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曲阜市坚持把镇域农业规划和全产业链培育特色农产品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积极整合村级产业资源,围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培育出了“圣府粮仓”小麦、“金晶蜜”小西瓜、“生态”莲藕等一批“明星”农产品,使特色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镇域“链”丰收
引领农业一盘棋
“我们做煎饼用的面粉,可不是普通的小麦粉,它是‘圣府粮仓’专门育的种,用优质小麦加工出来的煎饼才会更好吃。”在曲阜市王庄镇千禾食品有限公司的煎饼生产车间,孟李村村民孔庆芳一边操作煎饼机,一边自豪地介绍镇里新农人们共同的致富品牌——“圣府粮仓”。
据悉,王庄镇通过“圣府粮仓”品牌,将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和吨半粮田攻关项目、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及粮食加工企业多等优势系统展现,初步建成从田间到餐桌的“育、种、管、收、储、加、销”一条龙粮食全产业链条,积极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展销中心”的经营模式,对粮食合作社及农户粮食种植品质进行规范化提升,形成一条完整的高品质小麦深加工体系,进一步做好“粮食+”文章,下好了全产业链发展引领农业“一盘棋”。
近年来,曲阜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镇域实际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农业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基础,大力推进主导产业“生产+科技+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升级战略,加快建成一批绿色生态种养标准化基地、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的农业园区。
片区“特”专业
助力打造金名片
“你看这成袋的藕,快排满院子了,都是咱给村民们准备的。”在曲阜市书院街道韩家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村干部正带着志愿者们分装雪白的莲藕。能吃上集体种的莲藕,在韩家铺还是第一次,这得益于书院街道创建的“泗荷共富体”。
以泗畔连片发展为主线,以特色农产品培育为产业,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媒介,书院街道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发展热火朝天。“泗荷共富体”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连片发展,让书院街道泗河沿线村居在特色农产品培育方面有了主心骨,除了种养方面的技术共享,人才培养与品牌培育的鼓励措施,也让各村迸发出竞相创建品牌的活力。高王村利用大棚优势,种上了市场抢购的“草莓西红柿”;宫家村利用荒林地种上了“五月鲜”油桃;还有张王村的猕猴桃、汉下村的“明珠大樱桃”……“洙泗七鲜”渐渐成了书院街道的金名片。
曲阜市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理念谋划发展现代农业,做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坚持走特色农业之路,扶持培植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带,形成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打造了特色农业产业链,加快了镇域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同时也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村村“品”增收
托起群众致富梦
3月,是羊肚菌大片采收的时节。走进曲阜市尼山镇西余村羊肚菌种植基地,整齐划一的地垄上,大大小小的羊肚菌撑着棕褐色的“小伞”,散发着独特的芳香。如今的尼山,已经有100多户种植户联合发展羊肚菌产业,实现了每亩8000余元的纯利润增收,同时还让当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劳务等方式实现双增收。
近年来,尼山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振兴战略中,采用“党建+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村民种植大棚羊肚菌,从选地搭棚、制种移栽,到工厂化加工、市场营销等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帮助村民走上致富路。
把“一村一品”做成产业的,还有曲阜市吴村镇。近年来,吴村镇紧紧围绕生态观光农业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狠抓“一村一品”特色布局,打造“一村一业”农业形态,初步形成了“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块状经济发展格局。高楼葡萄、峪东峪西大枣、白塔峪口苹果、龙尾庄黄杏、泉头花卉苗木等一批“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品已在曲阜市内外产生品牌效应,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曲阜,托起了群众的致富梦。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韩东琳
孔大儒 曹 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