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ChatGPT大“火”,从教育角度如何对待这股新的人工智能热潮?
发挥知识创造能力 着重创新模式培养
■本报记者 李蕾
ChatGPT正在掀起一股新的人工智能热潮。
最近大“火”的ChatGPT,获得微软巨额投资。不少商界大佬也纷纷夸赞ChatGPT。马斯克表示,“ChatGPT很惊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人工智能不远了”。微软CEO纳德拉说,“AIGC堪比工业革命!微软将全线接入ChatGPT”。美国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也宣布,计划使用OpenAI提供的人工智能技术协助创作个性化内容。
一石激起千层浪。
谷歌一直在研发一款名为Bard的实验性对话AI服务,2月7日起,谷歌将其开放给信任的开发者,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把它向更广泛的受众开放。百度计划在今年3月推出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服务,最初版本将嵌入其搜索服务中。百度CEO李彦宏对于该项目的定位是“引领搜索体验的代际变革”。
那么,ChatGPT为何此时大“火”?能写论文的ChatGPT对教育有何冲击?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何启示?记者采访了教育领域的专家。
为何此时大“火”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杨思蓓介绍,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所开发的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ChatGPT基于之前开发的语言模型构架,附加了监督学习和可以基于人类反馈回答的强化学习。
OpenAI官方称,ChatGPT是在人类的帮助下创建并训练的,人类训练师对该AI早期版本回答查询的方式进行排名和评级。然后,这些信息被反馈到系统中,系统会根据训练师的偏好来调整答案。杨思蓓进一步解释,ChatGPT和之前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区别在于它真正尝试去解决AI校正这个问题,即可通过校正语言模型使其更好地理解人的指示,也就是强化学习。
为何此时会大“火”?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同济大学教授汪镭认为,这种模型遇到需求解的具体问题时,需要以大量的学习样本为基础,因此,此次大规模宣传的真正目标可能是吸引各类社会用户,积累学习样本数据,为商家创造应用的平台基础。
工作会被机器取代吗
有人大胆预测,这个ChatGPT未来将取代不少人的工作,这是真的吗?
自AI(人工智能)概念诞生起,AI取代人类工种的可能就被反复讨论,ChatGPT横空出世两个多月后,这一忧虑被进一步放大。“一些重复性和高度规范化的工作可能会被自动化和机器人取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这样的工作都将被取代。”
中国高教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秘书长、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刘志阳认为,未来AI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加入将会越来越普遍。更加类人化的AI不仅可以根据以往数据作出简单的趋势性判断,也将结合更加纷繁的场景参数作出更加自主的综合性决策。AI与人类不再是生产者和生产工具之间的简单关系,更像是工作伙伴或生活伙伴之间的亲密关系,人类和AI的共生共存变成了一种技术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趋势。例如,知名软件服务公司SAP就适应社会需求开发了“数字董事”这一专用AI,由于数字董事掌握了公司专有业务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在董事会中发表相应意见。这也可以看作是AI从原有替代简单劳动的功能演变为替代部分复杂劳动功能的一个渐进趋势。
AI对传统教育领域有何冲击?“从整体及动态教育平台的发展角度看,AI的发展是一种智能化的迭代更新模式,是符合事物螺旋式循环上升的发展模式的。”汪镭认为,AI对教育来说,可以将其中最简单的知识采集、存储和知识对应变换功能用机器实现,从而解放在这些领域工作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发挥人脑最擅长的思考功能,将由机器解放出来的教育工作者主动用于更高级别的知识理解、知识创造和智能创新工作。
AI时代如何“教”与“学”
AI时代,高校该如何“教”与“学”?目前,国外已经有一些学生借助ChatGPT去完成作业,甚至撰写论文。“作为学校的AI教授,对于学生去探索使用更好的AI技术持开放态度。”杨思蓓表示,除此之外,老师作为教学者更应该帮助学生去意识到,像ChatGPT这样的AI程序,它也有可能有欺骗性,比如它可能会以一种非常自信的口吻来编造出一些事实。老师有责任提醒学生要有辨别意识,不能盲目相信。
对于高校管理而言,则需要制定新的教学管理规则。比如说,如何去验证学生的作业或论文是否借助ChatGPT?如果运用了,是否符合或者被当下的学术规则所认可?……这些都需要重新去考量。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ChatGPT的一大特点是搜集信息速度快、信息量大,表达形式“有模有样”。目前,AI的本质是收集现有海量知识信息,由于ChatGPT的回答中并不展示信息来源,用户目前无法从回答中分辨信息真伪,而且,很多回答经不起细究。“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只是信息加工,而不是知识的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中鲜活的情感教育目前ChatGPT还做不到。人在发展过程中,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都在发展,人工智能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促进人的发展上。“而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是教育所要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内容。”ChatGPT可以被利用,但绝非可以替代教育。
那么,AI时代,我们该如何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呢?汪镭认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是着重于创新理论、创新策略和创新工具开发等创新模式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应用别人已有的创新成果工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