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新研究:
加热牛奶可显著降低有传染性H5N1禽流感病毒数量
新华社洛杉矶6月21日电 美国一项实验室研究显示,生牛奶经过热处理,其中具有传染性的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数量会急剧下降。但是病毒含量较高的生牛奶样品在巴氏灭菌法常用温度72摄氏度下处理20秒后,仍可检测到少量有传染性的病毒。
3月下旬以来,美国奶牛中暴发的禽流感疫情引发美国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有卫生专家认为,喝生牛奶可能有风险,但巴氏灭菌法可灭活禽流感病毒。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近日发布公报说,由于有关禽流感病毒对巴氏灭菌法的敏感性数据仍很缺乏,该机构下属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人员领衔的团队在实验室中模拟巴氏灭菌法常用灭菌条件,测试了经过热处理的牛奶中H5N1病毒的稳定性。
巴氏灭菌法是乳制品行业广泛使用的消毒法。国际上通用的巴氏灭菌法工艺主要有两种,即将生牛奶加热到约63摄氏度并保持30分钟,或加热到约72摄氏度并保持15秒。
研究人员从一只死于禽流感的美洲狮肺部分离出H5N1病毒,将病毒分离培养物与未经消毒的生牛奶样品混合,并分别在63摄氏度和72摄氏度下对样品进行不同时长的热处理,然后对样品进行细胞培养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活性病毒及其数量。
研究发现,在63摄氏度下加热2.5分钟就可使牛奶样品中有传染性的H5N1病毒水平显著下降,加热30分钟可完全消除有传染性病毒;在72摄氏度下加热5秒可使有传染性病毒水平显著降低,但在该温度下经过20秒热处理后,仍有三分之一牛奶样品中发现了非常少量的有传染性的病毒。
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强调,该研究结果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的,并不能用于得出任何关于美国牛奶供应安全性的结论。此外,摄入含有活性H5N1病毒的生牛奶是否会导致人类疾病仍然未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