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讽刺喜剧《二手杰作》上映赢得口碑 导演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
王子昭:打造北京人心中的“喜剧美学”
▲导演王子昭(右)
在首部长片《二手杰作》中,导演王子昭放进自己的“少年心性”,然而观众感受到的却是“中年狼狈”。中年人有心无力、柴米油盐,依然放不下年轻时的鲜衣怒马、激昂梦想。这种错位有点尴尬,这是王子昭喜欢的荒诞局面。
王子昭的幽默天赋在这部电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笑称,北京人说话自带喜剧效果,自己就擅长温和地“打镲”。近日上映的《二手杰作》,是他在致敬自己心中的“喜剧美学”。
演员
为于和伟“量身剪裁”
《二手杰作》讲述高中语文老师马寅波(于和伟饰)人到中年事事不顺,儿子马墨(郭麒麟饰)意外坠楼“自杀”。马寅波为面子替儿子写了一封才华横溢的遗书,竟然让儿子一夜爆红。而他假借儿子的名义,实现自己逐梦文学圈的愿望,出书、炒作、颁奖,红得不亦乐乎。但儿子的突然醒来,让整件事情的发展变得越发离谱……
《二手杰作》既有强烈的现实感,又有现象的奇观变形,一众演员在其中收放自如,不落痕迹地将戏剧张力拉满。于和伟精准的演技更是让观众赞叹。王子昭透露,于和伟是宁浩导演帮忙介绍的:“在确定了于老师出演后,剧本还根据他的特质进行了‘量身剪裁’,调整了许多。”
王子昭透露,自己最初对马寅波的设定有点“简单粗暴”,就是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的中年男人。然而,于和伟对于这个人物的形象设定给影片加分很多:“于老师观察了身边一些文化圈的朋友,觉得马寅波心里藏着文人的清高和虚荣。他的虚荣不在于会戴着大金链、劳力士手表,但他一定是干净的、体面的、风度的。观众可能没注意到,马寅波在片中的头发其实是比一般的语文老师稍长一点的,他有那种对自己优雅、帅的要求。于和伟老师的呈现方式是准确恰当的,甚至是让我惊喜的。一个优雅而帅的人却又苦闷而潦倒,这样的对比更强烈。”
在王子昭看来,郭麒麟则是饰演马墨的“不二人选”,“他有表现力、有演技、有喜剧的呈现能力。而且平时帅归帅,但捯饬捯饬,就能变成高中时期,校园里特别普通的一个小孩。他还能呈现出一个普通少年懵懂的样子。非常难得”。
心得
拍电影的就是施工方
《二手杰作》是宁浩与其坏猴子厂牌推出的风格化新片,是导演王子昭首部电影长片。上映后让观众很惊喜,无论是影片中的金句频现、一路笑梗,还是所呈现的人物在名利中登顶的癫狂,都有一种直刺内心的犀利。王子昭坦承,自己作为年轻创作者,这次从宁浩导演身上学到的就是如何确立故事结构,“观众感受到的幽默、讽刺、爆笑,那其实都是‘装修’的活儿,而房子怎么盖才是最关键的。跟宁浩导演聊剧本,让我才慢慢学会搭房子的事儿。宁浩导演说,你先不用跟我聊具体的,咱哥俩就先说你要怎么盖房子,你是什么装修风格,我从你拍短片的时候就了解了。影片的气象、气质,那是装修的活儿。对于装修,谁都有自己的审美和风格。但是,盖房子可不是谁都能会的。”
王子昭觉得《二手杰作》之所以让观众颇有共鸣,就是因为有一个不错的“结构图”。“我们拍电影的就是施工方,可能观众最终看到的是一个装潢不错的空间效果。但其实,最难的部分是里面下的功夫,那是别人不容易看见的地方。”
风格
带着一点坏笑讲故事
2016年,宁浩坏猴子影业启动“72变电影计划”,网罗年轻导演人才,推出的《我不是药神》《绣春刀2》《孤注一掷》等作品都非常成功,如今的《二手杰作》已经赢得口碑。谈及宁浩导演当初看中自己的哪些特质,王子昭笑称:“大概是我那溢于言表的幽默和那种深藏不露的忧伤。”
幽默感确实是王子昭身上的天赋,打小儿就是一路幽默着成长起来的。他觉得很多北京人说话京腔里都自带喜感,逗乐的日常无处不在。所以,他在这部影片中仿佛也是带着一点坏笑讲故事,极尽讽刺,喜感却是驾轻就熟、恰到好处。王子昭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的“创作抓手”,“真要说创作上谁能凭空想象出一个新的语言、新的方式?其实都是根据你生长下来的环境去提纯而成的”。
文/本报记者 肖扬
统筹/刘江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