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黄凌云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及国际传播等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推动非遗文化“走出去”,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福建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昙石山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妈祖文化等交融碰撞、交相辉映,非遗资源灿若星辰,瑰丽多姿。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9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是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加强非遗文化国际传播,是福建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华形象的独特优势,更是福建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这张“金色名片”,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时代精神和实践价值,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福建故事、中国声音更好走向世界。
一要以时代化赋能非遗文化“活起来”。在保持非遗本真和内涵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渠道创新、运营创新、平台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等全方位创新,将非遗项目与产品、演艺、直播、文旅等结合,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充分汲取网络游戏、网文“出海热”带动非遗“跨界借力”等优秀经验,争取推动设立更多应用场景,形成立体化系统和文创产业价值链生态体系。
二要以品牌化赋能非遗“火起来”。整合智库专家、投资机构、设计团队等资源,围绕福建非遗文化历史、文化氛围、文化品牌等,以文化营销理念孵化非遗文化IP,结合文化活动、会展旅游、产业招商、形象展示等载体进行多渠道、多方式、多平台的目标营销和宣传推广,打造极具标识度的文化产业。
三要以数字化赋能非遗“动起来”。积极推动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弘扬,进一步梳理、整合适应国际传播的非遗项目,运用AI、VR等先进技术,不断探索非遗文化更多元、时尚的表达方式和新的传播渠道,推动非遗文化“走出去”,实现更广范围、更具吸引力的多语种、跨地区、跨文化传播,让非遗故事转化为“有形化”“可体验”“可参与”的活态艺术,让国际受众在福建非遗文化体验中领略中华文明的工艺之美、匠心之美、精神之美。要致力构建传播矩阵。拓展非遗文化外宣渠道,把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和报刊图书、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开展非遗艺术节、非遗交流周等大型交流活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传播体系,使福建故事被更多海外观众听懂、记住,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