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商遥遥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从河源开始,劈峡谷、穿红层,经沙漠、越黄土,历经5464公里奔流入海,最终在东营这片土地上呈现出黄蓝交汇的美丽奇景。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势必要找准坐标、统筹全局。近年来,东营区在深入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的同时,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创新资源功能,将经济发展放在大局中定位、谋划和思考,奋力拓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焦创新驱动,“跑”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加速度”
“我们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检验检测项目最全的深海油气水下技术与装备检测实验室, 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可实现3000米水下(深水)环境模拟测试的实验室,重点开展水下钻井井口、水下采油树、水下无人遥控潜水器(ROV)等数字化水下生产系统技术与装备研发,可以同时容纳浅水、深水和超深水各种各样的装备进行实验及现场环境模拟。”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裁盖海洋介绍到。“目前,威飞海洋已全面完成浅水开发模式下水下井口和采油树、采气树、注水树装备技术研发与制造,下一步将聚焦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大力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引领科技攻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18日,注册资本20000万人民币,由东营区财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是东营市唯一一家以海洋和水下油气装备为主业的国有企业。公司定位于油气能源领域海洋及水下流体控制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专注于海洋油气能领域流体控制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的国际化企业。
威飞海洋中国生产制造基地占地87000平方米,建有5个车间,高端数控设备100余台,包含国内外顶级的立式和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镗铣中心等。公司拥有奥地利原装进口 Fronius 流道焊机、氩孤焊机,可满足承压焊接和流道内壁堆焊的要求,其生产智能化程度、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均为行业内领先水平。
聚焦科技赋能,盐碱地上培育出美丽乡村
在龙居林场的一隅坐落着一栋集办公、科研、学术交流、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实验楼——中科院专家工作站及东营盐生植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实验楼。
中科院专家工作站及东营盐生植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实验楼是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为更好进行高耐盐经济植物筛选和规模化繁育,建立的种质资源苗圃种源繁育基地,为新种质资源创建、耐盐经济植物新品种培育和配套工程化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保障。
这栋实验楼建成后,除作为耐盐植物的科研基地,进行耐盐植物的研究和选育外,还是社会公益性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面向公众开放的生态型旅游场所。
在这栋实验楼里,有耐盐植物标本室、图片展览室、多功能影视演播厅等科普场所,并制作保存了一批耐盐植物标本、图片、影像资料等,把科学实验和生态旅游观光有机的融为一体,把基地建成一个多功能的科研生态旅游区。
据了解,该繁育基地已完成高耐盐经济植物规模化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体系及规范/标准30套,培育筛选耐盐植物60余种,种植推广耐盐碱草皮3000亩,年可提供耐盐草坪30万平方,种植耐盐甜高粱、玉米青储、紫花苜蓿等牧草700亩,年产优质牧草5000吨。培育的耐盐碱能力强、经济推广价值高的碱蓬、狗牙根、观赏花卉等都已实现了初步产业化。其中,狗牙根的耐盐度达到了表土含盐量的15‰,在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三里村、西史村两个已脱贫省定贫困村种植600余亩,提供9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村集体增收18万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聚焦环境治理,打造黄河绿色生态屏障
秋意渐浓,浸染红枫。在龙居镇新建设的枫叶林中可以看到枫叶彤彤簇簇,浓淡相间,红黄交融,如诗如画。
“近年来,我们主要实施了包括竹园、银杏园、海棠园、红枫园等13个游园的建设,为的就是将我们这个林业资源的价值进一步体现。”
据了解,东营区立足生态现状,实施国土绿化三年行动、沿黄土地复垦等一系列举措,为沿黄生态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龙居湾”沿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以来,按照“两带两线一片多点”规划设计,谋划启动了沿黄生态长廊项目,实施了新增造林、林地改造提升、湿地保护等14项子工程,着力构建了黄河流经东营的第一道“生态屏障”。
“沿黄生态长廊”项目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建设模式,累计完成政府投资1.3亿元,吸纳企业、群众投资0.7亿余元,更新提档树木1.2万亩,新增林地860亩,改造提升4200亩,完成三年实施计划的85%以上。同时,以生态长廊建设为抓手,在生态价值实现模式上先行先试,三线发力释放生态红利:一是经济林苗木交易价值。培育发展王家蜜桃、朱家甜梨、三里香梨、速生杨、林下西瓜、高档苗木等经济林种植,提升经济林苗木交易收益。二是森林康养文旅价值。构建岸绿景美的林海风光,结合4A级旅游景区建设,实现年均接待游客60万人次以上,康养文旅收入超过5000余万元。三是碳指标交易价值。片区内森林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55万吨,释放氧气1.86万吨,着力通过碳指标交易把生态红利转化为经济红利。通过3条价值实现渠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以生态振兴为沿黄乡村振兴夯实了坚实基础。
立潮头之上,方见大河奔涌;于高山之巅,更觉长风浩荡。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久久为功,东营区将咬定目标、奋勇争先,不断书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