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变身”射箭赛场
江苏队收获两块铜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程锦欣
“10环!”“江苏队!加油!”10月22日,2024年全国室外射箭锦标赛(公开组)决赛在位于南京夫子庙景区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落幕,一名名现代“武状元”以箭矢书写佳绩,为观众带来一场扣人心弦的体育盛宴。
近几年射箭全国赛事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本次比赛共设置反曲弓男子女子个人、团体和混合团体等共17个比赛小项,经过5天激烈比拼,上海、吉林、山东等10支代表队的35名运动员来到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角逐5项淘汰赛的奖牌。最终,上海队获得混合团体和女子团体两项冠军,吉林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上海队的朱静怡夺得女子个人赛金牌,男子个人赛金牌则被山东队的冯浩收入囊中。江苏队拿到男子团体铜牌和混合团体铜牌。
“解元”“会元”“状元”,决赛现场,运动员登场前都需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前的“连中三元”牌坊下依次经过。击鼓催征稳箭靶,随着振奋人心的击鼓声响起,决赛正式拉开帷幕。选手们站在江南贡院的牌坊一侧,向着对面70米之外位于明远楼前的箭靶上射出箭矢。
“8环”“10环”……队伍之间比分紧咬,赛况十分胶着,场外每射完一箭,观众们都给予热烈掌声,为选手们加油鼓劲。
据江苏省方山训练基地副主任董念介绍,今年的全国室外射箭锦标赛(公开组)共有来自全国各地33支代表队的368名运动员参赛,是近几年射箭全国赛事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比赛氛围感拉满,吸引众多市民游客
河南省射箭队队员沈佳雯表示,去年她曾随队来到南京参加过该赛事,但未上场,今年是作为主力队员登场比拼。来到夫子庙景区,沈佳雯感受到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面对观众的热情呼喊,她认为比赛的氛围感拉满,与平时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观众的鼓励更能激发我内心对射箭的热爱,虽然这次比赛的对手很强劲,但我们也发挥出了应有水平,我觉得我们做得很好。”
“加油!加油!再射一个10环!”一声稚嫩的助威吸引了现场不少观众的注意。在夫子庙小学就读一年级的张子诚恰好放学路过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爸爸便带他在一旁观看比赛。除了南京市民,该赛事更是吸引了不少在夫子庙景区游玩的外地游客。来自重庆的许琪和朋友身着汉服前来拍照“出片”,恰好遇到赛事举办,她们表示:“从没想过体育比赛还能在传统景区里举办,真是又‘见世面’了。”
体育赛事进景区,“全民观赛”氛围热烈
作为“体育+旅游”的重要创新项目,继2023年成功举办后,全国室外射箭锦标赛(公开组)决赛再度走进景区、走进历史文化街区,持续深化赛事活动与旅游文化场景融合,将体育赛事送至百姓身边,营造出“全民观赛”的热烈氛围,也丰富了体育赛事活动的内涵。
“希望能更好地把射箭项目带到大众身边,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董念说。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局)副局长解士东表示,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举办该赛事十分契合场景,游客现场变观众,实现了赛事和景区的“双向奔赴”。
比赛现场,除了精彩刺激的比赛,还设置了拍照打卡点、射箭体验等让观众参与互动,比赛间隙,舞龙舞狮、武术、八段锦等表演也悉数登场。
“今年的赛事现场增加了更多与观众的互动体验,把不同的运动项目‘搬’进景区也是对体育运动的宣传,现场观众能感受到更进一步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南京市体育竞赛和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汪杨介绍,为了增强观众的观赛体验,赛场旁还专门设置了一块电子屏幕实时直播赛事画面,让观众更加近距离享受射箭运动的魅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