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进化透镜”让马铃薯育种少走弯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05 01: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5月4日电 (记者马爱平)4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报道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利用进化基因组学鉴定有害突变进而指导杂交马铃薯育种”。该研究发明了一种新的“进化透镜”技术,给育种专家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及早发现阻碍马铃薯育种的基因组“暗礁”,避免育种“走错路”。该成果标志着我国马铃薯育种率先进入基因组设计育种新时代。

该团队收集了大量茄科物种资源,完成了38个茄科基因组的组装,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将100个茄科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最终开发出了新的进化透镜技术。该团队利用该技术鉴定出17M高度保守的位点,研究人员利用这些保守位点信息,结合马铃薯群体的信息,构建了马铃薯有害突变二维图谱,将人们对马铃薯基因组的认知从一维的线的认识升级到了二维的面的认识。研究人员还利用该图谱开发了一个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更好地帮助育种专家制定早期育种决策,缩短马铃薯育种周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表示,该团队包括这项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奠定了我国在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优势地位。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马铃薯,还将会对粮、油、果、蔬、茶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这次研究中,该团队创新性地应用了茄科的比较基因组学与进化生物学来指导马铃薯育种,思路新颖,引领了马铃薯育种研究,对我国种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韩斌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钱前说:“这项研究基于茄科植物进化基因组学手段鉴定了马铃薯基因组上的有害突变,并将其应用到马铃薯育种中,大幅提高了马铃薯全基因组预测效率,这将实现杂交马铃薯育种的早期决策,加速育种进程,有望在短期内通过基因组设计创建更多高产优质的马铃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07: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进化透镜”技术加速杂交马铃薯育种
...报“优薯计划”取得重大突破“进化透镜”技术加速杂交马铃薯育种马铃薯是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全球有13亿人以马铃薯为主食。但马铃薯的育种进程却十分缓慢
2023-05-06 04:24:00
马铃薯杂交育种获重要突破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成功绘制有害突变基因二维图谱马铃薯杂交育种获重要突破【科技前沿】本报北京5月4日电(记者杨舒 通讯员蔡雨琪)马铃薯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但对育种家来说,培育优质马
2023-05-05 03:06:00
半月谈 | 小土豆,大突破 马铃薯种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在一农业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查看马铃薯脱毒苗生长情况 马希平 / 摄半月谈记者 哈丽娜作为四大主粮之一,马铃薯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育种、繁育和
2023-02-14 11:45:00
两位博士的航天育种“接力”
...转自:农村大众报胡柏耿(右)和张林海博士在交流航天马铃薯培育技术。“这批航天种子交给你了,它意义非凡,希望你们能有所收获。”“这批种子我们等得太久了。放心吧,我们的专业团队已
2024-01-18 16:40:00
蹲点故事③|土豆馒头、土豆麻花……这里把土豆吃法搞透了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马铃薯曲奇、马铃薯面条、马铃薯麻花、马铃薯全粉……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展台上,摆着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制品。与大多数育种企业不同,希森集团在育种、繁育的同时
2023-07-07 16:52:00
...06日 08版)本报讯(记者高平、王潇)近日,15000粒太空马铃薯种子在内蒙古商都县试验田开展试验种植,标志着经过太空之旅的实生籽已进入大田鉴定评价阶段。在商都县小海子镇,
2024-05-06 07:59:00
吕文霞: 马铃薯育种的“追梦人”
... 张蜀雁她是潜心科研的85后青年育种专家,她是致力于马铃薯育种的后起之秀,她更是立志于“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科研路上的奋斗者。她就是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
2024-05-20 03:00:00
河北围场:科技育种激活马铃薯 “芯”动力
...,在河北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广发永乡大杖子村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组培室里,一颗颗马铃薯脱毒苗在恒温的瓶子里不断生长。“我乡采取‘党支部+公司’模式,以新建储库为依托,
2024-04-10 11:49:00
乐陵2万粒马铃薯种子“回家”
...日报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 驻留中国空间站6个月乐陵2万粒马铃薯种子“回家”系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次尝试航天育种▲技术人员在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库察看种质资源试
2023-01-17 09: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