楸、北美木兰属和八角属等等植物都被保留下来,和它们在东亚的亲戚一起演绎了生物地理学研究者们所着迷的另一个故事——北美-东亚物种间断分布。

至此,你也许能理解当水杉被重新发现时,在世界所引起的轰动了——它不仅是一个仿佛从化石中重生的生命,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地质历史的见证者。因此,水杉在很多场合也成了中国赠送的贵重礼物。1988年10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吴征镒院士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Peter Raven院士,代表中美双方就《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的编撰工作签订合作协议时,就将一棵水杉种在了密苏里植物园中。

“水杉我认识,我们那儿种了好多。”“哦,它濒危了。”

如今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水杉种植。(图/Soseipapa,wikimedia)

尚无灭绝之虞

尽管自从被重新发现以来,水杉名义上受到了国家层面的各种保护,在国务院1999年公布且具有法律意义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里,水杉与银杏、珙桐、百山祖冷杉等赫然在列,但野生水杉种群的未来并不乐观。

可能你会觉得,水杉在我家附近的公园里就有好几十棵,为什么还是濒危植物呢?

这里需要厘清一些事实:栽培植物无法取代野生种群,它们多数时候并不能代表野生植物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很多引种栽培的植物仅仅来源于很少的几个野生个体,并且在选育过程中存在广泛的基因丢失。栽培、养殖广泛但野生种群濒危的情况是常见的,水杉就是其中之一。

将植物引种到原生产地之外进行的植物保育,叫做迁地保护。完整有效的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策略,需要记录所采集种子的来源,并有计划地规范种群恢复步骤,以保持种群的基因多样性。但在20世纪70到90年代,以造林和林业生产为目的的水杉大规模种植并没有照顾这些。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水杉作为城市行道树、绿化植物的栽培数量可以百万记,但这些水杉的来源较为单一,且普遍存在结实率低、种子胚发育率低、种子萌发率低等问题,无法有效延续。

今天,原产地的野生水杉大约有5000多株,它们大多在近100年受到严重的人为干扰,曾被砍伐用作薪柴和建材。1974年,利川县人民政府在水杉原生母树分布比较集中的小河设置专职机构,成立“利川县水杉管理站”,现为“利川市水杉母树管理站”。此外,在野生水杉较为集中的区域,湖南成立了湖南龙山洛塔自然保护区,重庆成立了石柱县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一线保护工作者为野生水杉的保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虽然作为个体的水杉大树被保护起来了,但过度采集种子、放牧依然造成其种群的自然更新受阻——因为新萌发的水杉幼苗很少。

“水杉我认识,我们那儿种了好多。”“哦,它濒危了。”

城市道路旁的水杉。(图/Paulitzer,wikimedia)

现存的野生水杉种群多生长在人类较难抵达的沟谷。杨永川博士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当地很多平坦的生活区域,人们在耕种、盖房时就常挖掘出过去砍伐遗留的粗壮水杉残根。结合栽培水杉体现出的强大生命力,这很可能说明,在冰期结束之后,水杉曾重新遍布于长江中游,而人为干扰和气候变迁,将它们重新推到了濒危的境地。

水杉的复苏也并非没有希望。除去原生地保护、减少干扰之外,对植物而言,迁地保育依然是卓有成效的方式。在世界各地种植的水杉林,至少确保了水杉作为物种暂无灭绝之虞。

远离故乡的水杉,也展现了极为坚韧的生存能力,从美国阿拉斯加州,冬季 -40℃ 的费尔班克斯到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都有水杉开枝散叶——它们本就是幸运而坚韧的生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万钧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开展暨实物捐赠仪式举行
...馆8B118举行。本次郑万钧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主题为“今日水杉犹葱茏”,由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科技司、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档案馆,国家林业
2024-05-29 17:31:00
一万余株水杉迎来“换装”期
连日来,泗洪县洪泽湖湿地景区的水杉林,一万余株的水杉迎来了“换装”期,在一片嫩绿中一颗“爱心”显得格外醒目。在泗洪县洪泽湖湿地景区内,300余亩的水杉林全都披上了翠绿的绿装。漫步
2024-04-24 22:00:00
...南京邮政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同开发,生动展示了珍稀树种水杉和普陀鹅耳枥与南林大的深厚渊源。”陶蕾现场介绍邮册的设计由来。1941至1948年,以郑万钧先生为代表的南京林业大学老一
2025-08-18 07:41:00
南京高校树木标本馆:20余万棵“植物”展现生命的力量
...面并不起眼,但其中一篇文章的问世,肯定了“活化石”水杉的存在,标志着“中国科学一定能够自立且有首创精神,并不需要俯仰随人”。这就是胡先骕、郑万钧1948年联合发表的《水杉新科
2022-12-15 17:43:00
...记古朴典雅,肃穆端庄。落叶乔木,枝叶扶疏。这,便是水杉。蓝天白云绿树,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我初次漫步于校园,整齐划一的水杉带给我清新有序的感觉。校园里的树木种类繁多,少说也
2023-10-09 07:35:00
镇江金山湖东景区的水杉、池杉次第“换装”
秋去冬来,镇江金山湖东景区的水杉、池杉次第“换装”,宛如一幅绚丽多姿的“杉”水画卷。记者了解到,这片水生植物园面积达8000平方米,种植水杉、池杉2000多株,对涵养水分、重建湖
2023-12-13 22:40:00
图集|寻觅鸟儿筑巢,到广州荔湾大沙河湿地公园观鸟赏绿植
...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看,种植在岸边的树是水杉还是池杉?”郑明轩带领学员们漫步大沙河岸边,看到种植在岸边的植物,他向学员们科普了水杉和池杉的区别,“我们在大沙河岸边
2024-05-25 17:53:00
...圈”传奇在湖北利川,藏着一棵植物界的“活化石”——水杉。它是目前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原生水杉,已经有660多岁,而且它还手握一张元老级“身份证”,编号:“0001”,人称“水杉
2025-03-16 15:30:00
长宁外环林带生态绿道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绿道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此次活动,重点调查绿道水杉境林内的两栖动物及蛾类昆虫。黑背蛙 蛙类调查经过研究员多日调查发现:这片生境里生活着黑背蛙等5种蛙类,“呱声一片”在这
2023-09-02 14: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逢节必逛!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国庆中秋超百场活动演绎海派过节新玩法
华灯璀璨,共庆佳节。随着2025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点亮全城,位于虹口四川北路的沪上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作为虹口分会场核心活动区域
2025-10-05 10:3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太行市集 山货荟萃圈粉无数
10月3日,游客在武安市活水乡李家庄村的山李冀·山游市集休闲娱乐。 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摄青石板路平整延伸,石锅泉水鱼香气扑鼻
2025-10-05 08:34:00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吸引海内外众多游客沉浸式体验
国际友人在鼓浪屿钢琴码头下沉广场演出,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推出丰富多样的活动。图为新疆舞者带来精彩的表演
2025-10-05 08:34:00
亲子共赴科学之约 厦门科技馆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客流量超6万人次
厦门科技馆推出《大鲸家族》特展,吸引众多孩子参观。(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
2025-10-05 08:34:00
白天玩不尽兴,晚上不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夜游。到迎泽大桥赏夜景、在铜锣湾特色街区淘夜食、去晋阳湖观看实景夜演,体验太原“越夜越精彩”的独有魅力
2025-10-05 07:30:00
10月4日的西铭车场里,太原公交一公司三车队驾驶员们的身上多了一抹亮色——鲜红的志愿者绶带,他们手捧小红旗和国庆主题风车来到站台
2025-10-05 07:30:00
湖北利川发生交通事故 致2人当场死亡、3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华商网讯 利川市公安局10月5日发布警情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10-05 07:56:00
18年双膝关节痛折磨 济南南郊医院助七旬老人重拾生活信心
一位饱受双膝关节疼痛折磨长达18年的七旬老人,在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后重获健康,现已恢复劳动能力。如今,老人已能自如地使用农具翻晒农作物
2025-10-04 08:11:00
双节送温暖回访: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将“人本位”服务送到患者家中
10月2日,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团聚与休闲的氛围中时,济南南郊医院的一支医疗小队却踏上了一段特殊的行程
2025-10-04 08:1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这个双节假期,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与“宁”相约。南京的“宠粉”举措和南京人的热情好客,让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2025-10-04 08:14:00
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困扰老人多年 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精准手术解病痛
77岁的老人,多年来因左膝持续疼痛,行走日益困难。每一步都步履蹒跚,姿态不稳,不仅让人担忧其安全,连日常简单走动也成为一种负担
2025-10-04 08:14:00
“唱”游一厦!免费搭双层巴士 听演唱赏美景
唱游巴士专门设置了专业表演区域。图为阿卡贝拉椰子乐队现场演绎歌曲。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坐着双层巴士
2025-10-04 09:20:00
“乐”享美好 厦门环岛路错时上演海风音乐会
清晨五点半,黄厝海滩的晨光音乐会在朝霞映衬下开场,陪伴着等候日出的游客。(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
2025-10-04 09:20:00
陕西旬阳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 多部门正全力搜救
华商网讯 10月4日,旬阳市融媒体中心发布消息, 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多部门正全力搜救。全文如下
2025-10-04 10:26:00
张继科落水处放置“我在张继科落水处很想你”宣传牌?景区回应:虚构的!“没有放这样的牌子”
大皖新闻讯 近日,张继科在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落水一事引发关注。10月4日,记者注意到,一张网传图片显示
2025-10-04 1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