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场延续了24年的“双向奔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21 07:36:00 来源:南京日报

鼓楼与南大:“笔耕不辍”共写校地融合“发展书”

一场延续了24年的“双向奔赴”

□通讯员陈欣郑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婷婷

5月18日—19日,首届南京大学新科技校友发展大会暨2024“南京人才日”鼓楼专场活动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及鼓楼高新区举办。活动中,一批世界知名、行业知名的南大校友相聚鼓楼。

鼓楼高新区与南京大学新科技校友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鼓楼区委组织部与南京大学新科技校友会举行了“雁回人才共育基地”揭牌仪式。

一个是中国大学里的“第一方阵”,一个是行政区里的“首善之区”,两者的携手,是冥冥之中的命中注定,更是“双向奔赴”的心照不宣。当时间的指针拨回2001年,鼓楼区和南京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了大学科技园,开创了“一府九校”的先河。自那时起,双方便共同书写了长达24年的“南大—鼓楼”校地融合“发展书”。如今,这本“书”再次翻开了崭新一页。

过去——“馄饨香”飘进学子“回忆录”

如今——“馄饨香”飘出发展“新滋味”

汉口路22号是南大学子的“精神图腾”,也是一代代南大校友的“人生驿站”。道路两旁的小馆子,勾住了过往食客的味蕾,也伴随了“南大人”的激扬青春。“曾经,晚自习归来时,在南园门口喝上一碗小馄饨,是大学时代最难忘的记忆。”一位南大校友说。

岁月匆匆、情思依旧,君行天下、家乡牵挂。对于南大校友来说,不管走得多远,鼓楼、南京,都是永远的港湾。如今,这个“港湾”正用自己的方式,让回忆延伸,让“馄饨”飘出“新滋味”,与青春“共舞”,为发展增添“绚烂色彩”。

2021年,当时随着南大120周年校庆的临近,鼓楼校区周边环境亟须改造提升。

南大有需求,鼓楼必响应——启动实施环南大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微改造、微更新、微装饰、微提升,植入慢行友好、智慧科技理念,使得街巷处处可见“南大元素”,体现“绣花功夫”。此后,鼓楼区举办了环南大商户门头设计大赛,近百名南大学子积极参与,校地合作碰撞灵感,携手扮靓周边环境、留住城市“印记”。

如今,馄饨香味依旧,但汉口路、金银街、陶谷新村、青岛路早已焕然一新。色彩热烈的涂鸦墙、时尚新潮的“集装箱”……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交互,烟火气与浪漫感兼具,一条条街巷散发着年轻的活力与创造力,每一处转角都流动着文艺与创新,一个个引领消费新风尚的年轻能量场和潮流聚集地正加速形成。

“拿金银街来说,这里交出了消费焕新和城市更新的答卷,众多艺术展现形式也塑造出全新的艺术生活场景。”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贾鹏飞说。

眼下,新的“色彩”正点缀着更为崭新的未来——苏浙体育场地下停车场即将投用,小粉桥等周边街巷也将陆续精彩出圈。崭新的形象正展示着“鼓楼魅力”,迎接四海校友的归来。

过去——用“校内比赛”通向“未来之路”

如今——用“校地大赛”铺就“共赢之路”

在鼓楼区,南京三百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车300”)是科技企业中的“明星”。这家由南京大学商学院2014届校友许伟创办的企业,如今已成长为专注于汽车交易和金融数字化服务行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此外,还入选了“2023中国未来独角兽TOP100”“2022年度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

“有幸来到南大读书,参加了南大MBA创业大赛并获得第一名,当时那个项目就是‘车300’的雏形。”一场比赛帮助许伟拿到了通向“未来之路”的“钥匙”。

如今,这个通向未来的赛事不再是学校单独举办的“独角戏”,已经演变成鼓楼区和南大的“携手奔赴”。

2020年、2022年、2024年,鼓楼区携手南京大学举办了3届“励行杯”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海内外千余个优质创业项目参加,铺就了校地共融的“共赢之路”。

据了解,该赛事总决赛项目估值累计超1000亿元,获得投融资金额近60亿元,多个项目在鼓楼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推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最强“生力军”。

“南京是南大的发展根脉,双方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等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实现了资源互享和共同发展。”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邹亚军表示,面向未来,南大期盼与鼓楼区人民政府继续携手,搭建学校、地方、校友三方共创、共赢的平台,帮助创业人才落地鼓楼,扎根南京。

“帮助创业人才落地”,这是南大所想,也是鼓楼所盼。

比如,有一位年轻的南大校友通过“励行杯”与鼓楼结缘,继而扎根鼓楼,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致力于以数字科技赋能农产品流通产业生态,以智慧供应链协同模式推动农产品流通结构改善,入选“南京市高层次人才”,先后获得170余万元资金支持。

而这背后是政府、园区的匠心独运和精心“灌溉”。鼓楼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以真金白银鼓励人才进阶性发展,为每位人才配备‘一对一’人才管家,集成提供‘办理事项全链条’‘关心生活全方位’‘企业发展全周期’等人才专属服务,让更多人才在鼓楼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过去——“一次合作”确立“共建目标”

如今——“深度融合”铸就“质的飞跃”

2021年,南京率先全面启动低碳城市建设。次年,南京市政府与南京大学签订协议,以鼓楼区为核心共建“双碳”创新发展集聚区。

一次合作,确定了双方共同携手发展“‘双碳’事业”的目标。此后,由双方共同完成的“‘双碳’论文”被写在了鼓楼发展的“土地”上。

近年来,该区与南京大学共建南大碳中和研究院,鼓楼高新区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才团队共建南智碳中和研究院。前者致力于完成“从0到1”的原始突破,后者致力于实现“从1到10”甚至“从1到100”的转化飞跃。

如今,越来越多的南大校友荣归故里,为区域绽放出创新之光,拓展了成功之路。

“基于鼓楼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多的‘南大人’变身‘双碳’发展的‘南碳人’。”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副院长、南智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赵良介绍,不久前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谭海仁获得了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凭借高效稳定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这一颠覆性低碳技术,成为推动中国光伏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弯道超越“破风手”。

眼下,谭海仁有望在鼓楼开辟新的研发中心,为鼓楼区“‘碳’索未来”带来持续的“光”与“热”。

而打开“校地融合”这一高质量发展中“重要篇章”,在“双碳”之外,鼓楼与南大校地的深度融合,不止于此。

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发起成立鼓楼区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抢抓苏港合作发展机遇,共建苏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拓宽创新发展路径,联合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鼓楼用实际行动,将创新的“大潮”与机遇相连、与世界相连、与未来相连。无论哪个“大潮”,南大校友始终勇立潮头,积极投身校地融合发展。

论创办科技企业,南大环规院、车300、亚寰科技等一大批南大校友企业在这里奋楫争先、扬帆远航。

论校地人才互派,自2020年组建南京首个主城区科技镇长团、科技专家团,南京大学已选派2任(4期)团长,鼓楼区选派科技人才专员,加强交流合作。

论整合创新资源,鼓楼区首创高校院所党建联席会制度,成立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发展联盟、GU红立方党建科创联盟,与南大为首的驻区高校共同探索“党建引领、融合创新”新路径。

城市硅巷建设、创办创新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南大校友始终是鼓楼“全域创新”的“先锋队”。

汉口路梧桐依旧,青岛路美味长留。回首岁月匆匆,南京大学已在时光荏苒中走过了122个年头。草木不语,人却有万语千言,在“520”校庆到来之际,南大校友回到鼓楼,以爱之名,写一封最美的发展“情书”。只见“情书”的第一行便写着——“回南大、回鼓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探索校地企深度融合 南京鼓楼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成立
...创新发展路径,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据介绍,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等在内,鼓楼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发展联盟由区内各高校院所及驻区政府部门组成,按照“平等、合作、互助、
2023-12-15 16:33:00
一场动员会 吹响鼓楼区新一年苦干实干的“冲锋号”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发布重点技术攻关方向、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发布建设计划方案、江苏省5G智慧创新中心发布国家5G应用创新引领区创建工作方案、鼓楼区商务局发布全区建设
2023-01-31 06:24:00
...,联合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协同创新发展联盟,与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布局和启动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新增高品质硅巷载体10万平方米,跻身“全国创新百强区”20强。
2024-02-22 07:43:00
...回”品牌。今年18岁的金陵中学毕业生方梦桐,即将成为南京大学社科实验班的大一新生。母校门口的梧桐大道下,多家现代化商业综合体鳞次栉比,在她心目中,鼓楼是历史文化和现代时尚交融
2023-08-21 04:45:00
...。“红线”串链,一体带动产业融合发展11月6日,南京市鼓楼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介会在上海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成功举办。活动中,鼓楼正式启动“算法名区”全球合作伙伴计
2024-12-07 08:51:00
一起来做唐果子 鼓楼“青年夜校”走进高校 看看吧
...中获悉,鼓楼“青年夜校”推出的非遗课程此前还走进了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驻区高校。鼓楼团区委充分利用辖区18所高等院校聚集的区位优势,通过开展“非遗课程进高校”活动,丰富大
2024-05-16 09:15:00
第十届中国(南京)产业数字化大会在宁举行
...商务厅、南京市人民政府的指导,南京市商务局、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主办,托比网、亿邦动力、南京市电子商务协会、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联盟共同承办,国联股份、汇通达、联动优势、鑫方盛
2023-11-17 14:15:00
鼓楼,站上新起点
...5G应用创新引领示范区。看绿色经济。近年来,鼓楼区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双碳”创新发展集聚区、碳中和研究院,落地“双碳”产业项目近30个,集聚了德龙汇能、中煤能源、中核汇能等一
2023-09-25 04:51:00
不拼“优惠”,南京招商引资拼什么?
...户红五月科创园。红五月科创园。受访者供图 2023年,南京大学祝世宁团队量子芯片项目考察寻觅落地城市。得知消息后,鼓楼区抛出“橄榄枝”,邀请项目团队来实地考察;街道主要负
2024-08-05 08: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品类新 设计潮 山西特色文创作品火爆出圈
“文创山西”展区吸引游客驻足。王韵菲 摄“山西文创作品销售非常火爆,每个展位都循环上演着售罄、补货的景象。”工作人员赵梓然说
2025-08-25 06:59:00
8月23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共有14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现场签约
2025-08-25 06:59:00
8月24日,从小店区了解到,为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小店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推出“政务服务+街道(乡镇)商会”帮办服务模式
2025-08-25 06:59:00
市政府日前发布《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施行太原市城镇基准地价的通知》,根据国家基准地价管理规定和城市发展要求,对城镇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进行更新
2025-08-25 06:59:00
近日,市城乡管理局召开全市工地、道路、渣土运输扬尘治理工作推进会,展开扬尘治理行动。我市已成立8个工地扬尘整治检查组和8个市容环境整治检查组
2025-08-25 07:00:00
举办夏令营、送出学习大礼包、开展消防讲座、进行普法宣传……暑假期间,我市民政部门开展关爱儿童特别是困境儿童的活动,为孩子们搭建起拓宽视野
2025-08-25 07:00:00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上,山西博物院的古建主题系列文创引起关注,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广仁王庙等唐代古建拟人化为“萌物”,通过“捂脸”“吹泡泡”等趣味造型
2025-08-25 07:00:00
千余名骑行高手齐聚德州天衢新区追风竞技 2025“美利达杯”全国自行车大赛开赛
大众网记者 张小璐 孙瑛娜 德州报道8月24日,“好运山东”2025年“美利达杯”全国自行车大赛暨第四届山东省自行车城市联赛天衢新区站在德州太阳能小镇鸣枪开赛
2025-08-25 07:08:00
南京多家企业因未经考古调查、勘探进行工程建设被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南京——南京市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专栏(浦口区)获悉,因未经考古调查、勘探进行工程建设
2025-08-25 07:11:00
上海大连路隧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因违规排水被罚
近日,记者从信用中国(上海)获悉,上海大连路隧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因违规排水被上海市水务局罚款2.8万元。违法事实为:2025年04月16日
2025-08-25 07:12:00
锦绣太原·活力古交山城古交,云白天蓝,立秋之后更显宜人。河口镇角子崖碧水环绕峡谷,新修的沥青公路串联起角子崖、院家峁等村庄
2025-08-25 07:3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道军 实习生曾丹“秋老虎”持续发威,南京高温不退。鼓楼区宝塔桥街道方家营社区里,张峥嵘每天带领团队
2025-08-25 07:37:00
14站同步举行消防夏令营
近日,“蓝鲸少年团”消防夏令营在南京14家消防救援站同步举行,4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他们通过搜救犬展示、乘消防云梯车等,沉浸式体验消防文化。图为在栖霞区搜救犬消防救援站,孩子们
2025-08-25 07:38:00
高温下的坚守:养护道路保畅通
近日,鼓楼区市政设施综合养护中心一线人员在中央门立交桥旁,冒酷暑战高温,紧抓道路养护“黄金期”,加强路面日常维护,及时消除道路隐患,保障道路安全畅通。通讯员李慎凯南京日报/紫金山
2025-08-25 07:38: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檀敏)土地征用既有农地又有林地,以往要分别报审。记者近日从南京市规划资源局浦口分局获悉,作为“一田一码”空间治理“一张图”试点的永宁街道街南地块
2025-08-25 0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