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全市多项科技创新指标创历史新高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13 05: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昆明日报

日前,昆明市发布在“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名单,市科技系统获得个人二等功1名、3等功1名、嘉奖5名;集体二等功1名。自“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市科技局牵头落实“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竞赛”工作,合理规划竞赛指标及方式、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聚焦短板弱项,各项指标完成较好,高新技术企业净增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新认定数、技术合同成交额4个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是一种新的激励方式,通过大竞赛让更多部门关注相关工作,及时发现不足,迎头赶上,也能让科技工作更有节奏和重点。”市科技局战略规划处负责人说。

去年全市高企净增数达361家

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企”)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和领头羊,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现代化程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但在高企培育过程中,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研发费用归集困难、知识产权意识不够等问题普遍存在。针对这些情况,市科技局打出系列“组合拳”,精准攻克难点。

市科技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印发《昆明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7条措施》《昆明市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试行)》,从产业发展需求入手,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规下高企—规上高企—上市高企”全过程梯次培育机制,优化高企培育提升体系。制定《昆明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组织实施管理服务工作方案》,加强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横向互动,及时研究、解决高企认定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在企业培育研发时,开展精准化服务。建立超过3000家科技型企业的高企培育库,按照区域分布、产业类别、规模大小和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梳理,开展分类指导服务工作。结合“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创新开展科技服务团工作,将高企申报指导服务关口前移,深入县区、园区为企业提供面对面政策讲解、高企申报“一企一策”指导等精准服务,惠及企业超800家。

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市县联动,实施网格化服务。结合工作实际,昆明市采用“一线工作法”与县区、街道共同发力培育高企。目前,全市高企挖掘、培育、辅导等工作任务已下沉县区,搭建网格化服务体系,市县区联动街道、园区、双创平台开展全方位组织和动员工作。

2022年,昆明市高企净增数达361家,在全省的占比、净增量、增幅等都创历史新高。高企数量从2016年的699家攀升到2022年的1788家,年均增速15.34%,2022年增速达25.29%。在2022年昆明市首次认定的465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51家,占比近54%。

技术合同成交额首破80亿元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技术市场统计是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各项优惠政策、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指标。2022年,省科技厅下达昆明市技术合同成交额48亿元的目标,昆明市根据“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目标任务,自加压力,按照25%的增幅将任务提升至64亿元,高起点、高目标完成了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以“竞”带“促”,积极开展“技术合同成交额”指标考核工作。精准“定制化”服务企业,通过线下调研和线上培训双重模式,组织“技术合同登记政策宣讲”科技服务团小分队,到重点园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加大政策宣贯力度。2022年累计开展培训12期,215家企业参加,实现了对企业“政策直通车、服务零距离”。

践行“一线工作法”,全程跟踪重点企业科技项目和技术合同,主动上门服务,确保技术合同“应登尽登”,累计上门服务40余家企业。充分挖掘技术输出“大户”,提高服务质效,在电子信息类中挖掘到单笔成交额达2.96亿元的大额技术合同登记,实现疫情发生以来亿元以上技术合同登记零的突破。

2022年,昆明市共登记技术合同5335项,合同成交额84.26亿元,首次突破80亿元,占全省的38.44%,居全省第一,超额完成“2022年度省科技厅下达昆明市技术合同成交额48亿元”的目标,超额完成36.26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登记技术合同项数增加2000项,增长59.97%,合同成交额增加34.43亿元,增长69.09%。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科技局将聚焦全市“8+N”产业体系建设,用足用好“省市一体化协同创新”工作机制,高位统筹、高点谋划,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平台建设、主体培育、人才培引、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记者张怡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化投入机制,共同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增长,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研发经费是反映区域科技创新活跃度最直接的指标之一,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3-11-29 07:45:00
排名升两位 南京再创新高
...报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出炉排名升两位 南京再创新高本报讯(记者 曹丽珍) 记者昨天从市委金融办获悉,北京时间3月21日,伦敦金融城知名智库Z/Yen集团编制的“第35期全
2024-03-30 07:23:00
一图读懂丨重点指标再创新高,看2023青岛金融十大新闻
...改革、防控金融风险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重点指标再创新高。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2023年,青岛市聚焦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持续打造“春雨行动”金融服务品牌,累计组织多层次
2024-01-19 20:53:00
秀洲一季度红旗奖创新驱动指标列全市第一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居全市第四名。这也意味着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秀洲区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强劲动力。浙江恒亿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秀洲区王店镇一家研发生产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
2024-05-07 06:54:00
壹点发布|14项重点指标进展顺利!德州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51个项目获国家、省科技计划立项,其中4个项目获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立项,共争取省级无偿资金1.38亿元。科技创新平台加速建设。新增院士工作站18家,数量超历年总和;新认定
2023-12-30 14:21:00
第十届上交会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极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技术转移专区推出了一批优秀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展示了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平台服务,现场对接上千次,较上届增长30%,专区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近15亿元。此外,
2024-06-15 01:14:00
市科技部门加快为全市产业高端化“赋能”
...、规范化、标准化的应用研究类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激发科技创新过程中各类主体的活力,共同服务于促进镇江乃至全省、全国应用研究类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2024-01-08 08:20:00
...力百强榜,绵阳能跻身50强,答案更加清晰——那就是在科技创新路上“闯”与“试”。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绵阳首家厅市共建特色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全市国
2023-02-18 07:23:00
湘潭在线4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超)4月7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暨创新提升行动推进会召开。大会动员全市科技战线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全面推进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速培育和发
2024-04-08 08:2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