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再度现身南通沿海滩涂,识别个体至少11只,为南通近几年最大数量的观测记录。根据往年经验,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它们会陆续北迁,南通滨海湿地是重要的迁徙停歇地。
中华凤头燕鸥及黑尾鸥、鸻鹬2023年7月22日李洁摄于通州湾
中华凤头燕鸥又被称为黑嘴端凤头燕鸥,由于极为罕见、踪迹神秘,被誉为“神话之鸟”,全球种群数量仅约200只,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极危”物种。
中华凤头燕鸥(幼鸟)2023年7月22日李洁摄于通州湾
7月20日,“勺嘴鹬在中国”调查员章麟在东凌叕发现1成1幼2只中华凤头燕鸥。7月21日下午4时,南通环境监测中心生态观测人员在东凌南侧的通州湾内塘调查时,在鸻鹬和鸥类的鸟群中发现了4只中华凤头燕鸥,其中也有1只幼体。
中华凤头燕鸥①②杨子悠摄于东凌海蜇塘③-⑦脉动、陆信摄于通州湾
之后南通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南通鸟协及各地鸟友进行了每日跟踪监测,连续几天在通州湾都有拍摄记录到中华凤头燕鸥,其中1只为环志ZC6号。通过脚环、年龄、冠羽及额头褪色情况等信息,识别个体至少11只,为南通近几年最大数量的观测记录。其中通州湾9只(7成2幼),东凌海蜇塘2只(1成1幼)。
中华凤头燕鸥在通州湾捕食小鱼和小虾,在鱼塘埂上休息,全天基本在内塘活动,很少到滩涂外面。基本是成鸟捕食,幼鸟跟随学习,但幼鸟可捕食浅水底栖鱼类。
中华凤头燕鸥(ZC6)2023年7月22日陆信摄于通州湾
涨潮时,其它鸻鹬、鸥类会从滩涂回到内塘躲避潮水,中华凤头燕鸥与它们混群,退潮时,内塘只剩中华凤头燕鸥与小群的普通燕鸥、白额燕鸥在一起。有时就几只中华凤头燕鸥单独在埂上停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捕食一次,幼鸟一刻不离成鸟。
中华凤头燕鸥连续4年在南通被发现记录,且成鸟携带幼鸟比例不低,说明南通滨海湿地是中华凤头燕鸥迁徙的重要中转停歇地和育雏地,该栖息地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近些年受光伏、养殖业等项目影响,东凌等鸟类栖息地变化非常大,加上滩涂互花米草的蔓延等,都对鸟类仅剩的栖息地构成不小的威胁。
南通的中华凤头燕鸥也多次被央视等宣传报道,作为江苏唯一的中华凤头燕鸥记录地,这是一张亮眼的生态名片,社会各界应携起手来,给鸟类预留更多的栖息地,共同守护“神话之鸟”及万千候鸟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1 23: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