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济南大学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9-05 10:35: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前不久,济南大学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冯鹏、陈全润、焦文静、李文龙,一举获得“强国杯”技术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创新与应用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学校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这次大赛中展现出了扎实的技能基础、良好的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高层次人才需求,以产教融合为路径,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奠定坚实人才基础。”济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兵说。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济南大学“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实施开放融合协同育人工程,强化培养原始创新能力导向。学校立足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养、扎实理论基础和鲜明专业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高层次工程化人才,从导师队伍、培养工作、管理工作等出发,研究制定《济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切实推进校企(所)联合、科教融合、协同创新,探索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

健全培养目标协同机制。学校与行业企业等相关部门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行“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分段式培养,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立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健全导师队伍协同机制。学校深入实施“双导师”指导制度,从校内外遴选优质师资力量,邀请高水平科研专家,强化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常态化指导制度,加强校外兼职导师、校外合作导师、校内导师的选聘管理;开展导师常态化分类培训,提升导师指导联合培养研究生和严格学术管理的能力。

健全教育资源协同机制。学校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完善“实践导向”的教学科研体系建设,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吸引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参与人才培养,引导联合培养研究生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等开展实践研究,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快速有效衔接。

健全联培管理协同机制。学校积极协调联培单位和各学院,从研究生管理、培养、导师队伍建设等多方位搭建人才培养对接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管理保障,对联合培养研究生进行协同管理;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经常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商讨联合培养研究生相关事项,畅通沟通渠道,促进双向交流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建立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机制。学校以产业链为先导,整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合重大、重点科研课题任务,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科学研究,实现“产业-教学-研发-转化-实践”的贯通式培养;围绕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质量,统筹指导方式和评价取向,积极探索“应用定位”的联合培养研究生评价制度。

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7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构建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协同培育299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取得了丰硕成果。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和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普遍较强,有的已成长为行业专家,目前在生产一线、关键岗位上承担技术、管理等重要工作,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有的联合培养研究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目前在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后研究,逐步成长为国家科技开发的生力军。

联合培养研究生结合自身科学研究,积极参加各类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切实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强国杯”技术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创新与应用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获得就是其中的翘楚。

下一步,济南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一二三”发展思路和“四五六”战略部署,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六大工程”,强化研究生教育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联合培养研究生规模结构,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计划配置,推进硕博贯通培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加强兼职导师和校外合作导师选聘管理,探索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新机制,设立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奖助学金,申报国家和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形成一批省级及以上优秀硕博论文、优秀研究生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研究生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示范基地等,以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性、开放式、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山东省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

(稿件来源:济南大学 文/刘珂珂 史国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5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省区域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落户济南市市中区
...量协同创新发展,3月6日上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济南大学、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区域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框架协议在济南大厦签订。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成立山东
2025-03-06 17:48:00
济南大学教授葛金田:打通物流经济的“任督二脉”
日前,济南大学葛金田教授申报的“山东省‘十五五’现代流通体系新业态新增长点研究”入选山东省“十五五”规划重大课题,这是葛金田教授致力于服务山东省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2024-07-15 16:20:00
产教融合再出发!济南市数字电商与现代服务业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
...活力,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杨广俊博士讲话,表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落实教育部“一体两翼
2023-06-20 12:43:00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支援烟台大学建设40周年座谈会在济南举行
...设博士点,以特色学科发展带动综合实力提升,持续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助力烟台大学融入省市发展战略全局。郑力表示,山东省与清华大学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
2024-10-20 20:21:00
...第二批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训机构目录的公告》,济南大学申报的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初级、中级、高级)培训机构入选,成为目前省内具有该领域培训资质的三所高校之一。近年来,我
2024-01-02 18:57:00
...成为济南市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解题之钥。北控水务济南区域公司通过先进的再生利用技术和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保障资源再生利用产品质量(水质或泥质)
2024-03-17 12:08:00
近日,由济南大学刘宏教授、孙德辉教授率领的山东恒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大学联合科研团队,经过两年奋战,在全球率先研制出12英寸(直径300mm)的超大尺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这
2025-03-24 19:30:00
...育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才需要出发,搭建依托区域经济框架的,系统完善的科技环境。 科技环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其根植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体系,和区域发展的目标定位密切相
2023-12-05 17:39:00
...和这座城市的工业产业发展路径深度融合,为济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数字之“能”澎湃济南——打造“龙头聚集、平台多元、投资活跃、活动丰富”的生态创新圈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2023-06-22 14:53: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