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校园里再次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大学生们以各种独特的方式回归校园,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式报到”。其中,一位哈萨克族小伙达仁的返校方式尤为引人注目。他骑着一辆摩托车,从新疆出发,历经16天的骑行,跨越6000多公里,终于抵达南京,完成了自己的返校之旅。
达仁这次摩旅之行,经过了青海、甘肃、河南等8个省的31个城市,总里程达6000多公里,“本来新疆到南京是4000多公里,中间从青海这些地方绕行的,所以公里数有点多了。”达仁说。为了节约经费,住宿基本上靠搭帐篷解决,遇到特别不好的天气,他才会住酒店。其实,这更像是“一场冒险之旅”。
达仁的骑行返校故事,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个性的追求和对冒险的渴望。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经历无疑为他们的青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种“花式返校”方式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体魄,也让他们在旅途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但是,需要明白的是,达仁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曾是一名边防战士。冒险之旅对于他来说,只是“轻车熟路”。
尽管“花式返校”体现了大学生的个性和活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并非所有的“花式”都适合每个人。盲目跟风、不顾实际情况地模仿他人,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困扰。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花式返校”。而实际上类似的“花式返校”成为了一种现象,有的是骑着摩托车,有的是骑着自行车,如果一味赞美的话,显然会造成安全隐患。最近这段时间,一些网红机车手车毁人亡的报道,骑车跑车在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报道,就是一种警钟,这种警钟需要常鸣。
“花式返校”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大学生对于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新奇事物的追求。社会应该理性看待这一现象,既欣赏和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也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选择独特的返校方式应该以安全和健康为前提。对于想要尝试“花式”返校的学生来说,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规划和准备。包括了解交通状况、天气变化、身体状况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也要考虑到家人的担忧和学校的规定,做到既有个性又不失分寸。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郭元鹏
责编:沈素芬【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