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呼伦湖十年之变: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8-24 07:50: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内蒙古大草原,有一片湖泊令人神往。它便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呼伦湖,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泊”,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维系草原生态平衡和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呼伦湖一度遭遇生态危机,外界曾断言它会是下一个罗布泊。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呼伦贝尔市从草原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管护能力建设、环境整治、科研监测、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水资源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今,呼伦湖畔鸿雁归来碧波荡漾,其治理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生态危机迎来转机

夏日的呼伦湖,水天一色,湖清岸净,飞鸟翔集。

一大早,义务巡湖牧民满达骑着摩托车来到湖边。“看到呼伦湖又清亮了,我觉得很安心。”从小在呼伦湖边长大,满达见证了呼伦湖生态由好到坏再变好的几经变迁,“小时候湖水清澈,能直接拉水喝。十多年前,湖面不断萎缩,漂着垃圾的水也没法喝了。”

受周期性干旱和人为活动影响,2002年至2012年,呼伦湖水位连续下降,湖面大幅缩减,湿地持续萎缩,野生动物锐减,流域生态安全告急。

“当时湖里鱼少了,鸟也没了,环湖草原沙化严重。”生活在呼伦湖东岸的牧民侯玉广回忆说,那时打猎、捕鸟、私捕乱捞屡禁不止。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全方位启动拯救呼伦湖行动,呼伦贝尔市扛起主体责任,把呼伦湖生态保护治理作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头工程,落实了多项保护与治理措施。

当地先从减少人为污染入手,取消了环湖餐饮和旅游活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牧民全部外迁,渔业公司退捕转产,并建设了10个生活污水处理回用项目,想尽一切办法将人为活动影响降到最低。

“呼伦湖流域有七成左右在新巴尔虎右旗境内,尽管当地常年干旱,但我们不向呼伦湖取一滴水。”新巴尔虎右旗委书记布和巴雅尔说。

呼伦贝尔还成立了一个专门保护湿地生态的公安部门——呼伦湖公安分局。该局副局长薛爱忠说,从2016年至今,他们侦办多起犯罪案件,有效遏制了破坏呼伦湖资源和环境的行为。

十年治理,生态危机迎来转机。监测显示,呼伦湖水位和水面稳中有升,水面已扩大至2244.3平方公里,水量达139.7亿立方米,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生态好转,野生动物又回来了。目前,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增加至345种,鱼类增加至39种,哺乳动物增加至38种。“多年不见的兔狲,前年竟然在我家牧场安了家。”满达站在岸边,他看见鸿雁一掠而下,停留在沼泽地上筑起了巢。

呼伦湖岸边一块牌子上写着:“除了足迹,我们什么也没留下。除了摄影,我们什么也没带走。”描述的正是现在人与湖和谐共生的关系。

从“治湖泊”到“治流域”

呼伦湖生态之变背后是保护理念之变。

“这些年呼伦湖治理与保护走过弯路,一度搁置,还曾在中央环保督察中被批进展缓慢。”呼伦贝尔市委书记高润喜说,全市痛定思痛,及时转变思路,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呼伦湖综合治理工作。

十年间,呼伦湖生态保护和治理理念发生了三重变化:一是由“就湖论湖”转变为流域综合治理;二是由“九龙治水”转变为协调统一;三是在“稳量盯质”基础上更加重视建设水生态。

“作为吞吐性湖泊,呼伦湖的水量多少和生态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游来水,不能‘就湖论湖’。”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邹伟东说。然而,呼伦湖治理之初更侧重治理湖体本身。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博士窦华山常年坚守在呼伦湖治理一线,他说:“当时各部门都是从各自角度出发,缺少对整个呼伦湖流域影响的考量。”之后,当地及时调整治理方案,统筹考虑湿地、沙地、草原和森林在区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与河湖之间的关系,全面推进呼伦湖流域综合治理。

为破解“九龙治水”的问题,呼伦贝尔市将涉及呼伦湖流域管理的多家机构合并,实现“一件事由一个部门来管”。

当地还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副组长的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领导小组上下联动,进一步推动了全流域一体化保护治理工作的开展。”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莫日根说。

呼伦湖的治理目标,也随着科研和实践的深入不断明晰起来。

窦华山表示,以前追求提升水质指标,但后来发现呼伦湖水质污染成因复杂,水质好坏也并不能完全反映环境质量的高低,比如水质虽差不适宜人类饮用,但依然能满足各种水生物生存需要。

2021年,生态环境部同意“十四五”期间对呼伦湖不再开展水质评价考核。呼伦湖也成为国家首个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考核的试点湖泊。窦华山说:“从关注水质到更侧重水生态,是呼伦湖转向科学治理的一大表现。”

守好一湖碧水仍需久久为功

眼下,呼伦湖迎来最美的时节,当地政府部门针对呼伦湖夏季易发的蓝藻水华现象,正加紧开展应急演练。

十年来,呼伦湖生态保护和治理取得长足进步,人们对呼伦湖流域生态的认识由浅入深,对问题成因的分析由表及里,治理方法也更加科学、精准。

不过,新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到夏天,局部湖水“异常”变绿,伴随着刺鼻的气味,岸边不时冲上来死鱼。蓝藻水华成了当前呼伦湖治理最棘手的问题。

“呼伦湖属于藻型湖泊,依靠人为力量很难完全控制蓝藻水华。因此当地主要是监测预警,在重点生态区域实施小范围人工治理。”窦华山说,目前呼伦湖监测预警能力尚不足,以呼伦湖的面积来说,现有的自动监测站数量还不能提供足够的数据采集量。

除此之外,基础研究薄弱、跨国科研合作不便等问题,愈发凸显。

“长时段的历史监测数据,才能反映湖泊的演替规律和枯水丰水周期,指导我们科学开展保护治理工作。”窦华山说,但目前我国关于呼伦湖的气象和水文资料只有六七十年跨度,水质也只有20多年的监测数据,历史资料缺失制约了基础研究。

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设单位——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两层小楼里几乎每个房间都摆满了实验检测仪器。研究院副院长敖文说:“科研仪器固然重要,但科研人员才是关键。目前研究院缺少高层次的科研人员。”

内蒙古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芳说,呼伦湖的治理成果来之不易,下一步治理必须依靠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遵循自然规律,采取稳慎精准的治理保护手段。

守好一湖碧水,护好绿水青山,仍需各方久久为功,接续探索方法和路径,进而实现从保护山河湖泊到促进生态环境的整体修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3年,5个小故事里的美丽中国
...7.85%。人民日报记者 王浩促进自然恢复,恢复水域面积“呼伦湖变得越来越美丽”冬日呼伦湖景色。 图片来源: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2月的呼伦湖,凛冽寒风中,2
2023-12-27 17:01:00
活力内蒙古|湾湾碧水映草原
...|湾湾碧水映草原人民网“行进中国”内蒙古调研采访团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是内蒙古的三大淡水湖,统称为“一湖两海”,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修复生态、防止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4-09-02 17:18:00
内蒙古“一湖两海”水质保持稳定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质监测和察汗淖尔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及生态监测,加大呼伦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和防控力度,呼伦湖、岱海水质保持稳定,乌梁素海水质达到Ⅳ类,察汗淖尔流域生态环境呈向好态势。”7日,在
2023-07-07 16:51:00
3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现身岱海流域
...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与呼伦湖、乌梁素海统称为内蒙古的“一湖两海”,共同担负着内蒙古重要的生态功能。丹顶鹤是珍稀鸟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也被称作
2024-02-18 14:19:00
...前检察建议,已全部整改。满洲里:把违规捕捞“赶出”呼伦湖今年5月7日至10日,布某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马尼敖包附近水域内使用挂网和水衩等工具,非法捕捞呼伦湖鲤鱼108
2023-10-14 06:50:00
...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冬日的呼伦贝尔市银装素裹,远眺呼伦湖,如一面“冰镜”,镶嵌进茫茫雪原。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为保护这泓碧水,呼伦贝尔市加强呼伦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落实多
2024-01-15 06:32:00
...自治区实施“一湖两海”及察汗淖尔保护治理项目64项,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水质保持稳定,察汗淖尔流域生态环境稳定向好。西藏自治区实施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3大类10项工程
2023-10-11 03:13:00
...尔综合治理,持续强化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监管,两次对呼伦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进行实地督导,并对岱海8条主要入湖河流治理保护、监测监管工作进行实地指导;上半年,呼伦湖、岱海水质总体
2023-07-28 08:47:00
...素海、高邮湖、太湖、瘦西湖、巢湖、阳澄湖、查干湖、呼伦湖全国13湖代表作交流发言,共同探索湖泊生态高水平保护和价值实现。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
2023-09-13 21:02: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科技赋能 装备美好丨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青岛召开
10月18日,以“科技赋能 装备美好”为主题的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青岛红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青岛市委副书记
2025-10-19 10:25:00
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龙大哥辣子鸡创始人李顺利:用美味干锅传递贵州热情
“贵州干锅,以‘干香’为魂,‘热辣’为韵,讲究食材先炒后煮,其味道浓郁奔放,完美展现了贵州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特质。”10月17日
2025-10-19 10:55:00
贵阳花溪区职业指导进校园系列活动助力毕业生扬帆起航
10月16日,“花式引才·溪望你来”2025年花溪区职业指导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活动特邀职业指导专家武星为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26届198名毕业生开展专题授课
2025-10-19 14:02:00
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丨“老凯俚酸汤鱼”创始人丁文建:用酸汤传递贵州的纯粹与自然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这句话生动道出了贵州人对酸汤的深厚情感。”10月17日,在贵州“三锅演义”生态黔菜推介会上
2025-10-19 14:02:00
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丨夏光忠:走出一条具有“六枝”辨识度的土特产“出山路”
“立志把农产品电商做到极致,通过不断优化运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等,走出一条具有‘六枝’辨识度的土特产出山之路,将小黄姜
2025-10-19 14:03:00
贵阳花溪区举办高校毕业生入企体验活动
10月15日,花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助力攻坚·就创青春”2025年高校毕业生入企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组织区内30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走进辖区企业
2025-10-19 14:03:00
2025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丨黄庆满:让一杯贵州牛奶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直播团队实现销售额5000万元,让更多消费者通过一杯贵州牛奶,认识贵州、信任贵州、爱上贵州。”10月18日
2025-10-19 14:03:00
“以前要跑好几趟,现在服务到身边”|回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五年
日前,德耐尔节能科技公司贵阳分公司负责人手握一纸证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7个工作日,超乎预料。”通过南明区“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服务
2025-10-19 21:50:00
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丨省商务厅副厅长朱霖毅:开拓黔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蓝海
“‘生态黔菜·美味健康’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和一份沉甸甸的产业邀请。我们热切期待,以本次产销大会为纽带
2025-10-19 14:03:00
今年1-9月 厦门开具发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17%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徐然)厦门市税务局发布的最新税收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开具发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
2025-10-18 08:59:00
前三季度福建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破千亿元
【我省深挖“金砖”商机】民营企业成“主力军”前三季度,福建省民营企业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725.9亿元,同比增长7.8%
2025-10-18 08:59:00
港口航运板块“抢滩”风口 相关概念股热度升温
近日,港口航运股逆市走强,成为A股市场亮点之一。板块内多只概念股持续活跃,中远海特、招商南油股价均连续三周收红。业内人士认为
2025-10-18 10:41:00
边风炜:调整很正常 但也很煎熬
本周市场迎来调整,或者不应该叫调整,说震荡更合理,因为上证指数几乎没有跌,一度还临近前高,不过双创指数跌了一些,整体市场投资者的感受不太好
2025-10-18 10:41:00
党建引领 金融护航:青岛农商银行十二条举措全力守住“粮袋子”
深秋时节,本是丰收喜悦之时,连绵秋雨却给秋收工作增添了挑战。农田积水、粮食存储环境潮湿、后续生产资金短缺等问题接踵而至
2025-10-18 12:06:00
2025沙特·中国—工业与建材展成功举办
10月12日至15日,由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贸促会联合主办的2025沙特·中国—工业与建材展在沙特阿拉伯王国首都利雅得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2025-10-18 1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