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余庆:家门口就业门路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02 06:00:00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王永娟)6月26日,走进余庆县大乌江镇箐口村智能缝纫鞋厂生产车间,几十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有的加工手中的鞋样,有的熟练地踩着缝纫机。

“我在鞋厂上班,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箐口村村民杨梅说。

今年以来,箐口村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智能缝纫产业,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打造家门口的鞋厂,推动实现村集体经济、群众双增收。

近年来,余庆县坚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工作思路,探索抓党建促就业的新路径、新方法、新举措,筑牢民生之本。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有了产业,农村才有人气,群众就业增收、乡村发展才更有底气。

在白泥镇下里村,为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在广东创业经商的夏坤松回到家乡,先后投资成立了贵州省华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青松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带动1000多人就业,员工月收入最高超8000元。

产业兴则百业旺。在松烟镇中乐村的田野上,2300亩连片秧苗随风摇曳,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过去这里很多地都是撂荒地,如今全部种上了秧苗,今年秋天会有个好收成。”中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溱说,田地披上“绿装”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还解决了周边村民就业难问题。

随着余庆县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健骨”,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越来越多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该县71个村(社区)发展苦丁茶、蜂糖李、苹果桃、红金橘等157个特色产业,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务工群众年人均增收3000元。

“建在家门口的‘就业圈’,引导就地就近就业,带动群众稳定增收,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乡过得有滋有味。”余庆县就业局工作人员谭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2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讯(记者 张良胜)“哒哒、哒哒哒哒……”走进遵义市余庆县胜飞鞋业加工厂车间,在工人们娴熟的操作下,单针机、花样机、喷胶机、冲孔机等80余台机器开足马力连轴运转,定型、成型、包
2024-10-21 06:07:00
...匹配适合的岗位,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5月28日,在余庆县龙溪镇劳务协作就业服务站,居民王天燕顺利找到一份烟花爆竹厂的工作,离家近、月工资约3800元,这份工作让她很满意。
2024-06-18 06:07: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本报讯 记者日前走进余庆县松烟镇中乐村中心产业建设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务工群众正在铲土、挖沟、修建机耕道,一派繁忙景象。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2023-08-02 09:59:00
余庆:“微车间”激活就业大民生
多彩贵州网讯 7月5日早上7点,余庆县子营街道积善社区居民昌俊张罗完一家老小的早饭,便来到楼下的生产车间,开始一天的忙碌。积善社区是余庆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1361户、
2024-07-10 22:40:00
本报讯 (通讯员 黄连河)2月18日,余庆县为2024年首批600名外出务工人员举行了返岗就业欢送仪式。此次返岗务工人员通过乘坐返岗复工专车或自驾车的形式,赴广东、浙江等地返岗就
2024-02-21 06:09:00
贵州余庆:“一叶成一产” 铺就致富路
...:农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龙成近年来,贵州省余庆县坚持将发展茶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高标准构建茶叶全产业链条。2023年全县茶叶种植
2024-06-21 06:15:00
...业,不但能就业增收,还能照顾家人,可谓一举多得。”余庆县关兴镇三尖土苦丁茶种植基地负责人谢英说。据悉,三尖土苦丁茶种植基地在2019年由关兴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公司投资12万元建
2023-01-05 02:45:00
余庆县推行“码”上申请“码”上办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余庆县推行“码”上申请“码”上办在余庆县,不少群众通过“码上办”找到工作。余庆县融媒体中心 白青青 龙洁 摄影报道日前,家住余庆县白泥镇
2023-09-26 03:30:00
余庆县:“以工代赈”促基础设施、群众收入“双提升”
...方便了。”“我参加了修这条路,挣了3万多元呢!”在余庆县松烟镇中乐村,村民杨通华指着新修的水泥路,和正在地里忙碌的邻居高兴地聊着。杨通华的喜悦,源自今年村里的“中新产业以工代
2023-11-05 16: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京重点钢铁企业干部职工“双节”期间坚守岗位连续生产“不打烊” 加班加点赶订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安琪 通讯员邵启明杨景成钢铁是工业的脊梁
2025-10-09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近日,记者从我市稻麦周年单产提升绿色高效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启动推进与稻麦技术培训会上获悉,南京稻麦周年单产提升绿色高效技术协同推广项目正式启动
2025-10-09 08:04:00
让雄安新区城市发展成果转化为居民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服务场景“小而美” 居民幸福实打实总开发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5500多万平方米
2025-10-09 07:58:00
问政快报(2025.10.09)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9月29日至10月7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964条,其中,赣州市章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09 05:14:00
在南昌街头遇见“王勃”是啥体验? 这趟独具韵味的铛铛车给你答案!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您好!欢迎搭乘‘王勃号’,接下来我们将途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滕王阁,带您沉浸式感受豫章古城的千年风华……”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09 05:14:00
“一粒种”卖出100万元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沈冠楠)近日,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第六届科技成果开放日活动现场,一项特殊的签约引发记者关注——主角是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历时10年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赣豆58”
2025-10-09 05:14:00
在市人大代表队伍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代表:她既是执业22年的资深律师,又是连续两届当选的市人大代表;既在法庭上维护公平正义
2025-10-09 06:55:00
央媒看太原在国庆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交通部门增加运力,加大服务力度,保障旅客顺利返程。10月8日
2025-10-09 06:56:00
日前从太原市物业协会获悉,“金碧杯”物业管理师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16日举办。大赛由形象礼仪、理论考试和实操技能比赛三部分组成
2025-10-09 07:26:00
一场秋雨一场寒,再有一个多月,我市将迎来2025年至2026年供热季。为切实提升供热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保障今冬供热安全无虞
2025-10-09 07:26: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网络中国节·中秋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创产品市场迎来销售热潮。山西博物院、晋礼、晋祠等文化机构展销的文创产品
2025-10-09 07:26: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网络中国节·中秋10月8日从市城管局了解到,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我市核心商圈、重点街道沿线400余栋楼体开启节日亮化模式
2025-10-09 07:26:00
“好房子”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建筑产品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如何才能更好地造出一套施工有创新
2025-10-09 07:26:00
暖“新”服务日活动暖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一站式”关怀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张晓娜蒋勤)“师傅,帮我理个清爽点的发型
2025-10-09 07:32:00
第十三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长三角穿越赛启幕首站江宁,22支国内外顶尖车队今起逐鹿南报网讯(通讯员江轩记者张希)8日晚
2025-10-09 07:32:00