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过去24小时,地球累计出现长达15小时的地磁暴过程,其中北京时间8月12日11时到17时,发生Kp指数为7的大地磁暴,目前地磁活动仍在持续中。
风云三号E星在太空同步探测到了地磁Dst指数的快速下探,当前监测值也已到达大地磁暴水平。
地磁暴发生的时候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极光活动,在昨晚,位于我国最北端的城市漠河就有极光活动的观测记录。而就在大地磁暴发生的时候,有网友在飞机上拍摄到了更加绚丽的极光影像。
发生在8月12日凌晨的漠河极光 拍摄:漠河电视台
Jon Helge Edvardsen8月12日拍摄于挪威
另一方面,我们还能在短波通讯、导航、卫星信号传输以及人造航天器轨道运控等领域发现地磁暴的“蛛丝马迹”。这是因为,在极光发生的同时,地球的电离层也在经受着太阳高能粒子的考验,并在这股外界能量的影响下,改变原有的结构,甚至陷入混乱。
反映在通讯上,就是可以用来通话的频率范围被压缩,原本几十兆赫兹的带宽变得只剩几兆,甚至完全被噪声吞没;在导航上,可能就是大家都遇到过的,已经直行过了路口才提示转弯,原本自西向东却被定位到了马路对面;而在航天器在轨上,则是轨道高度的快速下降,今年5月10日发生的超强地磁暴过程,就造成近半数的“星链”卫星开启推力发动机,主动机动,提升轨道高度,以防止坠入大气烧毁的风险。
太阳活动区监测图(羲和号)
根据羲和号卫星传回的太阳监测图像,太阳表面有多个活动区,其中面积较大的13784和13780更是具有较复杂的磁场结构,积聚了大量的能量,随时有爆发耀斑或是日冕物质抛射的可能。另一方面,受到之前数日太阳的连续活动影响,8月13日,地球仍有发生磁暴的可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