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雷达专家贲德院士:“十八般武艺”的雷达 你真的了解吗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3-16 09: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天上飞机数量众多,为什么它们能准确按特定轨道飞行?为什么卫星能够准确到达提前计算好的轨道运行?台风登陆前,为什么气象部门总能及时发布准确预警信号?……

一些现代社会看似平常的现象,其实背后都离不开雷达的“十八般武艺”。究竟什么是雷达?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载火控雷达的奠基者和带头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教授、科技委常委贲德接受中新网专访,介绍这个科技世界的低调“王者”。

“雷达原名无线电探测和测距设备,即‘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无线电radio取前两个字母ra,探测detect取首字母d,中间的‘and’取首字母a,测距ranging取首字母r,合起来就是radar。”贲德解释,正如其名,雷达是一种无线电探测设备。1935年,英国为了防御德国敌机对本土的攻击,发明了雷达。自雷达问世,它就在军事战争和民用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用途不同,各种雷达的结构不尽相同,但基本构件大致一致,包括发射机、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及显示器、电源设备、数据录取设备、抗干扰设备等。

“雷达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发射机产生的无线电波通过线路输送到天线,经过天线把无线电波向空中发射,无线电波碰到目标被反射后,又被雷达天线接收,继而通过线路传输到接收机,接收机把信号进行放大变换,最后由显示器显示一个脉冲信号,通过这个信号,我们可以判断目标的存在以及具体位置。”贲德介绍。

雷达的诞生源自战争的需求,但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和社会的发展,雷达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空中交通管制、气象、汽车防撞、地质探测……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其实处处离不开雷达。

“在我说话这一瞬间,在中国上空可能有1000多架民航机飞过,民航业的迅速发展让飞机数量剧增。多亏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的出现,如此数量的飞机才能井然有序地按照自己的航线飞行,不致相撞。”贲德说,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保证了空中交通的安全和可靠。

“至于气象雷达,就更常见了。在极端天气到来时,台风暴雨的具体位置,降雨量分布……这些都是通过气象雷达来提前预知。”贲德指出,气象雷达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提前预报灾害发生的规模大小和具体位置,提醒公众及时采取措施避害。目前,气象雷达在中国的分布和应用都相当广泛。

兔年贺岁档《流浪地球2》赢得公众一致好评,该电影中展现了许多人类探索地外文明的场景,贲德也向大家介绍了雷达在“流浪地球”中所发挥的作用。

“深空探测也需要雷达,由于深空星球离地球太远,动辄以光年计,这么远的距离,一般的雷达已无能为力,射频天文探测设备则可以实现深空探测,它是以接收星球辐射的无线电波进行工作的。中国著名的‘天眼’就是射频天文探测设备,最远已探测到10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

科幻小说《三体》中,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了太阳能量镜面增益反射效应,将太阳作为一个汇聚的镜像,借此放大发射信号来实现Ⅱ型文明能级的发射。贲德认为:“太阳能量镜面增益反射效应的设想很大胆,但太阳表面是球面,不是平面,这个设想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尽管科幻作品往往带有一定的想象性,但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雷达和其他科技的发展将会真正实现这个设想,让科幻走进现实。”贲德说。(中新网唐娟 卢薇 申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6 1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雷达可以监测到外星人和飞船吗?”扬子晚报小记者、小报童与五位科学“大咖”对话7月15日,一场“超级对话”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展开。中国
2023-07-17 01:27:00
新一代雷达首秀世界雷达博览会,反隐身体系拼图进一步完善
反隐身雷达、“无人机克星”集中亮相世界雷达博览会。4月13日, 2023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开幕。本届雷达博览会以“雷达融合世界,数智引领未来”为主题,同期举办
2023-04-13 21:17:00
大国重器构建“空间长城” 彰显中国“硬核”实力
...建成的子午工程标志性设备之一——海南三亚非相干散射雷达就掌握了这一关键核心技术,这也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地基电离层探测设备。我国建成世界最先进地基电离层探测设备不久前,这个空间
2023-12-28 16:27:00
张凯临:激光雷达赋能“透明海洋”探测
...日报张凯临,中国海洋大学正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激光雷达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一半多的科研生涯都在各型激光雷达的研制中度过,这是他的兴趣,更是他给自己规定的使命。科研、创新已经刻在
2024-03-14 12:22:00
...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简称十四所)开讲。老中青科学家就雷达、北斗导航、芯片等前沿科技做了生动科普,科学的魅力、科学家精神的光彩也在师生互动中涌流。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紧密相连十四
2023-07-17 02:15:00
“三体”照进现实:“中国复眼”助力中国版“行星防御计划”
...“中国复眼”——目前世界上计划构建的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 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中国复眼”项目,学名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其一期于2022年末正式开机
2023-10-24 13:40:00
为防止地球“流浪” “中国复眼”二期在云阳正式开建
... 2月14日,“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在重庆云阳县正式开工建设。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龙腾,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王沙飞出席开工活动。“中
2023-02-16 06:54:00
海上雷达和视频智能分析平台在海港口岸锚地监管中的应用
海上雷达和视频智能分析平台以雷达、光电、AIS为主要传感器,主动探测水面各种移动和固定的中、小型目标,融合AIS信号形成海上目标分布态势,通过目标筛选、跟踪、区域警戒、光电联动等
2023-01-25 11:00:00
...2月14日,“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在重庆市云阳县开工。该项目将建设25部30米孔径雷达,计划于2025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强的深空
2023-02-15 08:5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智云(SCA生态发布会)圆满落幕 ——全球生态共振,开启智能新时代
【香港,2025年8月19日】由智云AI主办的SCA香港大会在香港盛大举行,并在热烈掌声和深度交流中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使命·品牌·生态”为主题
2025-08-23 13:05:00
不是不想买,是不会用!老年人买保险“数字鸿沟”谁来填?
“我爸今年60岁了,以前对保险没什么概念,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他开始意识到保障的重要性,可投保时犯了难,手机APP字太小
2025-08-22 08:08:00
●黄开典这个暑期,厦门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周杰伦、陈小春等歌手演唱会,乒超联赛等体育赛事陆续“登鹭”,一场场文体盛宴吸引全国各地的观众奔赴而来
2025-08-22 08:47: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国产钨钢钻头实现重大突破。近日,厦门麦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生产出直径仅0.009毫米(9微米)的钨钢钻头
2025-08-22 08:4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近日,市财政局联合市住房和建设局创新资产推介模式,首次在阿里巴巴资产交易和京东拍卖平台开展资产线上招商推介活动
2025-08-22 08:47:00
近日,中电鑫龙子公司安徽森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森源”)再次凭借优质的产品性能与卓越的服务品质,签约河北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瑞丰钢铁”)“145MW超临界煤气发电”及“170万吨焙烧机”两大关键工程
2025-08-22 09:13:00
现场网络流量激增167%!济宁移动全力保障“山东虾味鲜争霸赛”
大众网记者 刘迪 通讯员 吴广森 济宁报道8月14日至17日,“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第三场单品赛——“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争霸赛在济宁市任城区津多里中心广场举办
2025-08-22 09:16:00
面对国内高端搬家市场日益增长的精细化服务需求,互联网搬家平台“蓝犀牛搬家”于近日宣布,对旗下的日式搬家服务进行重大升级
2025-08-22 09:19:00
新华社《半月谈》聚焦视源机器人:能巡逻、能巡检,四足机器狗已走进日常工作生活
你能想象一只机器狗在步行街巡逻、在变电站巡检、甚至还能帮你“上课”吗?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近日,新华社《半月谈》专访视源股份高层段宇
2025-08-22 09:19:00
菏泽联通客户日:线上线下齐发力,暖心服务获赞无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秋梅 通讯员 陈芳8月 19 日,菏泽联通客户日线下活动再度启程,10 个旗舰厅同步开展,通过提前邀约意向客户
2025-08-22 09:36:00
全省首次应用!十堰布设颗粒物通量激光雷达为空气做“CT扫描”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通讯员 叶相成 朱陈沁子)日前,在十堰市张湾区某小区楼顶,市生态环境局布设的一套球形三维扫描颗粒物通量激光雷达
2025-08-22 11:24:00
在方寸电站间磨砺出创新之刃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在攀钢钒能源动力分公司热动专业区发电站,55MW发电机组冷风器冷油器在线反洗及串级节能操作法的成功应用
2025-08-22 11:44:00
从“谷子”到“痛金” IP赋能黄金产业年轻化发展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琦琛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18岁至34岁消费者已成为黄金首饰消费的主力军。随着年轻人对黄金兴趣回归
2025-08-22 11:44:00
“演唱会+城市”叠加效应激发粉丝经济新活力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琦琛今年夏天,北京仿佛化身为一座名为“MaydayLand”的城市主题公园。五月天“回到那一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在鸟巢连开13场
2025-08-22 11:44:00
2025 年 7 月 21 日,聚焦计量检验检测一体化服务的数字化平台 —— 三测计量检测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该平台由深圳镎普检验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2025-08-22 1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