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20日,第一届城市轨道交通电子维修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5家轨道交通单位和电子维修产业链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齐聚钱塘江畔,共同探讨电子维修综合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维修是指修理、维护和保养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子元件的工作。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提速,多数轨道交通城市已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持续增长的运营规模以及不断增加设备设施运行年限,使得设备老化后故障概率显着提高,尤其轨道交通电子设备应用广泛,然而电子产品升级换代快,设备备件供应面临升级、停产甚至供应商工厂倒闭等诸多问题,对客运服务质量甚至列车正常运营造成极大影响。
在此背景下,轨道交通电子维修这一创新维修模式应运而生,能够降低设备设施运营维护成本、缩短维修周期,为运营保驾护航,因此提升轨道交通电子维修产业链的能力水平具有非凡意义。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规模迈进10000公里大关,运营城市达到55个,运营线路总长度10287.45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全国城轨交通单位运营成本均值为1.49元/乘次公里,同比增加0.21元/乘次公里;中位数1.318元/乘次公里,最大值3.993元/乘次公里,最小值0.464元/乘次公里。总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53.45%,同比上升1.01%,电费占比10.59%,同比增加0.71%。轨道交通公司降本增效压力越来越大。
轨道交通综合维保服务商——北京锦源汇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锦源汇智”)董事长余磊表示,目前,国内轨道交通电子维修行业发展面临重重挑战:部分故障件被视为“一次性”的,粗放的换件修模式造成配件浪费和备件库存增加;电子工场目前处于发展初期,成长慢,规模普遍有限,能力层次不齐,维修能力亟需提高;成长难,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技术资料缺失,品牌、型号、种类繁杂等;行业公司各忙各的,缺乏交流机会(平台)。
余磊认为,未来,随着国内轨道交通公司降本增效压力越来越大,以修代换将逐步改变为换代修趋势,电子设备的技术更新速度快且种类和型号越来越多,维修门槛逐渐提高,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将提高。随着用户对交付的要求越来越高,维修合作方式也将趋于多元化。此外,行业对维修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化也将越来越迫切。他建议适机组建行业联盟,加强行业交流,探索制定电子维修相关标准,设置相关荣誉奖项,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本次论坛由杭州地铁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云上城轨(浙江)供应链有限公司(e车网)承办,锦源汇智协办支持。专家分享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10家轨道交通相关单位的专家分别进行主题演讲,分享电子综合维修相关业务及破局方案。圆桌会上,各参会单位立足行业痛点、难点问题,深度交流了电子维修模式、标准制定、管理提升及解决方案等内容,探索前沿领域技术,探讨未来建设方案,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地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大华表示,举办此次论坛旨在为城轨电子维修领域的轨道交通单位和相关企业代表、专家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全国轨道交通单位、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技术共享、资源共享、场景共享,进一步促进产业、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致力于破解行业内的痛点、难点问题,构建智慧、高效、绿色的产业生态体系,助力轨道运维提质增效,推动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