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更上层楼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2-20 01: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苗圩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2月20日 &nbsp第&nbsp05&nbsp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时,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如何平衡和提升有潜能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两大需求,是新的一年经济增长的关键。2023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3009万辆,创历史新高。但是,在减去491万辆整车出口量后,国内汽车市场总销量只有2518万辆,比次新高的2017年国内汽车市场总销量还低了280万辆。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50万辆,渗透率已超过31%,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已经形成了替代之势。为进一步扩大国内汽车需求,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但“充电焦虑”是持续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困扰。做好充电桩建设是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必答题”。《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曾经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应接近1:1的目标。但是截至2023年11月,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826.4万台(其中公共桩262.6万台,私人桩563.8万台),同期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2019万辆,车桩比约2.4:1,充电桩建设明显滞后。加快充电桩建设,对推广新能源汽车、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信心都将产生积极作用。充电设施完善还有助于减少整车配装电池数量,起到降低成本、节约能耗的作用。我们应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为重点,加快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快充设施占比。加快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光伏+储能+汽车充电”模式,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同时通过PPP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流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利用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以及绿色债券等政策,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参照国际标准,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的理想比例为1:1.2-1.4。相比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我国停车位严重不足。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停车位数量近1.52亿个,停车位需求量为3.14亿个,停车位缺口达到1.62亿个。如果按照理想比例测算,停车位缺口则高达1.94亿-2.27亿个。在大中城市中“停车难”问题更加突出,大量汽车不得不占用本已紧张的道路用于停车。应在大中城市的“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等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积极扩建新建公共停车场。在轨道交通枢纽、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建设“停车+换乘”(P+R)停车设施,加强出行停车和公共交通有效衔接。提升停车场装备技术水平,推动有条件的停车场按一定比例配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

三是布局建设一批绿氢项目。氢能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可与电力协同互补,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为释放氢能产业潜力,当务之急是解决氢气输送网络系统管网不完备、商业化应用不足等现实问题。我们要打造氢能走廊。一些地区正积极建设短距离的输氢管道,但这只是“毛细血管”,要依据供需关系,逐步把各地短距离的输氢管道连接起来,打造长距离、跨区域的“氢能走廊”。依托高速路网,加快推进加氢站建设,支撑氢燃料电池重型商用汽车长距离、跨区域运营。同时加快攻克燃料电池关键部件国产化,降低铂金属使用量,提高燃料电池寿命,加快推进中重型车辆动力转换和商业化应用。拓展氢能的应用场景。鼓励工业企业利用工业副产氢,作为化工原料或高品质热源直接供能,有效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推动能源消费低碳转型。

四是加快智能化道路改造。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智能化道路改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住建部刚刚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是一项很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扩投资、稳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加快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建设集成多种设备及功能的智慧杆柱,应用红绿灯、摄像头等各类感知手段,建设覆盖基础设施、运行状态、交通环境、载运工具的公路全要素动态感知网络,感知收集动态、静态交通数据。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对车道线、交通标识、护栏等进行数字化改造,在重点区域探索建设“全息路网”,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创造条件,提升车路协同水平。将智能道路感知设施建设内容纳入到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程序内,实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维。面向城市道路智能化建设和车路协同项目建设需要,完善智能道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宣城宁国市聚焦首位产业发展“汽”势正劲
...、关联企业配套”的产业梯队逐步形成,已成为全省三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聚焦首位产业,内培外引做大做强按照“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分步实施”原
2023-10-13 10:30:00
东河区 奋进春天里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项目。 内蒙古长发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50万套新能源汽车用散热器、5万吨光伏高导电缆智能生产线项目。□记者 康璐四月的包头春意渐浓,万物勃发。眼下,东河区各重大项目
2024-04-21 00:14:00
...资15亿元椒江又一项目开工本报讯(通讯员杨成龙)作为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电机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有着决定性作用。2月18日,信质集团年产300万台新能源汽车定转子总
2024-02-22 00:18:00
...池新材料产业园三期工程等园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是贵州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新能源“新三样”趁势成长,产
2024-03-14 06:17:00
...。2023年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出现了两个重大突破。一是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厚积薄发,开始形成全球性优势。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保有量不仅持续位居世界首位,而且出口增
2024-04-24 03:37:00
我省汽车产业这个“大动作”有何深意
...蔚来旗下的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9.25%,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母基金持股12.5%。有省属能源国企,有新能源整车企业,有动力电池和储能企业,有政府
2024-01-12 02:47:00
贵州造“新三样”向新图强︱着力推动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高质量发展
...项目集中开工。中伟股份技术人员调试设备(企业供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是贵州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新能源“新三样”趁势成长,产
2024-03-14 05:24:00
营收、净利双增长背后 长安由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车证券事务代表揭中华表示,“未来,受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产品渗透率加速等因素影响,长安汽车在转型过程中,将继续通过强化产品定义、改善产品效益、深化降本节支等措施,由单纯的规模
2023-11-07 11:02:00
提质增量,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进行时
...目来了,和县天能钠锂电正极材料及研究院、博望区宝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业基地等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也来了……扩大有效益的投资,项目和产业是最直观的增量。优质项目、新兴产
2024-05-20 02:11: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