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百姓饮食
N欧福泰
龙年春节前夕,我到一位桐乡朋友家中做客。寒暄闲聊后便吃酒。朋友说:“今天请你们喝点桐乡特产‘杜搭酒’。”“好的呀!”我应声答道。不一会,只见朋友拎出两瓶酒来,我拿起酒瓶一看,顿时诧异地问道:“这不就是乌镇三白酒嘛,怎么叫起杜搭酒来了?”朋友听我发问,连声说道:“三白酒也叫杜搭酒,喔拉桐乡人就是这样叫的。”
朋友相聚,酒过三巡;酒门一开,把酒言欢。桐乡朋友吃酒中,又讲起了老酒。以“杜”字开头的酒,在嘉兴农村还有“杜做酒”,就是农民自家用优质糯米酿造出来的米酒,我们一般都叫“甜白酒”。这种杜做酒喝起来像是一种饮料,十分绵甜很上口,但酒的后劲很足。记得有一年过年,我岳父一位当时郊区新丰镇的农民朋友送来几大塑料瓶自酿杜做酒。我一喝感到口感很好,就当糖开水这么喝,结果饭一吃好就醉倒躺在床上,足足睡了几个小时。还有一种“杜仲酒”,那是一种放了中药材杜仲的酒,有着治疗肾虚导致的疾病以及降低血压、强健筋骨的作用。
看到我对“杜搭酒”“三白酒”名称的疑团还没有解开,桐乡朋友接着又进行“科普”。这个杜搭酒就是三白酒。“杜”在桐乡方言中是“土”的意思,“搭”是桐乡酿酒的行话,两者合上个“酒”字,就是“自家用土办法酿造出来的米酒”。三白酒是最早桐乡一带农民自家酿造出来的米酒,因此三白酒在桐乡也称为杜搭酒。
三白酒的历史较为悠久。在清代作家顾禄的《清嘉录》中有记载:“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有秋露白、杜茅柴、靠壁清、竹叶清诸名。十月造者,名十月白。以白面造曲,用泉水浸白米酿成者,名三白酒。其酿而未煮,旋即可饮者,名生泔酒。”三白酒也是一种冬酿白酒,起源于桐乡乌镇,一般在每年冬至后开始酿制。据民国地方学者卢学溥所著《乌青镇志》记载,乌镇镇的三白酒“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乌青镇就是现在的桐乡乌镇镇。白米指的就是白糯米;白面就是一种可使白米发酵的酒药草混合糯米磨成的白米面粉,用此面粉做成的酒曲饼就是白面;白水就是桐乡乌镇等地洁净而没有污染的河水。我曾经在三白酒厂见到工人们制作三白酒的过程,以桐乡特产的糯米为原料,在一片氤氲之中,工人们将蒸好的雪白如玉的糯米掺上酒曲进行发酵。酿出酒的颜色纯净不浑,喝起来香甜可口。工人们将酿成的三白酒装进坛中,密封精致,跑不进任何空气。这样可以保证酒的纯度及香味,放置多少年都不会变味。
杜搭酒吃得有点高了,桐乡朋友又告诉我们一个关于杜搭酒的来历。说是古代有一个桐乡小青年,因家贫在富户家帮工。这天正巧富户家没有开伙仓,只给了帮工们每人两只粽子当中饭。小青年家一贫如洗,根本就没有吃过粽子。他就饿着肚皮,将这两只粽子藏在一个树洞里,想收工回家后留给老娘吃。小青年心很细,生怕这难得吃到的粽子沾上垃圾,就随手扯了一把野草盖在粽子上。后来落了一场大雨,树洞也被雨水淋了。等小青年收工到树洞拿粽子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提着粽子赶回家孝敬老娘。等到回家和老娘一起打开粽叶,一阵好闻的酒香扑鼻而来,盖粽子的野草竟是一种能使糯米发酵的酒药草!事情传开后,桐乡人就用这种酒药草来酿酒,十分好喝。这种酿酒法一直流传至今。
杜搭酒好喝,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桐乡人在过年期间常用杜搭酒招待亲戚朋友及宾客。杜搭酒现在也可说是一款典型的乌镇美酒。
过年在即,朋友不妨喝点杜搭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