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陈乃彰 通讯员 夏丽萍
日前,威海市环翠区总工会举办的低压电工特种作业培训班圆满结业,112名职工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成为企业生产线上的多面手。
这是威海市环翠区总工会强化“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激励链”四链融合,高质量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缩影。
突出技能提升,强壮“人才链”。威海市环翠区总工会广泛搭建技能提升平台,根据职工需求,开展点单式培训,促进产业工人由“工”到“匠”转型升“技”,线上线下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造就了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积极推进企业人才自主评价,实行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双通道”发展,新增技能人才1969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801人,一大批产业工人通过自主评价实现薪酬升级、技能增值。
鼓励岗位建功,赋能“产业链”。聚焦“十强产业”,紧扣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需要,搭建劳动竞赛舞台,组织全区108个重点项目开展劳动竞赛214场次,参与职工达1.5万余人,涌现出省市级“建功立业标兵”27名;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各行业技能竞赛152场次,安全生产竞赛86场次,3000余名职工参赛,36人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代评”的方式,获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成为企业骨干,技术翘楚。
拓展创新通道,激活“创新链”。聚焦产业工人创新力提升,深入开展“全员岗位创新”,共培育省级和区市级全员创新企业21家、创建了省示范创新工作室2家,齐鲁工匠创新工作室2家,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1家,威海市示范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7家,市级创新工作室181个,威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涵盖全区主要行业领域;涌现出职工优秀创新成果685项,岗位创新改善提案3万余项,累计解决技术难题860多项,获国家专利210项,创造价值7000余万元;开展送技入企活动23场,为企业解决12项技术难题,创造经济效益580余万元。
完善服务保障,优化“激励链”。聚焦产业工人需求,提供政策扶持、权益保障等全方位服务,让产业工人在环翠区享受“主场待遇”,出台《关于实施“英才汇翠”计划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累计拨付齐鲁首席技师等各类人才奖励、津贴、补贴280.5万元;注重成长激励,鼓励企业打破身份界限,对在岗位创新中表现优异的职工,除物质奖励外,在职级晋升、岗位序列转换上予以重点关注,通过实打实的激励关爱政策,使产业工人的创新创造才能竞相迸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23: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