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向“阳”要动能 以“绿”促发展(科技名家笔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6 05:4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向“阳”要动能  以“绿”促发展(科技名家笔谈)

作者杨德仁肖像画。

张武昌绘

向“阳”要动能  以“绿”促发展(科技名家笔谈)

一家中资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沙漠建设的大型光伏项目。

新华社发

向“阳”要动能  以“绿”促发展(科技名家笔谈)

河南三门峡的一处新能源基地。

新华社发

向“阳”要动能  以“绿”促发展(科技名家笔谈)

湖北孝感一个村庄的“风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胡学军摄

向“阳”要动能  以“绿”促发展(科技名家笔谈)

参观者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2025年欧洲国际太阳能展上参观中国企业的光能展区。

新华社发

向“阳”要动能  以“绿”促发展(科技名家笔谈)

江西赣州一家企业的光伏玻璃自动化产线。

朱海鹏摄

我国风电、光伏等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经过持续攻关和积累,我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已全球领先,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还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新能源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我国成为世界能源发展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者。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10%,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加46.3%、12.8%;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超乎预期,达到277.57GW(吉瓦),同比增长28.3%,光伏累计装机突破880GW;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将继续保持增长,新增装机仍将维持高位。光伏产业在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光生伏特”

太阳能储量大、无污染

太阳能储存量大,没有环境污染,是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当阳光从1.5亿公里外照耀地球时,除了在大气层中的反射、吸收和散射,大约50%的能量可以照射到地球表面,其地面辐射的平均强度是每平方米1366瓦。因此,从理论上讲,只需将照射在地面的太阳光能量利用万分之一,就可以满足人类现在的能源需求。

我们平时所说的太阳能,一般指太阳能光热和太阳能光伏,其分别利用了阳光的光热效应和光伏(光电)效应。光热效应是指将太阳的能量集聚起来,再转换成热能。如在我国城乡广泛应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也包括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后,再利用热能发电这一形式。而光伏效应则是将太阳能通过太阳电池,直接转换成电能。这种光电转换主要借助半导体器件的“光生伏特”效应进行,不仅可以用于空间站、卫星供电,还可以用于家庭、工厂屋顶电站以及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实现大规模并网发电。

效率提升

应用从航天拓展至社会生活

太阳能光伏研究的历史不到200年,实际应用70多年,大规模应用则集中于近20年。1839年,法国实验室首先观察到光伏现象,发现光照在盐酸液体上可以产生电流。1876年,科学家在硒材料上观察到光照使固体产生电流的现象。几年后,科学家利用硒薄膜制备了第一个太阳能光伏电池,在阳光下产生电流。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揭示光电原理以后,人们才真正理解太阳能光电转换的奥秘。1954年,借助硅半导体技术,贝尔实验室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6%,从此开启了现代太阳能光伏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时代。

太阳能电池最早应用于卫星。1958年,人们在卫星上首次使用太阳电池。十几年后,我国制造的第二颗人造卫星也使用了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的研究成功,为卫星、空间站等现代航天系统提供能源动力,促进人类航天事业发展。鉴于当时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太阳电池成本非常高,很难大规模生产应用。因此,很多国家开始加大对太阳能光伏的研究力度,以提升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创新

光伏应用成本不断降低

自1954年用硅材料制备的太阳电池问世以来,人们尝试开发多种材料制备太阳电池,都可以实现太阳能的光电转换。不过,以硅材料为基础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不断发展,凭借其成本低、寿命长、可靠性高、技术成熟等优点,成为太阳能光伏技术的主流。所以,光伏产业如今仍以硅光伏为主,产业链涉及金属(冶金)硅、高纯多晶硅、硅片、硅电池、硅组件和太阳能电站等产业,还涉及光伏玻璃、聚乙烯醇薄膜、铝合金支架、逆变器等众多原辅料产业。相关产业始终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单位电能成本的最低化。

以硅片制造产业为例,要提高硅电池的效率,需要提高硅片原子晶格排列的完整性,减少硅晶体的缺陷和杂质。因此,硅片制备技术从早期低成本的非晶硅、铸造多晶硅,逐步转变为高质量、高纯度的直拉单晶硅,标志硅材料质量的少数载流子寿命不断提高,达到700微秒以上,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升提供材料基础。

2000年以来,硅晶体生长制造工艺通过多种技术创新不断降低成本。以前,直拉单晶硅直径3—4英寸,现在增加到10英寸以及12英寸。过去在晶体炉中制备直拉单晶硅时,每一只石英坩埚只能生长一根单晶硅,原料多晶硅装填重量只有100多公斤;现在,借助连续添加原材料技术,一只坩埚可以连续不间断地生长8—10根单晶硅,原料多晶硅装填重量超过1000公斤。以前,4英寸直拉单晶硅长度一般小于2米,现在一根直径10英寸的单晶硅长度可以超过6米。上述生长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使硅片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单晶硅加工技术的发展也让人眼前一亮。以前是利用金刚砂轮内圆切割技术,之后发展出砂浆线切割技术,现在是利用金刚线切割技术,硅片切割效率显著提升。同时,用于太阳电池的硅片厚度从300微米降低到130—150微米,硅片切片损失从200多微米厚度降到35—40微米。这些单晶硅加工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样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外,太阳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在电池工艺方面,从初始的简单结构电池工艺,到背面增加背场、正面增加绒面的基本电池工艺,再到如今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异质结电池工艺,新技术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持续提升,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直接驱动力。未来,新材料(如钙钛矿)和硅光伏技术的结合,将为太阳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拓展新的空间。

挺进前沿

中国光伏发展惠及世界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光伏产业前景广阔。自上世纪50年代研制出太阳电池后,中国持续深耕光伏产业。上世纪90年代,为解决西部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问题,独立光伏用户和小型光伏电站逐渐开始建设,特别是2002年前后我国实施的“光明工程”“送电到乡”等工程,为解决偏远地区人们用电难起到重要作用。2005年,我国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飞速发展和相关技术世界领先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用于光伏的单晶硅生长和加工技术创新主要源于中国,太阳电池效率的多项世界纪录也由中国企业创造。可以说,在整个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中国走在世界前端。在太阳能光伏的应用(电站)方面,从2007年的0.02吉瓦到2023年的216.3吉瓦,安装量增加了1万倍以上。中国太阳能光伏年安装量已经连续11年占据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太阳能光伏应用大国。太阳能光伏技术和产业成为中国推动科技进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从零起步,从跟跑到领跑,我国光伏行业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环节国产化程度大幅提升,以高科技、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成为出口新增长点。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太阳能光伏的应用和快速发展,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建设更加环保、更加清洁的家园提供了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实现我国能源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

(作者杨德仁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项)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与本报合作推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创新玻璃材料  创造智能生活(科技名家笔谈)
...与批量应用,不断推动柔性显示业态成为“新蓝海”。 太阳能事业同时也是玻璃事业,目前主流的太阳能发电电池基本都需要玻璃。对晶硅电池封装材料来说,透光率是决定其转换效率的关键因
2024-02-05 03:23:00
河北光伏产业向阳而生动能澎湃
...有国内首条组件回收示范线。晶澳科技投资的石家庄晶澳太阳能电池项目实现投产。仅这个项目,每年的产值就近百亿元。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张家口市张北县建设了年产能1吉瓦的光
2024-03-16 08:21:00
...华社记者 雷肖霄 邹竞一27.09%、33.9%,分别刷新单结晶硅太阳能电池和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全球最高纪录的这两个数据,均由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
2024-05-03 00:15:00
苏州园区凤凰城社区开展太阳能电风扇DIY活动
...工业园区凤凰城社区妇联联合关工委开展了“科技环保—太阳能电风扇DIY”主题活动。活动伊始,红色管家志愿者老师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动能的科学知识,并以问
2023-08-14 16:17:00
青春当先开新局|力诺瑞特:澎湃青春动能,奋力书写清洁能源新篇章
...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密码。“黑灯工厂”,树立太阳能智能制造新标杆在世界首座太阳能平板集热器“黑灯工厂”,全流程无人化生产线上,一排排连接着黑色线缆的机械臂正有条不紊地运
2025-07-03 10:40:00
江西全南:房顶戴上“太阳帽” 发展注入新动能
...市全南县新能源产业园,许多厂房屋顶安装着一排排光伏太阳能板。人民网 朱海鹏摄人民网全南4月14日电(朱海鹏)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新能源产业园,安装在厂房屋顶的深蓝色多晶硅
2024-04-14 12:13:00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超31亿千瓦,同比增长14%。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4亿千瓦,同比增长49.8%;风电装机容量约4
2024-09-05 10:33:00
...一片“蓝海”,在太阳的照射下泛起“粼粼波光”。要让太阳能高效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组件十分关键。隆基绿能股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深耕光伏领域多年的企业,作为其子公司——大同隆基
2024-05-14 06:00:00
...陈凌峰 男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 徐云飞 男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二、产业创业人才项目(1人)1 孙 胜 男 新余华峰特钢有限公司三
2023-11-10 16: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缘分!同年同月同日生!山东工商学院三名新生报到日过生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王琳9月7日,山东工商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报到,有三名新生邂逅一段奇妙的缘分:同年同月同日生
2025-09-07 20:38:00
别笑得那么早、那么欢!善意岂容肆意嘲弄!最近,一名深圳网约车司机将自己的遭遇发布在短视频平台,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两位女子谎称自己手机丢失
2025-09-08 00:26:00
南报网讯(通讯员王璐记者姜静)9月6日,南京农业大学迎新现场,上演了一场最美的双向奔赴。来自贵州的新生赵宁靖来报到了。而这一刻
2025-09-07 08:47:00
“外五县瑜伽裤”,怎么就成捞女标签了?
当穿瑜伽裤骑车、爬山、健身成为烙在女性身上的一种不文明、不检点的标签时,原本没有属性的瑜伽裤被迫成为“性暗示”的载体。作者 | 邢亚琪编辑 | 宋爽题图 | 《好事成双》一个身穿
2025-09-07 12:1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9月3日交通晚高峰,网约车司机郑师傅送一名脑出血女孩进岛就医,路遇警车,试着求助。“警车上的警务人员一听到求助
2025-09-07 08:49:00
大众网记者 苏鑫 菏泽报道9月6日,2025鄄城首届发制品博览会开幕式在菏泽鄄城县第三发制品产业园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凝心聚力
2025-09-07 16:12:00
近日,共青团娄烦县委在“青年之家”开展了“绳彩飞扬,‘青’传非遗”主题活动。活动将绳结技艺与自然美学巧妙融合,用一根根彩绳编织非遗故事
2025-09-07 18:08:00
涞曲高速灵山南收费站暖心帮助54名彝族务工人员
河北新闻网讯(赵浩业)9月6日中午,一辆四川凉山至河北张家口的大巴车行至涞曲高速突发故障,随后在灵山南收费站下道维修车辆
2025-09-07 18:16:00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迎新:为新生开启特别入学之旅
近日,在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迎新工作站点前,一本“立体书”吸引大家关注,“立体书”由学院院史图书为原型而搭建
2025-09-07 18:16:00
陕西省育儿补贴申领通道开启 快去“秦务员”办理
家有不满3周岁宝宝的家长注意,陕西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开通育儿补贴线上申领通道,家长们快去“秦务员”办理吧。补贴对象补贴对象为从2025年1月1日起
2025-09-07 18:17:00
拓展城市文化新空间,潍坊市奎文区图书馆新华新阅分馆正式开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通讯员 董晓慧 李晓涵9月6日,潍坊市奎文区图书馆新华新阅分馆开馆暨“非遗传承·阅享成长”主题活动在新华新阅广场举行
2025-09-07 18:57:00
汉江2025年第1号洪水形成 郧阳区多举措确保洪峰安全过境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周贤林)9月5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发布信息:“汉江2025年第1号洪水”在汉江上游形成
2025-09-07 19:00:00
2岁患儿罹患恶性肿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多学科保驾护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偶然因扁桃体发炎就医,却发现腹部“包藏”一枚肿瘤。7月底,2岁的小峰(化名)因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当地医院就诊
2025-09-07 20:04:00
鲁东大学7000余名2025级新生开学报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9月6日,来自五湖四海的7000余名2025级新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踏入鲁东大学的校门
2025-09-07 20:04:00
“跟着名家去旅行·蒙山文化高峰论坛”在蒙山成功举办
2025年9月6日至7日,由蒙山旅游集团主办,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蒙山康谷温泉承办的“探索蒙山诗意仙境的历史文化魅力——跟着名家去旅行·蒙山文化高峰论坛”在蒙山蒙童胜境
2025-09-07 22: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