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传统药企转型进行时:“买买买”成常态,光靠口号和砸钱做不了创新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12-20 12:20:00 来源:时代财经

“中国医药市场的逻辑已然发生改变,于传统药企而言,向创新药层面转变的路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传统药企转型进行时:“买买买”成常态,光靠口号和砸钱做不了创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4年,中国药审制度改革进入第十年,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竞争加剧,老牌传统药企向“新”转型的进程正在提速。

11月底,科伦药业(002422.SZ)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06990.HK)对外宣布,其首款针对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成人患者的国产靶向TROP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芦康沙妥珠单抗(商品名:佳泰莱)获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于中国上市。这是首个国产TROP2ADC在中国获批上市,也是中国首个获得完全批准上市的国产ADC。

这是“输液大王”科伦药业在转型做创新药后的又一次成功。

无独有偶,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下称“中生制药”)也在创新药领域加快布局。11月20日,中生制药与礼新医药签署了股权投资及战略合作协议,中生制药将以自筹资金入股礼新医药,以1.42亿元的价格获得礼新医药4.91%的股权,并就LM-108及未来潜在的多个创新双特异性抗体或抗体偶联药物在中国大陆地区达成战略合作。

而在此之前,2024年10月底,中生制药采用“协议转让+部分要约”的方式对浩欧博(688656.SH)进行收购,总价格为6.3亿元。收购完成后,中生制药将通过全资子公司辉煌润康和控股子公司双润正安持有浩欧博55%股权,成为浩欧博新的实际控制人。

一位医药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时代财经,中生制药此举实际上是传统药企转型趋势下必要的一环。按照目前市场形势和中生制药本身的市场地位,这一企业更倾向于对外投资与自主研发“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方式转型,这些事大多是传统药企转型在做的事情。从目前企业的变化也可以观察到,中生制药向创新方向转型的策略不只是对外收购、入股,买买买等方式进行转型,它也在对内自主研发项目。

科伦博泰和中生制药在创新药领域动作频频,是老牌传统药企转型加速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中国实施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起,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药申报、集采等各类医药政策的推进,国内医药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有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17年以后,国产新药IND(新药临床研究申请)及新药IND的获批数量在逐年增长,打破了进口药物占国内创新药品种“半壁江山”的局面。根据Insight数据库统计,中国新药IND的数量从2017年的548件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3090件,2024年上半年已申报1472件;2017年~2023年,新药IND的获批数量亦在逐年增长,从501件增长至2640件,同比增长13.55%,2024年上半年已获批2044件。

多位受访人士对时代财经指出,与此前相比,中国医药市场的逻辑已然发生改变,于传统药企而言,向创新药层面转变的路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如果仍然停留在此前依靠大的仿制药单品或几个产品继续销售的逻辑向前走,而不创新,必然没有未来。

转什么?怎么转?

众多传统药企已经意识到创新转型的必要性,但怎么转、转什么,并非只有一个答案。

多位受访者告诉时代财经,传统药企向创新药转型大致上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外延式”,即对外合作,包括并购、与创新药企合作或获得其他资本方的关注,从而获得管线、平台或者收购某个优质企业等,借助外力达到转型目的。

多位受访人士对时代财经称,“买买买”已经成为传统药企向创新方向转型的常态化选择之一,近几年不仅是跨国药企通过这一策略物色中国本土的好项目,传统药企也不例外,他们挑选合适的项目、靶点,买过来为自己的创新药跑道添加筹码。

以华东医药(000963.SZ)为例,过去几年,华东医药在“买买买”方面备受瞩目,甚至被业内称为“BD狂人”。2021-2023年,其在3年内共完成BD交易超20笔。进入2024年,华东医药仍在延续凶猛的外延式扩张,仅前8个月就“下单”了6笔,据时代财经统计,其涉及的交易金额合计最高超过50亿元。

另一种是“内生式”,即依靠企业自身研发,如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科伦药业等大型传统药企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但这种模式投入高,也比较难回报,甚至有可能追赶不上市场的节奏,在某个靶点已经布局的情况下,很难有先发优势及开拓市场规模的可能性。

这些年,恒瑞医药重金砸向创新药领域。截至目前,恒瑞医药累计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400亿元,从2021年到2023年平均每年投入超过6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其研发费用为45.49亿元,同比增加22%。目前,恒瑞医药正在临床开发阶段的创新产品有90多个,在国内外开展的临床试验多达300余项。

E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杜臣向时代财经进一步解释了传统药企“内生式”转型到底是如何推进的。他指出,“内生式”转型一般分为体外孵化和母体内培育两种路径,体外孵化是指完全做外部研发,单独建设,独立核算等,如科伦博泰;母体内培育则是从思维方式、经营方式、人才激励方式、技术进步,乃至企业文化上都要脱胎换骨,才能进一步发展创新药。

科伦药业是体外孵化的典型代表。2016年,“输液大王”科伦药业才真正下定决心落下创新药的这步棋。这一年,科伦博泰成立,七年后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2022年,科伦博泰与默沙东就数款ADC产品达成超百亿美元的交易,引发业界关注。科伦博泰在2024年半年报中表示,预期在2024年下半年或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核心产品sac-TMT(商品名:佳泰莱)、A166(商品名:舒泰莱)、A167(商品名:科泰莱)及A140(商品名:达泰莱)。公司已经组建了一支成熟的商业化团队,筹备并实行战略产品的营销和商业化。

传统药企转型进行时:“买买买”成常态,光靠口号和砸钱做不了创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随着市场竞争升级,大部分传统药企在转型过程中并未局限于某种单一的策略。根据自身的资金、研发、人才等优势的不同,各家药企有倾向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

近年来,石药集团(01093.HK)就通过资产腾挪、整合的方式进行创新转型。2023年,石药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新诺威(300765.SZ)以18.71亿元的现金增资收购石药集团另一家子公司——巨石生物51%股权,实现对巨石生物的控股。

巨石生物成立于2019年,是石药集团的生物创新药核心资产之一。根据公告,巨石生物主要研发抗体类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以及mRNA疫苗,是石药集团发展创新药的载体,其“度恩泰”系国内首个获批上市针对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

也是在这一年的11月,新诺威正式更名为“石药创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0月,新诺威公布了收购石药百克的方案,计划以76亿元的对价收购石药百克100%股权。通过此次交易,新诺威将国内首款长效升白生物药物“津优力”收入囊中,并实现在GLP-1产品系列的布局。

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业务合伙人陈建国对时代财经表示,“自主或是对外并购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不足。自主创新要自己组建团队,要有实力、有体系,以及有目标和方向,包括本身的文化、机制都能够支撑其走下去。并购则需要企业对项目有选择判断的能力,包括对后期的进程有一个足够的预判。两种策略不一定谁更好,要看企业如何选择。”

人才和专业化挑战

时代财经梳理发现,一些大型传统药企已经在中国创新药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决定向创新药方向转型,也逐步摸索清楚了自己的实力和加码的方向。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投资人士对时代财经指出,像上述提到的石药集团、科伦药业在转型过程中均各有特色。石药集团从原料药到制剂再到制造创新,实际上整个结构做了调整,后续又有资源支持持续输出创新能力;科伦药业则是将旗下的创新领域公司化,从大输液方向转型,再到资本运作,整个脉络和选择都是比较可行的。

但时代财经也观察到,有些传统药企转型起步较晚,是在集采等政策导致其原有的主营业务失速之后,才进一步在创新药领域重金加码。

多位受访人士对时代财经指出,传统药企在变革过程中尽管资金链相对充足,但明显有劣势的一面。向创新药靠近意味着内部的模式也要从传统向创新方面转变,有创新的人才、有对创新项目的敏感性和判断力,这当中不仅是依靠外部的变革趋势指引以及砸钱解决,更多的是传统与创新的磨合与不断交锋,谁取胜了,谁才能继续存活下去。

“当一家传统的药企决定开始做创新药,首先想到的是引进高层次的人才,这些人才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更偏向创新、革新,更接近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模式,但其理念或许与传统企业的老板有冲突,科学家喜欢这种方式研发、布局创新药,但老板不喜欢,创新药研发就很难进行下去。”杜臣形象地告诉时代财经,他看到过很多类似的案例,人才与传统药企的运营模式、企业文化、研发模式相冲突,最终导致创新无法进行。

陈建国也对时代财经指出,很多上市公司高喊创新,要向创新药行列发力,但是连续几年都没有任何动作或者项目没有任何进展,这种情况也比比皆是。对企业来说,硬件条件诸如实验室、团队比较容易可以买到、挖到,但是企业老板、团队对于创新的认识到什么层面才是关键。这也是传统药企转型的困境,即管理层的滞后性,他们自己都没有想清楚怎么做创新。

“到底要把创新做到什么位置,投入多少、获得什么成绩,需要耐心资本,创新也同样需要耐心。有的企业急功近利,判断就可能是错的,投入也可能是错位的;有的企业则每年动作明确,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做创新药可能很久,但最终可能有较好的结果。”陈建国告诉时代财经。

不仅如此,即便想明白如何创新,也需要快准狠地研发或者购买项目。当下,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买买买”的动作加快,且相对来说价格开得更高,项目抢得更快。在很多优质的管线上,传统药企面临着来自跨国药企的激烈竞争。

诸如最近一个多月,默沙东先于中生制药与礼新医药达成合作,以5.88亿美元的预付款、2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从礼新医药获得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也与中国Biotech普米斯达成合作,以8亿美元的预付款、1.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收购该公司。

“从对外投资的角度来看,这种收购、买管线动作在全球及中国市场会越来越多,特别是整个医药融资市场环境改变之后,大药企也会把更多的精力瞄向积极创新的企业。这就需要企业的判断力和动作效率。”陈建国对时代财经指出,当下,一些传统药企的这种判断力、专业性以及果断性仍然不足。一方面,很多传统药企还在观望,对向创新药方向调整、调动资金时犹豫不决,没有放长线到钓大鱼的心态,只想短线成功;另一方面,内部人缺乏项目好坏判断的专业性能力,整个市场的玩法变了,但一些企业还在原地踏步,对新项目判断鲜少有经验。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0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报秦皇岛市总集聚创新资源激发集群效应【推进“产改”进行时】三大创新联盟让高技能人才和产业高效对接本报特约记者 朱润胜 本报通讯员 刘宇红 孙静《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
2024-01-29 04:26:00
(“八八战略”观澜)在梦想小镇看见“梦”:将创业创新进行到底
...体,扶持一批批特色小镇从零起步、迭代成长。“梦想”进行时:欢迎“为爱发电”的人们走进梦想小镇里的掌派科技,满满的“二次元”元素与动漫周边令人眼前一亮。企业创始人李丹丹是名“9
2023-08-17 17:43:00
...。”2月14日,石家庄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黄河大道派出所石药集团警务室民警吕准昌,接到石药集团保卫部经理于东的电话,一名员工需要开具一份无犯罪证明。这个警务室距离石药集团大门不
2025-02-16 08:04:00
文化书院进行时 | 精彩纷呈!学府社区文化书院活动不断“上新”
大众网记者 孙莹 淄博报道“社区里的文化活动很多,我们老年人在小区门口就能上课了。”谈及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淄博高青县芦湖街道学府社区的居民们对社区文化书院开展的活动赞不绝口。近
2025-03-11 09:53:00
【冀观察】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河北企业的进与退
...看到准确识别、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重要性,也能看见传统钢企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无法绕过的“必答题”。“消失”的国企今年,一家曾是入榜河北企业中第2名的企业,在沉寂
2024-09-13 12:43:00
文化书院进行时 | 打造渔阳书院 共建文化家园
大众网记者 孙莹 淄博报道淄博市桓台县少海街道少海社区通过创设文化空间、发动多元力量,以文聚力、以文惠民、以文化人,打造文化品牌,建设渔阳书院。打造平台、以“书院+”模式为核心,
2025-03-19 12:40:00
企业热议推进新型工业化
...织形式、有效人才梯队、有效激励方式和有效文化氛围。石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东晨:“通过持续创新为企业发展赋能,做好药、为中国”石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东晨表示,生物医药战线必
2023-10-10 10:33:00
32家冀企进入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平持续提升,竞争力稳步增强。近年来,河北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
2025-09-21 08:13:00
...,已成为石家庄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留住本土人才的常态化招聘服务品牌,每年吸引省内外大量优质企业参会。本次活动前两站的参会单位共计1300余家,提供5万余个招聘岗位。目前,河
2024-03-28 18:42: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东莞滨海湾人工智能产业创投母基金登记成立
近日,东莞滨海湾人工智能产业创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3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东莞
2025-11-03 15:48:00
狮山商务创新区数创国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全面冲出“正负零”,开启地上建设新篇章
10月31日,由中铁建工承建的狮山商务创新区数创国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顺利完成首个关键节点——主楼全面冲出“正负零”,标志着项目地下结构施工全面完成
2025-11-03 12:32:00
世茂服务二十年,再启温度新征程
2025年10月30日,世茂服务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双周年时刻”——成立二十周年、上市五周年。二十年深耕,见证了中国城市服务行业从物业管理到全域生态的迭代
2025-11-03 12:32:00
观山湖区首家“反诈主题咖啡店”正式开放 中国银行贵阳市观山湖支行携手多方创新推动反诈宣传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王静怡)2025年10月30日傍晚,贵阳市观山湖区首家“反诈主题咖啡店”在长岭街道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3 13:55:00
鲁网11月3日讯近日,建设银行泰安新泰支行成功为当地某高新技术企业获批2.94亿元授信额度,银企关系实现进一步加深,支行与辖内重点客户的沟通合作迈向新台阶
2025-11-03 14:01:00
国科江城具身智能股权投资基金登记成立
近日,国科江城具身智能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8.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
2025-11-03 10:24:00
今创集团成立航空航天产投公司,含AI业务
近日,常州今创航空航天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微小卫星科研试验;微小卫星生产制造;火箭发射设备研发和制造
2025-11-03 10:24: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新设智慧园区运营管理公司
近日,广州五零六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土地使用权租赁;园区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
2025-11-03 10:24:00
新石器成立智行科技公司,含AI及机器人业务
近日,芜湖熵宇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子夷,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
2025-11-03 10:24:00
叠纸网络在上海成立元叠文化公司
近日,上海元叠文化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网络文化经营;出版物零售;出版物批发;出版物互联网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苏州叠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
2025-11-03 10:24:00
肖战告黑粉侵权案件审理终结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向寇某公告送达民事判决书。公告显示,肖战与其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已审理终结,法院要求寇某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领取判决书,逾期则视为送达。
2025-11-03 10:36:00
建设银行泰安分行成功落地“智慧收款”收汇业务
鲁网11月3日讯为进一步加速优质客户的免审核和直通入账服务效率,提升对公跨境汇款差异化审核作业质效,为外贸企业营造“越诚信越便利
2025-11-03 10:55:00
免税店政策11月1日起“升级”,企查查:现存免税相关企业3.24万家
据媒体报道,近日,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
2025-11-03 11:00:00
三季报出炉 厦门上市公司营收稳利润增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根据厦门上市公司协会披露,截至10月31日,厦门辖区68家上市公司三季报已全部出炉,实现营业总收入13284
2025-11-03 08:24:00
2025贵商大会|贵州广东总商会会长丁林洪:把握东西部协作新机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雪雪编辑 朱登芳二审 江婷婷三审 岳振
2025-11-02 1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