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1日讯(记者 徐自立) 裕太微(688515.SH)近日举办主题为“芯海潮声,科技引航”的交流讨论会。裕太微高等技术研究院院长刘亚欢、裕太微董事会秘书王文倩、裕太微车载事业部总经理郝世龙等高管参会,向与会者介绍了裕太微近年来的业绩和未来的技术发展路径,并向外界解答相关问题。
七条产品线逐步规模量产 拓展车载芯片市场
裕太微成立于2017年,公司于2023年2月10日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裕太微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以实现通信芯片产品的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为目标,以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作为市场切入点,目标覆盖OSI七层模型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裕太微近日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裕太微现已自主研发出一系列可供销售的以太网芯片产品,根据性能和下游应用可分为商规级、工规级和车规级三大类别,以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2023年裕太微初步形成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车载网关芯片和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七条产品线。其中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和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均已实现规模量产。
王文倩介绍称,裕太微现在已经有7条产品线,公众常听到的PHY就是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网卡技术上涉及物理层技术和数据链层技术,MAC交换机芯片则较多是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裕太微在年报中解读表示,从公司已实现规模量产的产品线业务来看,公司自主研发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是数据通信中有线传输的重要基础芯片之一,2023年作为2.5G网通产品项目的规模量产元年即实现了单个产品项目千万元级营业收入。同时,公司千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也正不断完善产品种类,目前已有单口、2口、4口和8口等同一速率下不同端口数的产品。
在各类细分领域中,近年来车载芯片越发受到裕太微的重视,现有的7条产品线中就有4条产品线涉及车载芯片。刘亚欢表示,裕太微准备在车载芯片市场大力投入,公司内部将车载芯片作为战略产品处理。
裕太微计划扩大数据通信市场份额,并重点拓展车载芯片市场,以此实现业务增长。在车载芯片市场,裕太微百兆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规模量产,千兆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量产出货,预计2024年起将对营收产生进一步贡献。
根据裕太微的研判,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对车载通信芯片的需求将会猛增。郝世龙表达了对车载芯片发展的乐观前景:“我们年报的重点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网通领域,另外一个就是车载领域。从技术上看,车载以太网发源于传统以太网,这是裕太微擅长的技术领域。从产业上看,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给像裕太微这样的拥有先发优势的本土供应商带来业务快速发展的机会。”
按照郝世龙的分析,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将会带动智驾相关的车载芯片发展。裕太微目前的两类芯片是跟智驾强相关的,第一类是以太网的芯片,这是智驾领域里的骨干通信芯片。第二类是车载的用于视频传输的串行解串芯片。
“裕太微的TSN(时间敏感网络技术)switch(交换机)是为智驾而生的,依托于公司内部成熟的switch跟PHY的技术,作为拥有完整的车载以太网产品形态的企业将会形成完整的车载以太网产品解决方案,从而带来车载以业务的爆发式增长。除了以太网之外,另外一款必不可少的用于视频传输的SerDes芯片,我们几年前已经开始研发,目前基础测试顺利。”郝世龙这样介绍裕太微在车载芯片领域已有的先发优势。
进入第三轮投入期 预计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裕太微在讨论会上向记者阐述了公司的三轮研发投入期设计,并以此描述公司2019年至今营收净利等业绩数据的变化。
裕太微2023年年报中介绍称,裕太微创立初期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百兆车载和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以及千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基础单品研发工作。到2019年,裕太微主要销售产品为前期投入的百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营收收入为132.62万元。
2020年,裕太微旗下百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出货放量,并结合部分刚量产的单口千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实现营收1,295.08万元。裕太微开始进入小批量第一轮研发收获期。裕太微同年完成交换机芯片研发团队初步组建工作,启动第二轮研发投入期。
2021年,裕太微持续扩大单口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出货量,于当年下半年增加了小部分多口千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新品出货量,实现营收25,408.61万元。裕太微期间还启动了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五口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和车载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研发工作。
2022年,裕太微单口千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和多口千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继续放量,主要出货给工规客户。当期总营业收入金额为40,299.80万元,工规级芯片收入占当年总收入比重达到61.95%。同年年底,裕太微三款新品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五口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和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量产出货。
2023年,裕太微营收降至27,353.01万元,但整体营收逐季呈环比增长的态势,分别为5,340.60万元、5,505.53万元、5,634.68万元、10,872.20万元。三款新产品于量产元年逆势实现营业收入金额为4,199.10万元。公司进入第二轮研发收获期,预计2024年三款新品将进一步放量。
关于第四季度裕太微营收大增的原因,王文倩解释称:“我们的营收在去年的四季度有一个比较大的增幅,是因为我们有一笔IP授权的营收。除去这笔营收后,我们产品端整体的营收仍是持续上涨的,连续五季度上涨。”
裕太微表示,公司目前已进入第三轮研发投入期,该轮次研发投入金额较大,研发投入周期较长,研发产品难度系数大幅提升。该轮次核心研发投入为补充2.5G系列网通产品、24口及以下网通交换机芯片、5G/10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车载网关芯片。这一系列产品将陆续于2024年到2026年量产出货,为后续的营收份额的提升做出贡献。
在这种研发投入期的概念的理论支持下,裕太微在会上做出预估——裕太微在2026年左右会实现盈亏平衡。王文倩表示:“我们进入第三轮投入期,会有更高端的产品序列。所有进入收获期的产品除非发生大的迭代,否则研发投入基本上就结束了。这意味着我们在这一产品线上进入了盈利状态。因为我们公司成立时间比较短,所以还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达到整体盈亏平衡的状态。”
关于具体的营收增长点,王文倩分析称,“从2024年的营收增长点来看,一是客户端,当2024年第二季度结束,基本上去库存周期就结束了,今年裕太微的工规产品会带来一定的复苏点。二是裕太微的7大新品,比如说2022年年底的三款新品以及叠加的2023年年底的四款新品也会带来增量。”7款新品芯片持续放量,使裕太微预计明后2年非车领域的营收会有较大增幅。裕太微由此做出了2026年达到正利润的预估。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紧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裕太微采用Fabless的经营模式,芯片产品的研发是业务核心。在裕太微看来,公司短期营收规模无法覆盖中长期战略布局投入需求是公司在报告期内尚未实现盈利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行业下行周期,裕太微保持了高强度研发投入。裕太微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裕太微合计支出研发费用22,175.06万元,较2022年研发费用增长63.97%。2023年裕太微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达81.07%,此前2年该比例分别为26.08%、33.56%。
王文倩向记者介绍称:“我们整体的研发投入,可以看到是在一个比较高的状态,到去年Q4的时候,我们的研发投入已经到了占营收80%以上的比例,今年明年我们应该还是一个高投入期。”
裕太微表示,公司在交换产品领域采取双轮驱动发展策略,在加速数通领域多端口交换产品研发的同时,加大车载交换领域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对技术进行可持续布局与战略储备;同时,公司为把握行业发展契机,自2022年起公司规模快速扩张,持续开拓和渗透国内本土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抢占大规模商业化阶段的市场机遇,在吸引高端人才、核心底层技术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为实现加速补充产品线的目的,裕太微采取了措施吸引各模块人才。截至报告期末,裕太微总人数为348人,较之2022年增加100多名人员。其中研发人员234人,占总人数67.24%,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5.38个百分点。
关于扩大的研发团队是否有实际效果,王文倩向记者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公司去年招了100多人,从2023年上半年末到年底,半年的时间里我们推出了十几款产品,我们的总产品数也才47款,说明我们在研发人员投入方面是有实效的。”
在裕太微看来,研发创新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公司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改善研发环境、优化研发流程,提升研发能力。裕太微在年报中也表示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研发团队规模,构建端到端的研发团队,持续提高研发能力,进而构建现在及未来的差异化领先产品竞争力。
高额的研发投入使得裕太微得以围绕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深入展开知识产权布局。截至2023年末,裕太微(含子公司)共申请发明专利125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3项,拥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41项,境外发明8项,并结合其他非专利技术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构成了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
基于在技术领域的独到见解,裕太微也开始在标准参与制定、终端客户需求勘探、生态圈建设、产学研合作等多个维度进行资源整合和应用。刘亚欢表示:“对于裕太微,管理层从第一天就认识到了标准的重要性,我们上市后第一时间就成立了标准研究部。现在有两个最重要的两个标准在研究讨论,一个标准是车载视频传输的标准在制定,是车上智驾摄像头的传输芯片的标准;另一个标准是在我们工业流程改造的市场标准。”
裕太微2023年派遣骨干成员参加了IEEE 802.3标准制定讨论,成为国际以太网技术领域标准制定的参与者之一。而裕太微牵头起草的《道路车辆车载以太网第2部分:通用物理实体要求》和《道路车辆车载以太网第6部分:100Mbit/s电气物理层实体技术要求和一致性测试规程》的标准草案也顺利通过了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起草组专家审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