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辽宁经济专家谈②|奋力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再创佳绩再谱新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28 14:3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作为“共和国长子”、老工业基地典型代表的辽宁,正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奋力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再创佳绩再谱新篇。

一、国家战略加持不断升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的快速崛起,系源于国家战略规划。进入新世纪,国家持续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使得辽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新时代,辽宁、东北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的“升级版”。践行好这项“国之大者”,无论对辽宁还是全国来说,都不是“自选题”,而是“必答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辽宁寄予厚望。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在此背景下,国家对辽宁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加码,一揽子国家层面的支持政策相继出台,一大批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布局辽宁,为辽宁经济企稳向好、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辽宁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过去的一年,辽宁经济运行低速徘徊的态势发生重大转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发生重大转变、辽宁营商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外界对辽宁的预期发生重大转变。全省GDP同比增长5.3%,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进入3万亿元以上省份“俱乐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数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幅均超全国平均水平。

围绕促进经济全面企稳回升,辽宁成功完成若干承前启后重大举措。一是重大工程建设得到重点推进。一批事关国家“五大安全”高质量项目落地实施。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徐大堡核电1号机组等一批超百亿元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取得实质进展。高标准建设辽宁实验室,新建、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达11家,众多“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顺利实施,“国和一号”屏蔽电机主泵、“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等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加快实施。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等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三、凝聚资源要素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辽宁营商环境的持续转变,2023年辽宁对资源要素的凝聚力显著增强。一是“山海关不住、孔雀向北飞”势头开始显现。全省人口在去年出现了“净流入”,扭转了2012年以来我省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的局面,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同比增长77%,引进高校毕业生同比增长20.8%。二是中央投资项目重点倾斜。在2023——2027年中央项目投资排名中,辽宁排名第一,投资总额达到2500多亿元,集中体现了国家对辽宁发展预期的看好及高度重视。三是招商引资“逆势上扬”。在全国利用外资“回落”、国内投资低速增长的背景下,辽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16%,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山海关不住、投资到辽宁”正在成为新的社会共识。

四、“新赛道”呈现新气象、展现新契机

近年来,作为国家典型的工业大省、军工大省、科教大省,辽宁在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一批涌现在新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崛起,开始成为新的增长点。一是高技术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增势愈发强劲。多年来,辽宁高技术产业保持领先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态势,其中2023年增速达到8.8 %,领先全国6.1个百分点。二是创新驱动效果显著。近年来,辽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连续提升,2023年达到55.5%;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8%,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旅游火爆增长。2023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0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叫响全国。四是构筑开放新前沿迈出重要步伐。2023年,有3项成果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外贸结构优化升级,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增长48.8%;对俄进出口增长53%,按“俄亚洲工业家与企业家联合会”主席曼克维奇预判:辽宁将促进中俄合作深化,或将成为两国合作的“火车头”。

五、关键比较优势再上新台阶

辽宁的“比较优势”格局也发生变化:区位、资源等“地缘”优势被时代赋予更富价值的新构想,而令人瞩目的产业、人文科教等优势又有了更大进步。一是“硬核”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辽宁现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其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等领域在全国居重要地位,代表其“硬核”实力的机器人、军工、机床等持续进步、领先全国,在践行维护“五大安全”国家使命方面不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其巨大价值难以估量。二是人文科教优势持续提升。2023年全省城镇化率73.51%,较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7.35个百分点;辽宁科教发达、人才资源丰富,据“七普”资料,辽宁人受教育程度在全国居第4位,其中科技人才基数大、比重高,位居全国前列;与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及生活环境质量等高度相关的全省人均寿命指标排名全国第8位,足见辽宁是宜居、宜业宝地!三是基础设施加速现代化。作为我国交通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辽宁的铁路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高铁运营里程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高铁市市通、高速公路县县通、普通公路村村通;有8个民航机场、6大港口、13个开放口岸,综合立体多式联运体系正在形成;新建5G基站2.3万个,6个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解析节点上线运行。

作者:刘海军 东北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主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本报讯(辽宁日报记者方亮、王奇、史冬柏)2月18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打赢攻坚之战动员大会在沈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
2024-02-19 02:21:00
首战之年创佳绩 攻坚之年谱新篇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大干三年,奋斗三年,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沈阳经济增长提速起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经济呈现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的良
2024-02-04 04:40:00
潮头观澜丨东北振兴 再谱新篇
...振兴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我们对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纵横驰骋的高铁列车、翱翔寰宇的中国空间站、奋力挺进地心的
2023-09-10 13:23:00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王笑梅1731家院士站、专家站等“四站”服务企业2000余家、转化成果2535项,“创新资源共享平台”落地5000余家企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万人……一组组数字
2024-05-12 09:25:00
争当数智先锋 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争当数智先锋 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国移动辽宁公司亮相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展上的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展区。中国移动辽宁
2023-10-19 06:13:00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以更大担当作为谱写辽宁全面振兴新篇章
...室4月23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辽宁省有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2023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十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经济总量站上3万亿台阶
2024-04-23 21:30:00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本报讯(辽宁日报记者方亮、王奇)2月21日至2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来到本溪市,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
2024-02-23 03:02:00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沈阳4月10日电 (李晛)记者10日自辽宁省发改委获悉,辽宁省第二届制度性创新成果评选工作近日结束,通过多轮评选打分,评选出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
2024-04-10 21:36:00
贸促力量助力数字新零售 辽宁经贸再现新篇
...字新零售的“智慧基因”攀上了贸促的“全球触角”链,辽宁经贸发展的崭新篇章已然展开。2025年9月17日,辽宁省贸促会会长庞宝国与辽宁省数字新零售行业协会会长杨权学在沈阳举行了
2025-09-19 10: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