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漯河日报
■王学儒 李松涛
地处中原的漯河,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漯河过去叫螺湾河镇,隶属郾城县。而郾城为古代偃姓诸侯国之一,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是《后汉书》中曾两处提到郾城。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登上王位,封皋陶之后于郾,称郾子国。郾城自古就被认为是平安之城、丰裕之城。
在漯河农村,街坊邻居、亲朋好友见面,第一句问候都是“吃了吗”,这句问候是从积贫积弱的年代流传下来的,表达着一直吃不饱的人们对亲朋好友的关心。还有许多俗语、口语与“吃”有关,比如“吃亏是福”“吃一堑长一智”“吃不了兜着走”“吃力不讨好”“吃大户”“吃四两跑半斤”“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吃人家的嘴软”“吃了秤砣,铁了心肠”等,另外还有“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吃皇粮”“吃独食”“土里刨食”“一口吃不出个胖子”等固定用语,还有一些颇有漯河地方特色的歇后语“半夜吃烧鸡——撕撕享享(思思想想)”“王店饺子——锅锅清”“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等。
还有一些村名跟吃有关,如油坊盛村、碾盘张村、樱桃郭村、柿园张村、菜园刘村、枣树王村、杏树王村等,无不体现饮食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在漯河,可以说处处有美食、村村有特色,如龙城猪蹄、繁城牛肉、郾城朱凤扒鸡、舞阳杠子馍、商桥锅盔、拐张麻糖、北舞渡胡辣汤等,还有李集粉条、新店草莓、龙城鲜桃等。今年8月27日,《漯河日报》公布了我市地方风味特色小吃41个,地方传统名优小吃48个以及十大名店、名吃、名厨。这些名吃美食都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品味这些美食,也是在感受这片土地的民俗和生活韵味。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从古郾子国到中国食品名城,沧海桑田,几经变迁,不变的是“民以食为天”的情怀。漯河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产业资源,承接千年饮食文化发展脉络,大力发展食品产业。如今,这里拥有众多知名食品企业如双汇、卫龙、小帅才等,建设有中原食品实验室,引领中国食品名城高质量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漯河的食品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12: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