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文汇报
今天是中国旅游日,看游客如何“转角邂逅剧中人”
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助影视乐园破圈 ■本报记者 王嘉旖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拍门声响起。
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中的经典片段——“雪姨拍门”实景重现。坐落于松江区车墩镇的上海影视乐园内,游客可随处邂逅“剧中人”。市人大代表日前受邀来此实地调研,恰逢沉浸式戏剧《新世界·破笼之宴》试演片段。一比一还原的马勒别墅内,灯光渐暗,主角站在距离观众几米之遥的楼梯上说台词。情绪最浓烈之时,主演甚至会一个箭步冲出人群,观众需要180度转身,才能跟上快节奏的剧情发展。
“局外人成了剧中人”……试演片段结束,代表们意犹未尽。这出原创沉浸式戏剧,为这个由影视基地升级而来的乐园带来了“背包游客”外的新客源。每逢节假日,一批剧目的忠实拥趸会相约驱车数十公里,来到这家位于郊区的沉浸式剧场“入戏”。
今天是中国旅游日。放眼全国,在文化和旅游部等牵头指导下,一批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正试点开辟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而这出复购率颇高的沉浸式戏剧,无疑是老牌乐园转型破圈的一个生动缩影。
演在桌畔,食于戏中
初次体验后,代表们被电影片场级的置景“圈粉”。上万平方米的演出空间,囊括庄园别墅、宴会厅、警局办公室等不同场景,颇有代入感。
上影狸想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俞嵩解释,剧目强调观众参与感,人人都有身份牌。这种“跳脱出现实”的感觉,令不少人有了沉浸于戏中的真情实感。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晚宴环节。乐园将原本的食堂升级改造为晚宴场地。掌勺大厨用心学习了本地时令蔬菜的烹调。太湖大虾、毛豆菱角等特色美食纷纷端上桌面。这场“演在桌畔,食于戏中”的晚宴,也成为勾连起上下半场精彩剧情的生动转场。
一张剧目表上密密麻麻列出10条故事线,让剧本创作尤为关键。“这出剧本是海外引进还是原创的?”调研中,有代表这样发问。俞嵩解释,由于乐园本身的建筑、造景很特别,倘若引进海外成熟剧本很可能水土不服。团队经历了数个月沉潜打磨后,最终形成约30万字的原创剧本。
原本,主创团队颇为忐忑。从市中心到乐园数十公里的距离,对于缺乏基础粉丝群体的文旅项目来说几乎是“硬伤”。没想到,实际效果超出预期。代表们认为,这或许要归功于与场景高度适配的剧情。
人才培养,建章立制
“这部沉浸式戏剧竟然还有自己的粉丝团。”调研中,有代表这样感慨。
社交媒体上,《新世界》已建起互动频繁的数百人群组。主创成员们在此分享排演幕后点滴;更有不少粉丝发挥“灵魂画手”特长,为剧情进行颇有想象力的二次创作。
但负责人俞嵩却认为,“如果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之困,如今的热度难有持续性。”相较跑动较小的舞台剧,与观众几乎零距离的沉浸式戏剧更考验专业能力。台词功底扎实之外,演员们不仅要准确记录大量动线,还要会调动情绪,甚至还要与观众适时互动。这类互动感的培养正是演员培训中最难的一课。
令俞嵩头疼的是,培养一名合格的沉浸式戏剧演员殊为不易。由于领域太新,沉浸式戏剧尚未被纳入现有的演员分级培养体系。调研中,多位代表认为,随着越来越多沉浸式戏剧的涌现,相关部门应创新探索人才考核评价机制。譬如为其单列考核序列,吸引更多优秀演艺人才加入沉浸式戏剧队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