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社
在人类对极地的探索中,一个名为新奥勒松的小镇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奥勒松处于北纬79度,位于挪威北部的斯瓦尔巴群岛,是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北定居点,被极地科学家称为“科考圣地”。
屹立于这里的北极黄河站,是中国在极地科考中的最北据点。中国北极黄河站建于2004年,是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每年,这里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极夜,持续长达120多天。

今年冬天,在太阳从不升起的漫漫极夜里,越冬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斌成为黄河站唯一的驻守者,他与孤独和兴趣为伴,通过对极光的观测,为中国空间物理研究默默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平时,李斌每天都要负责设于新奥勒松、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和冰岛凯尔赫的二三十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极光一般是在深夜爆发,在强极光爆发的时候,李斌还会拿起相机、三脚架,在数十厘米厚的积雪中拍摄极光。

除了观测极光,大雪天气,他还要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徒步数百米,检查黄河站的天线和极光观测设备。

在新奥勒松所在的斯瓦尔巴群岛,几乎每年都有北极熊伤人的事件发生,所以科研工作人员外出小镇工作必须带枪。

李斌说,虽然工作辛苦,但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