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胡春春:中西文明互鉴需要用长时段历史视角看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27 21: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山东曲阜9月27日电 “对于中西方之间存在的差异,需要我们互相之间发展出一种共情的能力。”

9月27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中国新闻社山东分社、东西问智库协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东西问·中外对话”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次论坛的主议题为“探寻中华文化世界意义,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在论坛的青年圆桌对话环节,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文明研究”负责人胡春春如此表示。

胡春春:中西文明互鉴需要用长时段历史视角看待

中新社记者梁犇 摄

在发言中,胡春春指出:“在目前短视的地缘政治所造成的隔阂的背景下,文化可能会有一种跨越鸿沟的作用。”

“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西方文明的代表——美国和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国之间,出现了一些冲突。如果回顾一下中西方交流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地缘政治不是历史的必然。真正有质量的中西方交流始于17世纪,在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看中国,看到的是欧洲和亚洲大陆的两端有着两个平等的、平起平坐的文明。他谈道,如果欧洲在理性思维方面也许能够胜出的话,那么在实践哲学的角度,欧洲需要中国派传教士。”胡春春表示。

胡春春指出,在比较中西方文明的时候,我们可以贡献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视角,而不是紧盯着过去不到两个世纪的人类发展历史的一个瞬间。

“21世纪中国的形态,不管是文明的形态还是物质的形态,和两千年前孔子的时代难道是一个形态吗?我想不是了。”胡春春认为,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和西方交流、向西方学习的中国,是在不断地自我实现蜕变和改变后的结果。

胡春春还表示,青年人有着很大潜力,当代青年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拥有之前无数代人所不拥有的技术上的可能,可以迅速获得几代人所积累的知识,但他们可能会把自己的误解和偏见以一种空前的速度、规模进行传播。

“基于这种可能性,青年朋友们要具有一种在历史中习得的学习精神,这种能力对青年未来的发展,以及我们所构筑的中西方共同的未来,可能具有决定性意义。”胡春春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7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变局之下,东西文明何以跨越地缘政治鸿沟?
...必然。“在比较东西方文明的时候,我们可以贡献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视角,而不是紧盯着过去不到两个世纪的人类发展历史的一个瞬间。”胡春春观察到,西方人习惯于从抽象的、原则的角度来看待
2023-09-27 22:39:00
郑州商城遗址:代表早商文明的发展高度
...涵和人的创造,到“生生不息”的历史延续,横剖面、长时段展现古都郑州的“根”与“魂”。展览内容全面通俗,形式大气灵动,场景复原等辅助手段增光添彩,展教结合讲好商都故事。观众在参
2023-05-13 14:10:00
...递下去。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师范大学鼎力合作,用中国的视角、中国的语言以及中国的艺术来阐释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不同的文明如何交流互鉴,这三本著作对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
2023-09-26 17:29:00
中英合拍《重走马可·波罗之路》 真实展示魅力中国
...版升级启播活动海报当天,全新改版的英国“China Hour”时段同时举行“中国时间-文明之旅”China Hour 改版升级启播活动
2023-08-31 17:21:00
《楚国兴亡史 : 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出版发行
...了出来。作品秉持了张宏杰人性关怀的写作风格,从楚国视角解读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将历史赋予了人情味、同情心,以当时的历史境况为解读的出发点,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同时又以宏大的历
2023-10-30 14:21:00
...同时期对“民族复兴”的重要论述创设情境,要求学生长时段、整体性、多角度概括回顾、分析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同时也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
2023-06-09 06:51:00
《大教育家》《大科学家》《大经济学家》出版座谈会举行
...代传递下去。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用中国的视角、中国的语言以及中国的艺术来阐释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不同的文明如何交流互鉴,这三本著作对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
2023-09-11 10:59:00
...朝对南方的经营、楚对南方的开发、直至秦统一这一重要时段的历史进程。据了解,展览分为“九江甚中——古国时代的长江中游文明”和“江汉朝宗——夏商周时期的长江中游文明”两部分,展出
2023-04-18 10:31:00
...的考古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借助考古学透物见人的研究视角,让出土文物活起来,让逝去的场景再度显现,引导人们更好认识历史、更好传承文明。新时代新征程,考古工作者要根据我国各地考古
2023-02-20 05: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